趣書網 > 滄海揚帆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打斷他們的爪子
    “不全是這個原因。”

    鄭立農緩緩地說:

    “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們這些上面的領導不了解情況,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咱們國家的聚酯技術一直很落后,70年代,我們和西方的關系改善了,國家又提出要大力發展滌綸,滿足人民生活需要, 所以就直接從國外引起了幾套大型聚酯裝置。

    “在當時,我們也不具備獨立開發大型聚酯裝置的能力,即便是5000噸級的裝置,對于我們來說,也是望塵莫及的。

    “這樣一來,我們就先入為主了,覺得聚酯裝置的價格就是這樣,每噸1萬元, 這個數字也很好記。卻從來沒想過,如果換成自己來造,價格會是多少。”

    “其實有些地方的領導可能是知道這個情況的,但是”吳哲夫插了一句話,不過說到“但是”的時候就停下了,不再往下說。

    高凡和潘越都聽懂了這個“但是”背后的潛臺詞。吳哲夫分明是說,聚酯裝置的引進是由國家出錢的,對于地方政府來說,自然是多多益善,反正也不掏地方政府的錢。

    吳哲夫插這句話,是想替鄭立農開脫,讓他不要一味地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但他后面那些話, 有些誅心,以他的身份,并不適合在地方干部以及高凡這樣的外人面前說這種話, 所以就選擇了一個意味深長的“但是”。

    高凡說:“其實,聚酯裝置的單價并沒有那么貴。大型裝置的單價比小型裝置高一些, 但也不至于高到每噸1萬元的水平。

    “國外廠商之所以開出這樣的天價, 其實就是看準了我們自己不會造這樣的裝置,不管他們如何報價,我們都得捏著鼻子認了。”

    “那么,小高,你是怎么知道聚酯裝置的價格的?”鄭立農突然饒有興趣地向高凡問道。

    你穿你也知道啊!

    高凡在心里回答了一句。

    在他所了解的歷史上,中國一直都在進行聚酯裝置的國產化努力,但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才造出了第一套10萬噸級的大型裝置,而隨之而來的,就是進口聚酯裝置的單價斷崖式下降,降到了此前的1/5。

    中國人這才知道,長期以來,國外廠商從中國攫取了多少利潤,多達近百套的引進裝置,讓人坑走的錢是以百億計算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幾百億,那可都是十幾億人的血汗錢啊!

    “我在廠里幫周阿姨研究銨改尿方案的時候,看了很多資料,其中也包括聚酯裝置的資料。我覺得,聚酯裝置和合成氨裝置其實也有類似之處, 從合成氨裝置的制造成本,完全能夠估算出聚酯裝置的成本。”高凡說道。

    潘越說:“聚酯裝置的難度比合成氨高一些,我是說和我們自己搞的小合成氨相比,如果是和引進型的30萬噸合成氨相比,聚酯裝置的難度也不算特別大。

    “小高的說法是對的,我們拿自己搞的化工設備的價格去對照一下,也知道引進裝置的價格是虛高的,完全就是在搶錢。”

    “搶錢,這個說法好啊。”鄭立農嘆了口氣,“當年,他們是端著槍 是端著槍來搶錢搶東西,被我們打跑了。現在他們換了個方式,本質上還是要搶我們的錢,這一回,咱們也得打斷他們的爪子。”

    “這是遲早的事情。”高凡自信滿滿地說,但隨即話鋒一轉,說道:“不過,目前咱們的技術水平還不如別人,還得學習他們的技術。我們能做的,就是扎好籬笆,不讓他們把手伸進來。我說請潘處長牽頭搞5000噸級的裝置,就是這個理由。”

    “你是說,以后我們就用自己搞出來的5000噸裝置,去替代進口的大型裝置?”鄭立農問。

    高凡說:“沒什么不行的。黃化的產能是6萬噸,我們如果造12套5000噸裝置,就相當于新建了一個黃化。”

    “那還是有區別的。”潘越趕緊糾正,“黃化的自動化程度很高,6萬噸的廠子,干部職工還不到1000人。事實上,哪怕只剩下500人都夠。

    “如果我們建12個5000噸級的廠子,每家廠子起碼要200人,12家就是2400人。”

    “人多還不好嗎?”高凡笑道,“現在到處都是待業青年,我們如果能夠多招一些人,不也能減輕國家的就業壓力嗎?”

    “”潘越被噎住了,半晌說不出話來。

    高凡這話,當然就是抬杠了,而且是很沒節操地抬杠。潘越是個老實人,哪應付得了這種杠精伎倆。

    不過,潘越也必須承認,高凡的話是有一些道理的。

    國外熱衷于上大型裝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勞動力成本太高,而大型裝置需要的工人少,能夠節省下大量的人員工資。

    但這個問題在中國是不存在的,因為中國人實在太多了,而且中國人的工資水平,連1/30都達不到。

    所以,小型裝置生產效率低,根本就是不需要考慮的事情。能夠省下幾億元的投資,夠給多少工人發工資了,自己還需要在乎多幾個人嗎?

    “還有一點。”高凡笑著說,“鄭部長,你回北京之后,就下一個文件,鼓勵各地使用小型裝置代替大型裝置,還要規定以后沒有特殊理由不再引進大型裝置。”

    “這樣一來,國外那些廠商都得降價了。”鄭立農呵呵地笑了起來。

    這就叫心有靈犀一點通,高凡剛支了個招,鄭立農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這就叫欲擒故縱了。”吳哲夫歸納道。

    鄭立農說:“擒我們是需要擒的,但縱也要縱。國外廠商如果能夠大幅度地降價,用不著降到20%,哪怕是降到30%,我們也可以繼續引進幾套裝置。

    “不過,國產化的事情,我們必須緊抓不放。自己手上沒點技術,人家就敢欺負你了。”

    說到這,他轉頭看著潘越,問道:“老潘,剛才小高建議讓你去化安公司當總工程師,同時牽頭搞5000噸設備的研制。這件事,最終還是要看你個人的意愿的,你如果不愿意去企業,我也不便強求。你看”

    “鄭部長,我我愿意!”潘越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他嘴張了張,想說句啥豪言壯語,卻又一時語滯,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