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穿成流放太子妃 > 第39章 開始批量收購小麥
  這個時候眾人才明白過來,這不當吃不當喝的東西,周疏寧卻把它當個寶,原來真是個寶。

  圍觀了整個過程的長孫清明也是對周疏寧越來越佩服,從前對她不了解,以至于自己對她生出了偏見。

  如今了解的越深入,越覺得她是個難得一見的奇女子。

  性格雖是狂放了些,但誰說女子就不能狂放的?

  這半個月周疏寧忙的腳不沾地,豆腐廠的運行終于進入了正軌,每天至少能做三千斤的豆腐。

  這三千斤的豆腐運往北疆的各個郡縣,共設立了六個分銷點,每個分銷點五百斤。

  周疏寧交待了營銷手段,也不用做別的,只要拿豆腐和五花肉在門口燉著,不出半天五百斤豆腐便能賣光。

  如今的北疆便出現了這樣一副盛景,家家戶戶以吃豆腐為榮,豆腐以然成為了北疆人民餐桌上最為時尚的一道菜品。

  就連驍王大營也派人去買豆腐,周疏寧為了防止驍王和百姓搶豆腐,專門給他們開辟了訂單通道,讓豆腐廠做好直接給他們送過去。

  驍王雖然囂張跋扈,倒也從來沒拖欠過豆腐款。

  可見奪嫡這種事,跟人品沒有關系,只是和立場有關。

  當然,僅就這件事還不足以評斷驍王的人品,畢竟如果他是個賢明的王爺,就不會縱容張鑫昌為禍鄉里了。

  不過有一點很奇怪,驍王是堂堂親王,為什么會和張鑫昌之流混在一起?

  周疏寧現在沒有余力管別的,也只是在長孫清明面前吐槽了一句。

  長孫清明竟然也沒有瞞著他,直接道出了其中原委:“因為礦。”

  周疏寧一臉不敢置信的看向長孫清明,就聽對方繼續道:“張鑫昌身在北疆,為什么會如此富庶,你可曾想過為什么?”

  周疏寧道:“不是說他……魚肉鄉里嗎?”

  長孫清明嗤笑一聲:“你覺得北疆的鄉里,能有多少民脂民膏供他搜刮?”

  周疏寧的眼中露出狐疑,問道:“你的意思是說……”

  長孫清明淡淡的冷笑了一聲:“北疆多礦脈,但這些礦脈多數都在公。只有少數礦脈,被私人悄悄掌握在手里。”

  周疏寧只覺得自己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立即擺手道:“你把這些告訴我,就不怕我泄了密?”

  長孫清明的嗤笑聲再次傳來:“那我問問太子妃殿下,你打算怎么泄密?驍王手上兩大礦脈,一個是鐵礦,一個是銀礦。靠著這兩大礦脈,他不斷的壯大著自己的勢力。然而好巧不巧,這件事被他的兄長國之儲君的太子知道了。你說,他會怎么辦?”

  周疏寧喃聲道:“真的是驍王陷害了太子嗎?”

  長孫清明卻道:“太子和驍王斗了這么多年,你以為他會沒有防范?”

  他唯獨不設防的,只有用性命護過他的養母趙皇后。

  周疏寧搖了搖頭:“朝堂真的太復雜了,不適合我這樣的屁民。”

  長孫清明觀察著他,問道:“你不是太子遺妃嗎?怎么又成屁民了?”

  周疏寧不想再和他討論這件事,只胡攪蠻纏一句:“管得著嗎你?我現在吃飯都成問題了,還太子遺妃!遺個蛋蛋!”

  長孫清明:……

  這個字是你一個女子可以說的嗎?

  長孫清明道:“怎么?這個時候殿下又不承認了?”

  周疏寧道:“倒也不是不承認,我只是覺得,我現在沒有能力管這件事。我知道我母……庶母一族黎氏現在在死牢里,也知道太子一黨牽涉甚廣,如果不為他翻案那些人都得跟著陪葬。可是我能怎么辦呢?我現在這北疆苦寒之地,連京城都回不去,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上哪兒給他翻案?”

  長孫清明看了他一眼,說道:“下個月,北疆草沃兔子肥,皇帝會攜眾后宮妃嬪前來春獵。驍王先行,其實也只是為了給他們探路。”

  周疏寧的嘴巴張了張,問道:“所以這幾天,你一直在打探這件事嗎?”

  長孫清明道:“我是太子舊部,當然會為了他的清白不遺余力。怎么,太子妃殿下不想出自己的一份力嗎?”

  事到如今,長孫清明也不想藏著掖著了,他想知道這個太子妃到底想干什么。

  周疏寧怔在原地,閉了閉眼睛后才道:“我一介女子,能做什么?”

  長孫清明道:“到時候自然有用到太子妃殿下的時候,只看太子妃愿不愿意出手幫忙了。”

  周疏寧嘆了口氣,心道這一天遲早要來,早一天晚一天而已,便道:“可以,如果能救那成百上千條性命,小女子萬死不辭。”

  只希望為太子翻案后,他們可以念在自己這份功勞,不要治自己的罪才好。

  最好的結果是周疏窈識相一點,既然換了,就別想著換回來。

  流放的時候你不想受苦,太子翻案以后你也別來沾邊。

  說完周疏寧便抬腳繼續忙自己的事去了,小木匠已經做好了十臺紡車,他把這十臺紡車先收進了庫房,打算收了棉花再用起來。

  又著手讓微雨去收小麥,這個歷史階段,小麥的價格很低,只要兩文錢一斤。

  周疏寧不是很理解,明明小麥磨成粉做饅頭餃子面條都好吃,憑什么小麥不值錢?

  再一想,這個架空的時代暫時都是以食整顆種子為主,甚至連皮都不會去掉,就這樣煮成飯來吃。

  小麥吃起來粗糙難以下咽,不如大米小米細膩,所以才會這么便宜。

  但北疆氣候寒冷,偏偏非常適合種植冬小麥,物以稀為貴,大家都種小麥,所以才讓小麥的身家如此低廉。

  周疏寧知道,只有普通百姓才會收割小麥果腹,便吩咐微雨:“收小麥的時候價格加到三文一斤,或者他們愿意用小麥來換豆腐也是可以的,一斤小麥一斤豆腐。”

  周疏寧的豆腐廠一直還保留著用糧食換豆腐的習慣,黃豆一斤換兩斤豆腐,小麥一斤換一斤。

  北疆的百姓一聽說有這么好的價格,紛紛把自家囤積的小麥拿出來或者賣錢或者換豆腐吃。

  長孫清明不是很明白的問他:“你這又是虧本賺吆喝嗎?”

  周疏寧成竹在胸的說道:“這你就不懂了,山人自有妙計。”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