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 > 第259章 圣心難測
  “事莫大于正位,禮莫盛于改元。”

  這足以說明,在古代更改年號是一件特別重大的事。

  一般更改年號,大致有三個主要原因,其一是皇帝駕崩或退位,新君即為,需要新的年號,昭告天下。

  其二便是由于當年發生了某件大事,足以影響國運,皇帝不得不考慮改年號順應天命。

  這些都是歷史上常有的事,因而在逾年改元變成了一條默認的體制。

  而如今太后死了,這便是一等一的大事,足以影響國運走勢的大事。

  皇帝急著更改年號,無疑是想宣示一種新的國家氣象。

  所以這第一道圣旨一經頒布,朝堂百官都并不震驚。

  接跟著,頒布了第二道圣旨:任命韓世榮為右相國,加太師銜,位列三公之首,增食祿一千石,暫代左相之職,領銜百官。

  這道圣旨頓時就讓朝堂分列的兩派,變得更加對立起來。

  那些原本就對韓世榮擁護的百官,對此自然是覺得皇帝不忘恩德,并沒有因為太后不在了,就對他們打壓,反而還提攜了韓世榮。

  這對他們來說,自然是一個極好的預兆,皇上還念及太后舊情啊!

  可那些以余天正為倚重的官員們就是深感失望。

  當然朝堂上還有一派,他們沉默不語,并未對此發表任何意見,似乎是在等待著什么。

  隨后,又發布了第三道圣旨:晉封青山縣縣令楚寧為羽林營左衛指揮使,為上直親軍之一,主要職責是掌衛皇城東面及巡警京都各大城門,右衛指揮使是馬鈺,至于羽林營主官則是王潛。

  這一道圣旨一出,百官皆嘩然!

  其實關于前面兩道圣旨,百官們都并不覺得奇怪。

  甚至可以說,朝廷早有傳聞,心中也早有了準備。

  只是這第三道圣旨,竟然是要楚寧暫代羽林營左衛指揮使一職。

  很顯然,唐帝做出這個決定,是沒有和文武百官商量的,就連事先釋放信號,打個預防針都沒有做。

  這也才會讓在場百官聞訊后倍感震驚。

  因為即便是楚寧本人,也是始料未及的。

  于是,當即就有百官出班反對,其中就有兵部右侍郎朱旺和太常寺卿項華等人。

  一時間反對的聲音越老越多。

  緊跟著,就連以李鴻侖為首的清流們都出班秉奏,請命唐帝收回成命。

  否則,便要跪死在朝堂之上,以死明志。

  在李鴻侖等清流們看來,楚寧的學問高深,應該為唐國的文脈傳承做出貢獻,而自然不愿楚寧去沾染羽林營這樣喋血的衙門。

  然而,縱然面對清流們的跪諫反對,如今的皇帝竟顯露出了籠罩四野的帝王霸氣。

  直接視若無睹,當即宣布退朝,回了養心殿。

  只剩下一個個哭天喊地的臣子們愣在當場。

  百官又紛紛聚攏來到養心殿外,泣血叩拜,可唐帝就像是鐵了心,根本對其不理。

  直到天黑,好些臣子們因為長跪而痛苦不堪,更是無法忍受嚴寒,最后不得已或被凍僵、或是暈倒在地,被接連送出宮去。

  一場鬧劇才算得以結束。

  ……

  ……

  夜色沉沉。

  養心殿外廊檐下,一排排大紅燈籠隨著夜風輕輕晃蕩。

  殿內,海德旺正拿著一顆紅色丹藥輕輕遞給臥榻上的唐帝,接著又捧起一杯水:

  “皇上,該進丹了!”

  伺候完皇帝,海德旺又走到銅火爐前倒了半盆熱水,試了試溫度,才輕輕端到唐帝身前為他親手洗腳。

  唐帝九歲登基,十八歲親政,可等到二十歲時才算自己真正當家做主。

  對于一個皇帝來說,要想在zheng治上有一番作為,二十歲可謂是人生中最好的年華。

  然而,唐帝自幼身子羸弱,成年后便靠著丹藥維續,親政以來身子骨更是每況愈下。

  看著這枯瘦的雙腳,哪里是一個二十歲年輕人該有的。

  海德旺不由想起唐帝剛親政之時,曾是多么的意氣風發,然而這才短短兩年,昔日躊躇滿志的英姿少年,竟蒼然老矣。

  “海大伴,你是又在哭嗎?”

  唐帝突然冒出一句,海德旺只得趕忙抹了眼淚,輕聲回道:“皇上,你可得愛惜著身子才是,這大唐江山可離不開你。”

  唐帝并未接言,似在沉思。

  良久,才開口問道:“今日跪在養心殿外的大臣里有暈倒在地的?”

  “是,主要是翰林院那幫清流們,有些年歲已高,身子骨受不了這嚴寒長跪。”

  “都無大礙吧?”

  “皇上寬心,已經讓人都送回府里去了,都無大礙。”

  唐帝微微頷首,很快臉上又顯露出幾分惆悵,喃喃自語說道:

  “清流們思想保守,根本不理解朕的用意,但愿楚寧能明白朕的這一番苦心吧!”

  另一邊。

  楚寧回到府里,便是閉門不出。

  按理說,升官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可楚寧并不這樣想。

  雖然他知道,這一定是王潛替他在皇帝那里求來的恩賞。

  可奈何,他本無心戀功名,卻為功名不得意。

  說來,楚寧在京都并無根基,如此深得皇帝重用,擺明了皇上是想讓他做刀。

  可楚寧如今倒也不在乎了,若在以前或許還會有所糾結,可現在大可不必。

  京都自古都是權利的中心,身處這種地方,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而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權利緊緊的握在手中。

  既然皇帝要自己做刀,那便做吧,或則這大街上被當場撞死的人很可能就是自己。

  可眼下楚寧并不打算直接針對韓小虎,太后剛死,現在就對韓小虎動手,未免太讓人猜疑。

  而這似乎也是目前皇帝不愿做的事。

  于是,他想到了另外一個人。

  東城門兵馬司莫成。

  說來此人現在還是自己的手下,調查他便是再合理不過。

  楚寧自然也想得明白這也是皇帝的心思,這擺明是要以莫成為突破口打壓韓氏一族了,不然怎么會升任自己為羽林營左衛指揮使。

  唐帝之所以在這時加封韓世榮,不外是為了迎合、麻痹他,不讓他有戒心的策略而已。

  只是楚寧想不通的是,羽林營是皇帝最信任的親軍營,以前都是掌控在王潛手中,現在唐帝有意要讓楚寧接手,想必對于王潛已經有了新的任命。

  升任楚寧為羽林營左衛指揮使的事情鬧了幾天。

  到了正月初八,韓德勝再次上書唐帝請辭殿前都指揮使,請往朔州練兵,鞏固邊防。

  唐帝依舊將奏本留中不發,既沒同意韓德勝辭去殿前都指揮使一職,也沒同意前往朔州練兵。

  可這樣的結果,自然讓人想得更多。

  緊接著過了兩日,唐帝又頒發了兩道圣旨,給原本緊張的京都更是平添了幾分肅殺氣。

  第一道圣旨,朝廷為鞏固西北邊防,皇帝特召諸大將三日后在甘露殿商討鞏固邊防的對策。

  第二道圣旨,將京都五城兵馬司職權封與世子李賢,另升任韓勃為朔州總督,封右將軍,增食祿三百石。

  韓勃是目前最得唐帝寵信的武將,儼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

  其祖上韓忠,是高祖起義興兵時所收的義子,在大唐開國功臣中位居十二衛大將軍之三。

  至于唐帝為什么會在此時拔擢韓勃為朔州總督,楚寧心中有數,還不是因為想要分權,拉攏韓勃打壓韓德勝。

  韓勃畢竟曾經追隨過韓德勝,與韓氏一族的關系密切,現在將他封到朔州也是為了節制韓德勝。

  朔州是韓德勝的發跡之地,其中也有許多人是韓勃的舊部,將韓勃調任朔州,也是防止京都一旦有變,朔州不會發生兵變。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京都一旦陷危,朔州的兵力還能起到有效的鉗制作用。

  凡此種種,無疑不讓人明顯感覺到,唐帝想要對外征伐,急需一場戰爭來收攏兵權了。

  可如此一來,原本最有可能帥軍北伐的韓勃便被排除在外了。

  關于唐帝心中的最佳北伐人選,無疑又成了百官私下議論的頭等大事。

  那么……又會是誰呢?

  楚寧心中隱隱有了一個人選。

  該不會是他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