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從縣令開始逐鹿天下 > 第575章 舊貌新顏!
  開原府的百姓對楚寧的到來表示出了極大的熱情,沿街百姓更是駐足紛紛圍觀,對這位新來的當朝駙馬爺充滿好奇和期待。

  因為開原這座城市已經被朝廷遺忘太久了。

  久得老百姓都差點以為他們不再是唐國人。

  楚寧看著一張張熱情洋溢的臉龐,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這片土地重煥生機,不負百姓的期望。

  因為這以后,也將是他唯一能夠依靠的力量。

  入城后,楚寧在盧義的陪同下,參觀了開原府的城池、府衙、兵營等地。

  一路上,盧義詳細介紹了開原府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楚寧聽后,深感接下來自己面臨的困難很是艱巨,但他對此卻是信念堅定,信心滿滿。

  因為在楚寧看來,自己已經有了青山縣的經驗,只是對于這座城市來說,當務之急,是安定民心。

  畢竟這開局,已經遠遠超過他初來乍到時的境遇。

  于是在參觀完畢后,楚寧回到府衙,便讓盧義召集開原府一眾官員商討接下來的工作。

  現在楚寧作為遼東地界的軍政一把手,開原府總督。

  而他也將面臨新的職務改變:

  首先,關于遼東地界賦稅的征收以及徭役的分配;

  其次,遼東界內法紀的維護與治安的保障;

  再者,領導界內大型工程發展,比如水利設施的修建,學校的設立等;

  然后,對下屬各縣進行巡視,考核官吏的業績;

  此外,還將致力于民眾的教化。

  并且,還包括向民眾宣布朝廷的重大事項,向朝廷上報忠孝節烈等事跡。

  在這些事務中,賦稅的征收則是楚寧應該視為重中之重的東西。

  所以面臨現在的職務轉變,楚寧必須把工作任務進行分配,他不可能把所有心思花在這些事情上面。

  而作為開原府官員,自然就要各司其職。

  這也算是楚寧作為上任以來的第一次集體會議。

  會議上,楚寧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些都是早在京都之時,便議定好的。

  其中也包括左相余天正提出的一些政令。

  盧義聽后大為贊賞,表示愿意全力配合楚寧的工作。

  隨后,在場官員又就軍事、政務、民生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關于民生問題,則是楚寧一再強調的事。

  必須做到以民為本,這些事都是楚寧經過后世人總結出來的。

  盧義聽聞后,當即接言說道:

  “楚大人說得好!我們不僅需要在軍事上加強防御,更需要在民生方面下工夫,只有重視老百姓,以民為本,才能真正讓遼東重煥生機。”

  楚寧點頭,目光堅定的附和道:

  “既然如此,我們便從今天開始,著手整頓遼東。

  首先,加強軍事防御,修復城墻,挖掘護城河,確保城市安全。

  其次,發展經濟,繁榮民生,吸引人口回流。

  最后,鼓勵商業發展,讓開原府成為唐國第一座經濟特區城市。

  我相信,只要我們開原府官民一心,齊心協力,必定能讓遼東書寫出輝煌!”

  在場眾人聽聞,皆備受鼓舞,無不頷首稱贊,紛紛表示愿意為遼東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楚寧看著眼前的隊伍,心中充滿了希望。

  他知道,此次奔赴遼東,征程注定艱難,但他有信心,帶領好這支隊伍,讓遼東煥發出新的生機。

  公孫伯馬更是對楚寧投來贊許的目光,在他看來,這里以后也必將是他展示畢生才華的地方。

  可對楚寧來說,雖然他眼下急于想要推行新政,可他知道,遼東地界遠離朝廷,自己初來乍到,沒有根基,更沒有擁護者。

  而如今京都朝堂里,康王一族的宗親勢力太過強大。

  左相余天正只是一介文人,手中沒有兵權,倘若此時急于全國推行新政,必然會動掉門閥士族們的利益。

  所以在沒有鞏固自己權利的情況下,就想搞革新,這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

  楚寧不可能冒這個風險。

  ……

  入駐開原府后,楚寧便立刻著手進行城池的修繕和加固。

  一座城市,必須該有它的樣子。

  這在老百姓眼中,更是一座精神豐碑。

  楚寧將此次從京都帶來的三千官兵,全部投入到城池的修繕和加固中來。

  另外,他還讓人貼出告示,動員城中的百姓,共同參與到這項偉大的工程中來。

  這座城市的發展要讓老百姓參與進來,他們才會對這座城市產生情感。

  在楚寧的領導下,開原府的修繕工作有序展開。

  城中的百姓看到了希望,紛紛投入到修繕城墻的隊伍中,他們心中更是對這位新來的楚大人充滿了感激和敬仰。

  在官民的共同努力下,開原府的城墻逐漸變得堅固,護城河也變得寬闊起來。

  城墻上的角樓和鼓樓,也在工匠們的巧手下,煥然一新。

  與此同時,楚寧還特意囑咐魏滿,招募新兵,加強開原府的軍事訓練。

  他更是親自督導士兵們進行操練,提高他們的戰斗技能。

  在他的嚴格要求下,士兵們的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軍隊的戰斗力也不斷增強。

  在楚寧的努力下,開原府漸漸煥發出昔日的光彩。

  城中的百姓安居樂業,軍隊士氣高昂。

  而在遼東的其他地方,楚寧的事跡也漸漸傳為佳話,鼓舞著更多的人投身到遼東的開發事業中來。

  事情漸漸步入正軌,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楚寧并未因此而滿足。

  他深知,要讓遼東真正走向繁榮,還需在教育、文化等精神文明建設上下一番功夫。

  于是,他開始籌劃在開原府設立學校,推廣他早先提出的義務教育,通過思想教育,用一個人的理念去影響一群人,再用一群人的思想去傳播一代人。

  在楚寧的倡導下,開原府的學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他親自挑選師資,選拔優秀的學生,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以激發他們對學問的熱愛。

  同時,他還鼓勵民間辦學,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教育。

  楚寧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遼東大地上將會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新思想人才。

  時光荏苒……

  十二月中旬的遼東,寒風凜冽。

  終于,在楚寧的嘔心治理下,遼東大地漸漸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開原府也開始成為了一個軍事強大、文化繁榮的城市,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投奔。

  而楚寧,也憑借著卓越的治理才能,贏得了朝廷的贊譽和百姓的尊敬。

  只是對楚寧來說,接下來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