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從殷商開始的千年世家 > 第116章 楚國
  淮國學宮之中,這樣的辯論已經出現很多次了。而原本只是法、儒、道三家學說,在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之后,已經演變出來更多的學派。

  法、儒、道在學宮之中是人數最多的學派,但是自從孫武子橫空出世之后,兵家就如同一顆彗星般崛起。特別是在其統帥一萬五千人,攻破郢都,擒殺楚侯之后,更是威震天下。

  因此世人謂之:提萬五之眾,橫行天下,而天下莫能與之當者,孫武子也。

  孫武雖然沒有擔任過淮國學宮祭酒之位,但是在淮國其地位之高,便是學宮祭酒也不如。

  孫武一直擔任淮國上將軍,淮陰君,在一戰破楚郢都之后,孫武子就很少再領兵作戰,更多的時候則是在撰寫兵書,準備將其一生所學,一生所悟撰寫為一部兵書。

  有時候也會來學宮講學,或者帶軍討伐山越。但是這些實際上都是孫武在培養后來的兵家弟子。

  兵家弟子在學宮之中的地位很特殊,即便是喜歡辯論的名家,也不會去和兵家爭辯。因為兵家更信奉實踐,你辯駁贏了又如何,兵家更喜歡以理服人。

  學宮之中,第一大學派乃是法家,這其中主要是因為淮國乃是法家發祥地,自從‘子玨鑄刑書’之后,法家就在淮國生根發芽。

  特別是淮國使用法家之術,立國之后一直鼎盛不衰,讓法家子弟堅信,此乃強國之道,因此在和儒家學子辯論的時候,占盡優勢,經常辯駁的儒學士子啞口無言。

  儒學士子一個個口若懸河,描繪推行禮樂的好處,然后法家士子就會來一句,既然儒家學派如此好,那可有君主愿意推行儒家禮樂王道?

  然后儒學士子便有些尷尬,隨后就會說:儒學乃是禮樂王道,什么圣王在世,什么禮樂崩壞之類各種理由,于是學宮之中就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亦或者法家學子被問詰想不出如何回答之后,就會說我法家之道是已經在淮國推行的,已經得到驗證的強國之法,你們的學說有哪一家得到諸侯國的驗證?

  對方就是再能辯駁,辯論無雙,也就如同是吃了蒼蠅一般難受。任你嘴上說出花來,也不如事實擺在眼前。

  學宮之中,能和法家一樣興盛的就是儒家了。畢竟儒家所描繪的世界,與他們的追求看上去實在太美好了。當然因為這一點,儒家沒少被道家和法家攻擊,說他們是在畫餅。

  天下紛爭不斷,因此各國都在尋求強國之道。齊國則是將管仲的學說翻出來,想要結合管仲之術再興齊國。韓趙魏現在正處在興奮期,剛剛化家為國,讓韓趙魏還有些不適應。

  對于強國之法最渴求的,則是剛剛被淮國暴打一頓的楚國了。楚國被攻破國都,國土損失三分之一,雖然在秦國的幫助下,逼退了淮國,但是人口土地損失慘重。

  楚王現在很是憂慮,特別是淮國在東遷金陵之后,楚國的壓力一下子都大了。

  以前楚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一時的失敗,并不能讓楚國傷筋動骨,可是這一次淮國一戰幾乎滅亡楚國,這讓楚王很是憂慮。

  “屈卿,項卿,現在列國之間紛爭愈演愈烈,楚國如今損失慘重,淮國步步緊逼,寡人心中甚是憂慮,但是無法繼承祖先之志,廣大楚國,卿可有辦法?”

  “君上,想要強大楚國就需要變法。”項孟說道。

  “如今列國之中,只有楚國遍地封君,雖然這些封君在楚國擴張的時候,提供了有利支持,但是和真正的強國比起來卻總是差上一籌。”

  “這其中就是楚國的力量太分散了,您只能掌控楚國一部分力量,剩下的則是被遍布全國的封君掌控。”

  楚王聽到這里有些沉默了:“項卿,屈卿,你們都是楚國的棟梁,封君的存在的確牽制了楚國的力量,可是這些封君也延續了公室的存續,維護了公室的地位,上一次淮國大舉入侵,楚國能夠將淮國趕走,這些封君也是出了大力的。”

  “若是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這些封君立刻就會站在公室的對立面,不用淮國攻打,楚國就要內亂了!”

  屈卿嘆息了一聲,接著說道:“昔年秦國國相百里奚,就是伴隨楚國公主陪嫁到秦國,最終興盛秦國,是百里奚沒有在楚國展露才能嗎?不是的,這是因為他是奴隸!”

  “楚國不是沒有賢才,列國之中多有楚國賢才,君上可知道‘楚雖有才,終為晉用’這句話嗎?”

  “楚國的賢才在楚國得不到重用,但是到了晉國,卻被立刻拜為卿士。這難道不是我們楚國用人之道出了問題嗎?”

  “楚國立國四百余年,所有的官職都是由貴族把控,雖然以前列國也是如此,但是列國已經不斷更改,而只有楚國依舊如此,不唯才論,而只論出身。”

  “就像是臣,臣若不是出身屈氏,這令尹之位,無論如何也落不到臣來坐啊!”

  屈氏同出于羋姓,和公室同宗,只是后來分封出去,后以屈為氏,乃是楚國的公族,是楚國最顯赫的貴族之一。可以說楚國的這種用人制度,對于他們屈氏和項氏來說,他們是得利最大的家族之一,現在居然是他們兩個反對這種制度。

  由此可知,楚國的用人制度已經僵硬到什么程度了。

  楚王有些遲疑:“楚國剛剛渡過危難之時,國力有所恢復,若是此時改變用人之策,不選像屈氏項氏這種英才,反而從底層選拔,似乎更不妥,現在國中局勢剛剛穩定,就去剝奪貴族的權利,恐怕會出禍端。”

  屈卿和項孟看到楚王猶豫,心中也是嘆息不已,他們比楚王更清楚楚國的形勢,可若是不改變,楚國真就要亡國了。可現任的楚王并非莊王那般的明君,沒有改革的銳氣,強行推行只會更糟。

  想明白之后,兩人繼續說到:“王上既然擔心不如先在一些沒有封君的地方推行,若是效果不錯,再一點點向國中其他地方推行?”

  楚王想了一下道:“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