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家請我當皇帝 > 第四章 脫困而出
  那李百戶聽了馬道長的話,頓時又驚又懼。幸好,馬道長又細細和他言說其中情形,說明這真龍并無造反之意,只因官府捕風捉影而捉之。只說:“已有人獨占這從龍之功首功矣,毀家紓難,解真龍于困厄。現唯有一處難處,缺少一人向知府說情,釋放了這真龍天子。”

  那李百戶聽了心里不由一松,原來只是這般事宜,卻是簡單。無論成與不成,也和自己無涉。反倒萬一今后成真了,反倒為子孫留下一樁富貴。李百戶沉吟一番,便應之道:“也行,我且幫他一次,只與那知府說一句,不論結果如何,以后您千千萬萬、萬萬千千不能再將我牽扯其中。”

  馬道長哪里想到這事情會如此順利,自無不允。便不等李百戶端茶送客,就高高興興辭別而去。

  誰曾想這李百戶卻是個優柔寡斷的性子,事后他思來想去,卻覺得茲事體大,需從長計,一時間沉吟不決。

  那馬道長回去給老劉頭吹噓了一番自己如何如何言辭犀利,那李百戶如何如何俯首拜服,卻想不到過了兩三天還沒有動靜。馬道長掛不住面子,又怕這他有什么變故牽連自己,只好又跑來找那李百戶。

  那李百戶自是無言以對,只好讓仆人推說不在,避而不見。這馬道長何許人也,江湖之人常走四方,做的是臉皮子和嘴皮子的買賣。哪里受他虛晃,只是對仆人說:“我有要事,耽誤不得。你們且去給老道我泡點茶水,我自在莊子門口等他。午飯不回,想必晚飯也該回了;今天不回,想必明天也該回了。”

  仆人進去回稟李百戶以后,李百戶見他是個無賴,又怕把他得罪死了,他又有什么厭勝法術咒了自己。只得從后門繞出去,再假裝從正門回去。

  “哎呀,這不是馬道長嗎?今兒個什么風把你吹來啦。”李百戶熱情的問道。

  “哦,李百戶,你可回來啦。老道我眼都望穿了,您這是辦事兒去了吧?府君可是答應了?”馬道長擠兌道。

  “啊啊......”李百戶只道這事兒畢竟機密,馬道長顧忌外人在此,不敢亂提,沒想到這牛鼻子老道上來就給自己來個下馬威,不由支支吾吾道,“那個府君今日有事兒,未曾見到。明日!明日再給您回信!”

  那馬道長見那李百戶反倒像欠了他幾十兩銀子似的,不由心中松了口氣。原來他最怕這李百戶慫了,反而把他告發了。前幾天他自己真是昏了頭,為了私吞老劉頭的紋銀,還來嚇唬這李百戶。

  萬一這李百戶告發了自己,自己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大明律》妖言惑眾者,不論首從皆斬。這讖緯之言本就出自于他本人之口,也不知是算首犯,還是從犯。

  于是馬道長便唬道:“夜長夢多,不可久托!李百戶。”

  李百戶聽了唯唯諾諾,只是把馬道長請到靜室,揮去下人,才述說難處:“我這人微言輕,沒有理由,如何能說服這府君吶?”馬道長于是又和他參詳一番,鼓吹若干,才終于給李百戶吃了顆定心丸。

  吃罷午飯,這李百戶才無奈領著馬道長前往陳州府,拜訪府君。

  二人運氣不錯,正好知州正在州衙。于是,李百戶就領著假扮仆人的馬道長前去拜見。兩位官爺一番客套不提,那李百戶趁著機會,便對知府提出話來:“舍下有一仆人,姓李名三,不知何故,被衙役誤作犯人抓進大牢,還請府君高抬貴手,還他個清白。”

  這知州何等人,一聽便知不是小事,哪里會受他言辭欺騙?只是問道:“誤作何人?誤作何事?”

  “誤作張順,誤作貴人之相。”李百戶一臉真誠道。

  “此乃妖言大案,如何放得?”知州知是何事,便大驚道,“汝也參合進去了?”

  “哪敢哪敢?不不不,哪有哪有啊。”李百戶一聽,就后悔莫及,暗道這妖道果然害我。

  知州言已自此,便瞥了一眼馬道長。李百戶自知其意,便順手揮下馬道長,說:“我與府君談話,你且下去候著。”

  馬道長一聽,既驚且懼,又無可奈何,只得出門候著。

  這時陳州知州才對李百戶實話實說道:“你可知我為何要大張旗鼓,抓這張順?”

  “如今天下紛紛擾擾,逆賊叢生,帝心擾之久矣。其人貌異于眾,今我殺之。一來防范于未然,二來獻賊首于宮闕,正是祥瑞之兆。”原來這知府夙興夜寐,不得提拔之功。正合聽說張順天生異相之事,只好借其首級以用,以討皇帝歡心。

  李百戶聽了,心思卻不一般:原來聽府君這話,這人生有帝王之相卻是屬實。只是這府君不怕遭其禍,我卻不得不防。便說道:“府君,此人卻不一樣。與我等運糧事宜頗有牽扯,不宜深追,請府君多加思量。”

  原來這李百戶祖籍山西,于本朝之處遷來陳州。至于其父中了舉人,便又回到了山西認祖歸宗,和山西鹽商有了牽扯。自此,其父子便于陳州州衙和衛所上下勾結。

  先是通過衛所與山西各地衛所產生聯系,常常運糧于邊地衛所。明代邊地衛所軍糧補給主要有三種,一曰屯田,二曰民運,三曰鹽引。其中鹽引制度,又名“開中法”,即商人納糧于邊地一定糧食,政府給予商人一引鹽票,可憑之換鹽一引。

  按照規定,輸往太原倉一石三斗或輸往大同倉一石糧食即可獲淮鹽一引。后來制度漸壞,明政府又允許異地兌支,在河東一引可以兌支二引。

  李氏父子憑此關系,被陳州州衙及衛所勢力推舉出來以此共同獲利。再后來,鹽引制度更加崩壞,而輸糧者更加貪得無厭。李百戶等人更是輸糧和民運兼顧。輸糧換鹽引,民運換白銀。然后以新換鹽引為幌子,實著用新兌白銀購買私鹽而售,陳州上下官員大獲其利。

  故而李百戶雖然職位不高,卻能與從五品知州談笑風生,實乃其州府上下財神也。

  因此,李百戶拿出這個“殺手锏”,陳州知州也一時間沉吟不決,不知自己前途和兜中銀兩何者更為重要,最后只能說:“汝且回去,待我思量一番,切不可說于他人。”

  李百戶沒有想到到了這種地步,陳州知州都沒能釋放張順,更加堅信了馬道長的言辭。無奈之下,他只能辭了知州,來尋那馬道長,將此事撿不要緊處說于他聽:“此事亦難亦,府君有送貴人去京師的想法,禍福難料啊。”

  馬道長本是江湖之人,哪里懂什么朝廷之事,只是問道:“這是為何?此事本無實據,又無他利,府君一言可決。為何如此這般?這相貌本天生,未聞違逆何律?莫非二者有仇不成?”

  “非也非也,二者無仇無怨,奈何府君欲討萬歲爺喜歡也。”李百戶透底道。

  “哦,原來如此啊。”馬道長這才明白,可是又納悶的問道,“這府君就不怕楊鶴之事重演嗎?”

  原來這馬道長不懂朝政,卻懂人心。崇禎二年的時候,陜西群寇四起,總督武之望無法可施,只能在固原總督府自殺而死。在當時官員都不敢接手的時候,楊鶴提出“招撫為主、追剿為輔”的戰略。于是被崇禎皇帝任命為陜西總督,專管這招撫事宜。結果無錢無糧,招撫的賊寇紛紛降而復叛,于是楊鶴在今年便被罷官入獄。陜西總督的位置,真是來得快,去的也快。

  李百戶聽此,心中一亮,連忙折回尋那陳州知州。那知州還納悶這李百戶如何再次折回,卻聽他低聲說道:“府君,現在的萬歲爺性急而獨斷。若是府君做成此事,討得萬歲爺歡心,定然能夠立刻高升。到時萬事皆休啊!”

  “本府高升,乃是喜事,如何萬事皆休?”陳州知州心中大怒,這李百戶自己平日里抬舉他,沒想到他如此不知好歹,居然一次不遂其意,便如此惡毒詛咒自己。

  “明府息怒!你且想現如今何處有缺?正合為明府所補。”李百戶哪里敢嘲笑知州,只是連忙手指西北提醒利令智昏的上司。

  “你是說......陜甘之地?”知州嚇了一大跳,仔細一想,卻是如此。這陜西之地賊寇流串嚴重,當地官不聊生,被殺、自殺者不知凡幾。若是自己將張順的人頭送與京師,萬歲爺欣喜之下,提拔自己去那處任職剿匪,豈不是平白送了性命。

  想到此處,知府嚇了一身冷汗,連忙道:“好好好!你很好,李百戶。你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吶,若非你提醒,我自投羅網矣。”

  言罷,這知州卻也果決,直接喊進左右,當面下令道:“茲有張順,疑有妖言之罪。今查無實據,應系流言蜚語所致,本府特令其無罪釋放。”

  卻說那張順被抓入大牢之后,每次吃喝不缺,也沒有禁子為難,除了人身不太自由,小日子過得也算安順。除了天氣漸寒,沒有親人送來棉衣以外,似乎自己平日里在鄉下混日子并無區別。

  這張順雖是個懶散的性子,好歹兩世為人,平日里又愛去論壇灌水,雜七雜八的無用知識積攢了一堆,吹牛打屁起來,無人能及,所以不多久就和禁子們混的滾熟。

  話說這一日張順真說的高興之時,不成想一個熟識的禁子走了進來,喊道:“張哥兒,莫要再吹了,你快快出獄去吧。老劉頭和一個大官人還在門口等著你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