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家請我當皇帝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宋獻策出馬
  且不說這伙義軍統領如何勾連,那張順卻正好收到陳長梃送來的書信。

  原來上次張順借助武安、林縣的義軍擊敗了京營,斬殺了鄧玘以后,這些人本就是烏合之眾,又戀眷故土,張順便放他們回去了。

  只留陳長梃駐守輝縣,暗中多與他們有所來往。他們得了張順的許多好處,又沒有出太多力,便投桃報李,將“闖王”之事一一報來。

  張順這才了解了其中原委:原來最早之時,這“闖王”和二當家“紫金梁”被官兵擊敗走散,“紫金梁”敗走澤潞之地,而“闖王”卻留在了汾州、隰州附近。

  當初,明廷朝罷巡撫宋統殷,以許鼎臣督賀人龍、左良玉軍8000人進駐平陽;宣大總督張宗衡督張應昌、頗希牧、艾萬年兵7000人堵汾州,妄圖一舉剿滅此人。只是因為張順和“紫金梁”借機攻陷遼州,他才得以逃出生天。

  再然后,“闖王”一直和張應昌糾纏,不得脫身。此地義軍頭領多有傷亡,這些義軍統領麾下人馬無所依靠,多投靠“闖王”,于是“闖王”實力反而越來越強。直到曹文詔在太原以東大破義軍,逐“紫金梁”入河南之時,“闖王”才擊退張應昌的糾纏,得以尋機東進。

  此時,張順已經聚集人馬與鄧玘、左良玉之徒在輝縣準備會戰,不曾想那“闖王”行軍到遼州附近,卻遇到了曹文詔的圍剿。

  “闖王”哪里抵擋的住曹文詔進攻?他只得越過太行山以東,意圖北上,匯合五臺山附近義軍。結果,沒想到又迎頭遇到了“盧閻王”盧象升。

  “闖王”麾下人馬雖多,卻無法突破盧象升的防線北上,又不敢回到山西之地,正好聽說“八大王”、“闖將”和“活曹操”等人在懷慶府、衛輝府附近,才掉頭南下,準備匯合諸將,隨便趁機奪權。

  張順這才明白,為何戰事結束,曹文詔和這“闖王”才姍姍來遲。感情這兩人先行糾纏了一番,得不到便宜,才想到自己這里找便宜來著。

  可是張順又豈是省油的燈?他目前麾下將領和幕僚都分散在各地,一時間無法聚齊。張順沒有辦法,只好親自去尋那宋獻策,欲和他商議“闖王”借機奪權之事。結果,等到張順趕到宋獻策軍帳,他人卻不在。

  原來“活曹操”在拜訪張順之前,已經提前拜訪過宋獻策了。依照宋獻策了解,自家主公自然不會拿捏不住一個“活曹操”,就沒有趕快匯報給張順,反倒趕快拉攏“左金王”、“革里眼”、“治世王”、“爭世王”四人去了。

  “治世王”和“爭世王”不必說,都是張順營地出來的人物,家眷俱在圣王坪,輕易不會變節。

  而那“左金王”和“革里眼”本是“紫金梁”嫡系,麾下騎兵戰斗力又強,若是損失了,張順便會元氣大傷。

  好在宋獻策欲尋這二人的時候,這二人也正好前來尋那宋獻策。

  在他們看來,宋獻策作為“紫金梁”的軍師,乃是自己人。他倆把宋獻策領到“左金王”營帳之內,連忙問道:“務虛道人,我們同為二當家‘紫金梁’麾下,如今寄人籬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現有‘闖王’許諾許多,前來拉攏我等。你為二當家軍師,素來足智多謀,你以為我等理當如何?”

  宋獻策一聽這稱呼,心中不由暗地里一笑,便老神在在的回答道:“老道本是方外之人,隨誰不隨誰,無甚區別。只是二位正是年輕有為之時,一步踏錯,則步步踏錯啊!”

  兩人一聽有戲,那“革里眼”最為勢力,連忙問道:“如今舜王勢弱,‘闖王’勢大,我們當隨‘闖王’乎?”

  宋獻策聞言暗地里翻了個白眼,這廝真是沉不住氣,還太年輕吶。于是,他便笑道:“這要看二位志向如何,若只為保住身家性命,投‘闖’最好,若是為了成就一番功業,投‘舜’最妙!”

  “此話怎講?”“左金王”聞言一愣,連忙追問道。

  “如今‘闖王’勢大,投靠‘闖王’當無生命之憂。即便他日‘闖王’勢弱,再投其他勢強者便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大概說的就是這個事情吧!”

  “若想成就一番功業,當以忠義為首。二當家將我等托付給舜王,我等當從一而終,不可朝秦暮楚,反復無常。更何況,如今舜王勢弱,闖王勢強。投強則錦上添花,投弱則雪中送炭。錦上添花則可有可無;雪中送炭才是情深義重。”

  “左金王”和“革里眼”聞言對視一眼,聽這“務虛道人”的意思,投靠“闖王”便是三姓家奴,投靠“舜王”反倒是關公桓侯了?

  只是雪中送炭雖好,可萬萬不能讓別人溫暖了,自己卻凍死了。那“左金王”和“革里眼”又連忙問道:“那這舜王雖好,其中兇險如何?”

  宋獻策聞言嘆了口氣道:“二位,不瞞你們說,我也不是博學鴻儒之人,看不出此二人志向如何,本事高低。”

  “只不過,我卻精研相術,略微覷得一絲天機。‘闖王’何貌,我不曾見過,卻不得而知。唯這舜王,瞳如舜帝,貌若伏羲,臂如昭烈,氣若光武,命中注定當成一朝基業,開萬世之太平!”

  “剛開始我還以為自己老眼昏花,做不得準。又見有河工送來‘黃河石’,竟有‘木掛曲尺,遇順則止’之意,更是天意如此,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左金王”和“革里眼”聞言不由面面相覷,半晌才反復追問道:“務虛道人,舜王果真如此嗎?我等上上下下全軍老小,皆系于此,若是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復啊!”

  宋獻策聞言頗為不渝道:“爾等命是命,我老道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嗎?我也未有長生之法,亦未有刀槍不如的本事。一旦踏錯,我也是身死道消的結果。”

  “姑且念在兩位同是二當家下屬的份上,我再奉勸二位一句:凡夫俗子不識龍,如入寶山空手回;庸碌無為扶龍庭,榮華富貴代代傳!”

  “左金王”和“革里眼”聞言相視一眼,一咬牙跪了下來道:“道長乃是世外高人,我等有眼不識泰山。既然道長愿隨舜王,我等亦愿意唯道長馬首是瞻,一起混個從龍之功!”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