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家請我當皇帝 > 第二百八十一章 詐城
  “蝎子塊”拓養坤和“混天星”惠登相兩人商議已定,兩人便分了工。

  由于他外甥實在是不靠譜,又遭了軍法,傷了屁股,兩人便議定由“蝎子塊”拓養坤進行佯攻,由“混天星”惠登相假裝官兵詐城。

  兩人計議妥當,當夜便由“混天星”惠登相率領麾下精銳偷偷摸摸離了平涼,一路向西北方向潛去。

  由平涼往西北而去五十里,便是三關口。

  因為此地“風吹流水,常聞彈箏之聲,故名彈箏峽。峽中原有寺廟,廟內供有金佛,故名金佛峽。”

  又因由此往西北而去,歷經蕭關、瓦亭關和六盤關三關,故而又稱之為三關口。

  其實這條由西安經咸陽、醴泉、乾州、永壽、邠州、長武、涇州、平涼、固原的道路便是著名的蕭關古道。

  那關中原號稱四塞之國,究竟是哪“四塞”?

  其東為扼守崤函古道的函谷關,其南為扼守武關道的武關,其被為扼守蕭關道的蕭關,其西為扼守隴關道的大散關。

  關中正位于這四關之內,故而其地又謂之“關中”。

  而這三關口便是西安西北門戶,蕭關古代上的重要節點,更是固原和平涼之間的重要關卡。

  那“混天星”惠登相也算知兵,當他帶領士卒往西北而去,第一反應就是奇襲三關口,封閉固原到平涼的通道,然后再與“蝎子塊”拓養坤合力奪下平涼府。

  只是這個念頭剛起來,就被他一下子摁死了。

  “你以為你是誰啊!”惠登相搖了搖頭,自嘲道,“若是義軍渾然一體,齊心協力,此策卻是奇策。”

  “奈何大家都是混飯吃的,又何必為他人拼命哉?”

  若是自己率眾在此地死命狙擊前來支援道甘肅、固原和寧夏官兵,就會反倒讓“蝎子塊”率先入了平涼城。

  到時候,這廝劫掠一番,揚長而去,豈不是白白誤了弟兄們的身價性命,也落不了好?

  想到此處,“混天星”惠登相便熄了心思,讓士卒在平涼西北三十里往歇息一番,便派遣士卒攜帶偽造的文書向平涼府趕去。

  這“混天星”惠登相、“蝎子塊”拓養坤本就是陜西延綏邊軍,對軍中文書、旗號、編制和流程都非常清楚,讓他們去扮演官兵,幾乎和官兵自己扮演自己也無甚區別。

  剛巧他們在陜西流竄已久,也有許多其他地方的邊軍加入,那更是“如假包換”。

  不多時,那士卒趁野趕到平涼城下,聲稱有三邊總督梁廷棟命令傳來。

  雙方對了暗號,驗了真偽,這才將他用吊籃吊入平涼城中。

  然后走了一大串流程,這文書才遞平涼知府手中。

  由于三邊總督梁廷棟剛到任不久,整日忙于軍務,無暇和諸巡撫、文吏扯皮,是以平涼知府雖然和駐守在固原的梁廷棟相鄰,卻也也不知其中真偽。

  他連忙喊來韓王朱誼漶,將此事與他細細說了。

  那韓王養在深閨之內,長于婦人之手,又如何知曉其中厲害?

  他只好又使人喊來平涼衛指揮使和安東中護衛指揮使二人前來問詢。

  這二人才能不過中人,有無擔當之心,往日渾渾噩噩混些日子罷了,又如何能判斷其中真偽?

  兩人你看我,我看你,也是毫無辦法。

  只是那平涼知府和韓王身份不同尋常,兩人也不敢惡了他們二人。

  好在這兩人腦子還算活泛,突然靈犀一動,兩人相互使了個眼色。

  于是,一人說此令定然是三邊總督所書,還請王爺、知府趕快準備迎接;另一個人則一口咬死,此令沒頭沒尾,定然為賊人詐城所書。

  兩人各執一端,一時間爭吵不下,只把韓王朱宜漶和平涼知府的吵的“一個頭嗎,兩個大”,久決不下。

  且不說那韓王朱宜漶和平涼知府如何決斷,那固原和平涼之間如何風起云涌。

  且說張順率領眾人退離西安城三十里以后,抬眼望去,只見不遠處有一條河流橫亙在面前,河流之后卻是高低起伏的高塬。

  張順不由問道:“此何河也?此何地也?”

  高桂英和王錦衣等人自然是面面相覷,一問三不知。

  只是那“左金王”賀錦和賀人龍皆是秦人,又曾路過此地,連忙應道:“此河名曰浐河,乃灞河支流,與灞河相夾之地,乃白鹿塬也!”

  “白鹿原?”張順聞言一愣,只覺此名甚為熟悉,好像是前世一部比較熱門的電視連續劇,只是可惜他沒有看過,也不知道和此地有沒有關系。

  其實張順的猜測沒錯,他前世聽到的同名小說和連續劇便正是以此地為原型的作品,不過和本文無關,姑且不再贅述。

  張順看此地高塬起伏險要,又有河流環繞,卻是當初陜西總兵官左光先阻擊義軍的險地。

  他便問道:“此地頗險,不知當在何處立營,易守難攻?”

  本來張順就這么順口一問,也沒期望他們提出什么好的建議來。

  沒想到賀人龍和賀錦二人異口同聲的應道:“若說立營扎寨,此地剛好有兩處可供舜王抉擇!”

  “兩處?”張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往日安營扎寨,都是張順細細巡查挑選,哪有這般順便?

  更何況此次他駐扎下來,就不想輕易退去,自然更要精益求精。

  “沒錯,正是兩處!”兩人信誓旦旦道,“這白鹿塬雖大,其實中間卻有一條溝,喚作荊峪溝,將其切作兩半。”

  “其側南塬又稱炮里原,塬面平緩;右側北塬又稱狄寨原,高差較大。”

  “而這狄寨原上又有一個狄寨鎮,正是當年大宋‘面涅將軍’昔日駐軍之處。”

  “‘面涅將軍’?”張順聞言一愣,心道:這是什么鬼綽號,我怎么沒聽說過!

  “‘面涅將軍’就是大宋名將狄武襄公!”高桂英也知道張順“不學無術”,連忙上前低聲解釋道。

  狄武襄公是誰?狄青?張順心中迷糊不解,不過也知道如今不是刨根問底的時候,便又問道:“那另一處呢?”

  “另一處也在狄寨原塄高處,喚作劉家營!”

  “此地又有何典故?”張順算是明白了,這次選址并非此二人精挑細選,乃是根據過去典故而談。

  他心下奇怪,什么人又能和當年大宋名將狄青其名呢?

  “舜王可知,此地為何喚作劉家營?”

  吆喝,你倆還賣關子,難道曾經有一個姓劉的名將在此扎營不成?

  “這劉家營本喚作劉邦營,乃是昔日漢高祖劉邦從武關入關,攻入咸陽滅秦以后,還軍灞上,駐軍于此!”兩人不由笑道。

  哎呦我去,這不就是當年劉邦約法三章之地嗎?張順聞言一愣,不由大吃一驚。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