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明:皇兄你就安心的去吧 > 第372章 當頭一棒(下)
  "多說無益,孫兄還是盡早拿個主意吧。"

  良久,上首的曹于汴幽幽一嘆,朝著身旁一臉憤懣之色的中年人說道,眼神有些迷茫。

  大理寺掌管詔獄,與刑部及督查院并稱為"三法司",因為眼下刑部尚書一職空缺的緣故,他這位大理寺卿于朝野中的地位很是特殊。

  天子突然出手,對于他這位游離于"東林"和"帝黨"之間的九卿來說,實在是禍福難料。

  為今之計,擺在自己眼前有兩條路,要么與"蠢蠢欲動"的東林君子們達成共識,為他們在京中搖旗吶喊;要么徹底與東林黨劃清界限,并在恰當的時候,向天子請辭。

  如此,說不定紫禁城中的天子還能念在他往日為國操勞的份上,給予他應有的體面。

  "李國普依附閹黨,諂媚君上,貪婪權柄,實為我輩之恥。"

  "不若安排京中義憤填膺的士子們鬧一鬧..."

  聞言,被稱為"孫兄"的中年人先是咬牙切齒的咆哮了一番,隨即方才在曹于汴有些驚恐的眼神中,若有所思的說道。

  他叫孫慎行,乃是萬歷二十三年的進士,曾官拜禮部尚書,乃是名副其實的"國之肱骨"。

  天啟年間,因為"紅丸案"的緣故,孫慎行被迫辭官還鄉,并講學于東林書院。

  但好景不長,曾經于朝堂上揮斥方遒,大肆排除異己,甚至對其趕盡殺絕的孫慎行便是嘗到了苦果。

  天啟六年,九千歲魏忠賢當權之后,主持編撰"三朝要典",并為之前的內閣首輔方從哲翻案,將孫慎行列為了"罪魁禍首"。

  天啟七年七月,茍延殘喘的天啟皇帝于病中下旨,勒令將孫慎行遣戍寧夏。

  正當孫慎行灰心喪氣,打點行裝,準備前往寧夏的時候,大明朝風云突變,紫禁城中的天啟皇帝藥石難醫,撒手人寰。

  聞聽此事的孫慎行欣喜若狂,一門心思想著新帝繼位之后會革故鼎新,肅清朝野。

  只可惜天有不測風云,于淺邸中對他們這些東林君子頗有好感的信王朱由檢繼位之后,并未如愿的將"九千歲"魏忠賢及其黨羽一網打盡。

  雖是將吏部尚書周應秋及兵部尚書崔呈秀刺死,但卻留了魏忠賢一命,并且對于一門心思想要眾正盈朝的東林君子們也是不聞不問,反倒是接連起復了多位前朝的失意老臣,而后更是將"東林魁首"錢龍錫排擠出京,毫不掩飾對東林黨的厭惡之情。

  種種因素累加之上,孫慎行對于紫禁城中的那位天子著實談不上敬畏,故而話語間充斥著濃濃的譏諷和怨恨。

  "不可.."

  聞言,不待上首的曹于汴有所反應,另一測的中年人便是連忙擺了擺手,臉上涌現了一抹急切之色。

  按照常理來說,刑部尚書空懸,縱然有士子"涉事",也當交由大理寺亦或者督查院審理。

  而大理寺卿曹于汴就坐在身旁,督查院御史也與他們東林交好,自有回旋的空間。

  但此前"首善書院"一事卻是給他們這些東林君子敲響了警鐘,京中的天子可不是"循規蹈矩"的主。

  別忘了,錦衣衛下轄的北鎮撫司,也有審案查案的權利。

  一個弄不好,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令"東林"的顏面掃地,甚至在眾多士子心中失去至高無上的地位。

  說來說去,他們東林黨之所以能夠在大明的官場享有莫大的影響力乃至于被人推崇,不就是靠著這些士子的支持嗎。

  "這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怎么辦?"

  心煩意亂之下,孫慎行竟是將矛頭對準了對面的同僚,言語中滿是不耐。

  這個侯恂,因為曾經巡按貴州,于"奢安之亂"中立有赫赫戰功,故而得到了不少東林大佬的賞識。

  尤其是在葉向高,趙南星等一批東林骨干先后離世之后,侯恂便隱隱成為了在京官員心中的"東林魁首",比前段時間大張旗鼓進京的錢龍錫還要重要幾分。

  "眼下局勢變幻莫測,我東林眾人當團結一致,共渡難關。"

  "韓閣老那邊,倒是可以先行聯系一番。"

  "南邊也要略微用些手段,至少要讓天子感受到壓力..."

  深吸了一口氣,曾經官職督查院斂度御史的侯恂便是不緊不慢的說道,其沉穩自若的樣子令心煩意亂的孫慎行都是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眼中逐漸恢復了些許光彩。

  倒是他有些著急了,覺得紫禁城中的天子會如同先帝剛繼位的那段時間一樣,對他們東林言聽計從。

  既如此,便免不得讓京中的天子吃些苦頭了,如此才能讓那位躊躇滿志的天子意識到他們東林的力量。

  "既如此,我便飛書傳信,報予稚文兄知曉.."

  見得身前二人已是拿定了主意,原本態度頗為耐人尋味的大理寺卿曹于汴便是緩緩說道,同時一雙如深海一樣深邃的眸子,不由自主的掃視了身前侃侃而談的侯恂幾眼。

  官位做到他們這種程度,自是沒有蠢人,這個侯恂明著是在分析東林黨如今所面臨的局勢,暗地里卻是在向他展示東林黨所擁有的勢力,生怕他不知曉,如今的東林黨已然與南京城中那些世襲罔替的勛貴們達成了同盟。

  "既如此,便有勞曹兄了。"

  聽得此話,孫慎行及侯恂先是不由自主的對視了一眼,眼眸中涌現了一抹喜色,隨后便是不約而同的拱手說道。

  雖說他們東林在民間乃至于朝堂中仍擁有莫大的影響力,但說來說去,仍缺少一位"六部九卿"于朝野間搖旗吶喊。

  面前這曹于汴作為大理寺卿,本就與他們東林黨交好,自是在合適不過的人選。

  又是寒暄了片刻,心滿意足的孫慎行及侯恂二人便是起身告辭,由曹于汴親自送出府外。

  及至二人稱作的馬車完全消失于視線之后,大理寺卿曹于汴才將目光緩緩收回,同時下意識的投向紫禁城,口中念念有詞。

  "東林來勢洶洶,陛下莫怪.."

  "臣實在是不想落個妻離子散的下場..."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