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明末年:朕崇禎皇帝朱由檢 > 第374章 去找徐光啟
  朱由檢想了想:“伴伴,去把徐光啟入宮。”

  “算了,叫上翔霖,朕親自去他那里看看。”

  方正化此時說道:“陛下,現在京城鬧的厲害,臣多找點人。”

  “如此也好。”

  當天晚上,一大群馬車浩浩蕩蕩的朝工部新學院出發。

  盡管到了晚上,新學院依舊是燈火通明。

  大門口人來人往,穿梭不停。

  甚至還有送飯的小廝來來回回穿梭在各個房間。

  這里應該是大明最累的部門。

  因為他們每天都要研究新式武器,研究完畢后還要去反復測試,反復實驗。

  如果中間出了一個小問題。

  那么就需要回爐重造,像之前的新式燧發槍,在依靠圖紙的情況下,還用了將近一年時間,才做出來了三千把。

  朱由檢此時已經帶人進入了新學院最高指揮部。

  由于是暗訪,當他推開門的瞬間。

  房間里的人都齊齊往這邊看,徐光啟眼眶都熬的通紅。

  他正準備喝口茶,突然看的皇帝在自己旁邊。

  驚的他連忙放下茶杯,準備行禮。

  房間里其他人也紛紛行禮,這其中就包括孫元化和宋應星。

  朱由檢擺擺手,負著手看了看長桌子上的文稿。

  上面畫的是正面兵槍組成陣線米長槍,兩翼游槍掩護,穿插刀牌手腰刀,藤牌。

  后排弓箭手,可能有火器部隊,一般在接敵前跑到最前面放幾輪。步兵這塊,北方的邊軍一般布面甲,南方衛所兵鐵扎甲或者紙甲

  明朝中后期貌似沒什么具裝騎兵的作戰記錄了,大多數騎兵裝備類似于《平番得勝圖》,布面甲,透甲槍2.5米或騎矛米,腰刀,弓箭,偃月刀,還有用三眼銃的。

  最亮眼的是一把弓箭,他和傳統弓箭沒什么區別。

  但是他的箭卻很獨特。

  因為這個箭矢的頭居然是炸彈,適合守城的時候用。

  當引線被點燃,弓箭手快速射出,不管是射在人身上。

  還是射在地上,都會引起連鎖爆炸。

  最重要的是箭頭里面還有生銹的鐵屑。

  新學院特意把水撒在鐵屑上面,讓其變成生化武器,破傷風之神。

  徐光啟有些納悶:“陛下,您怎么來了。”

  “老臣迎駕不周,還請陛下恕罪。”

  朱由檢擺擺手:“又不是在皇宮,徐先生不必拘禮,”

  “對了,這幾天看你沒有上朝,莫非是在忙著什么?”

  徐光啟呵呵笑道:“什么事情都瞞不住您。”

  “陛下,請看,通過我們的研究,重新又加固了新式戰船的步驟。”

  不過所需要木材也是十分驚人的。

  像長44丈的戰船也在20000料上下,建造如此巨大船舶所耗費的木材數量也是無法想象的,而且還要造62艘。

  這些木材恐怕所需銀兩眾多。

  根據臣所觀察,我國水師在海戰戰術的重要性次序,仍是以火燒船,以船沖犁最重要,海戰以沖沉賊船為首功,而斬級擒俘則次之,而以炮傷人,以炮毀船的情況,并不多見。

  而這時候荷蘭人的戰船已經是雙層鐵板了。

  如果我們要仿造,以朝廷所有的銀子根本不夠。

  好在皇上您圣明,收購了鄭芝龍。

  鄭芝龍戰船其實是按荷蘭模式建造,龐大精致,裝備精良的帆船及艦隊,還在船上裝配了一部分能被拖動、帶有環栓、置于雙層甲板的大炮。

  鄭芝龍的戰船每船可安置大銃二十四位,炮聲一發,裂云穿浪,卒成馘陣之功。

  不過,裝備十幾門、甚至多至三十六門紅夷大炮的戰船并不普遍。

  一則是紅夷大炮重量很大,裝備十幾門甚至幾十門炮對于戰船的體量要求比較高。

  火炮的配套設備也逐步完善起來。最初裝備的發熕或者紅夷炮都是放在木架上,木架下面鋪有泥、糠、稻草,以緩沖后坐力,但是隨著大型火炮數量增多,明代也開始出現銃車、舷窗、炮孔、火炮甲板等,也出現了雙層火炮甲板的戰船。

  船下層(主甲板)左右約開銃孔,或三十處,或二十處,安置紅夷大炮,每門重二千三四百觔者,用一車輪架乘之,便於進退裝藥。

  鄭成功水艍船火炮也采用分層設置,上施樓堞,繞以睥睨,面裹鐵葉,外懸革簾,中鑿風門,以施炮弩。更有意思的是,雙層火炮甲板技術不但應用于東南沿海地區,而且也深入到內河,

  此等大炮,每船一只,或六門或八門,左右排列;余孔亦列千觔與五百觔之銃,必要五百觔為率者,方沉重不跳且送彈端直”。

  還有中西帆船的帆裝難以兼容。

  大西洋東岸海域,風氣和柔,極少海洋性風災氣候,對船舶的駛風性能要求極高,所以歐洲船舶往往有巨大繁復的風帆。

  而東海和南海所在的太平洋西岸,風濤多險,受海洋性季風影響大,暴雨強風等災害性天氣高發。

  因此,我海船發展出便于快速縮帆,駛風避險的硬帆縱帆,而排斥歐洲帆船復雜的難以操控的軟帆和橫帆。

  其次,中西帆船的操控系統難以兼容。縱橫跨越大西洋的航行安全系數略高,對船舶的操控性要求不高,其風帆只是提供動力,不影響船行駛的方向。

  而東海和南海島嶼眾多,暗礁叢生,兼以群島星羅棋布,沿岸海嶼斷續,很像一個內湖。

  又加之海禁影響,對外貿易萎縮,海上貨運的目的地以周邊沿海地區為主,一般不過馬六甲,海上貿易完成一個航行周期的時間短,補給方便。

  以上多島礁和航距短的特征,使得建造大船既無必要,也不便利,反而是中小船型操駕靈活,易于驅避,適宜多島礁環境,成為我國海船的主流。

  臣以為應該硬軟并用,且火炮加倍。

  所以如果我們要打馬六甲,鄭成功的船本身就是模仿荷蘭。

  打起來只會殺敵一千,自損失八百。

  這是個不明智的舉動,而馬六甲海峽海域比較復雜。

  軍閣也多次找臣商量了許久。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