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明殺 > 第三十八章 大明軍陣事
  當天晚上,趙進按計劃帶著李平、史明和王成武拜訪了左夢庚,除了孝敬了幾樣大家湊的首飾珠寶外,還送上了十幾塊肥皂。

  沒直接送銀子主要是銀子這東西少了根本沒用,多了他們又送不起,且正常來說左夢庚也不會是個缺小錢的人。

  將信將疑的試用了趙進吹噓了半天的肥皂后,本來對趙進等人的拜見興致并不很高的左夢庚很快高興了起來。

  肥皂的效果其實并不見得比左夢庚這等貴公子常用的淘米水、香面兒以及皂角效果突出很多,甚至還會使皮膚有些干干的、澀澀的。

  但肥皂勝在用起來方便、且去除皮膚上的油污效果好速度快,而這兩個優點卻恰恰又是在洗漱上多喜歡簡單的男人們的最愛。

  因為高興和新奇,左夢庚還特意對趙進他們品評比較了一番這些洗滌用品的各自優缺點。

  李平也這才知道,左夢庚平時一般多用的是淘米水和香面兒,皂角則用得比較少。而且,左夢庚居然首用窮人慣用淘米水也主要是受他夫人的影響,而他夫人則是跟宮里頭學來的,說是對皮膚好。

  宮里頭,這個詞使幾人都不禁都心中一凜。

  香面兒,左夢庚也挺喜歡,主要是這東西用料多,看著就高檔,還很香。

  香面兒,就是用畢豆(豌豆)磨成面后,輔以香料和中藥等制成的一種混合面。

  使用時放入水中融化,就水來洗。以前,人也多將香面兒制成一個個便于攜帶和放置的豆子形,因而也有種叫法為澡豆。

  李平能知道香面兒這么冷門的知識多虧了愛美的趙蘭月,沒有肥皂之前,她就這么干。

  不過,對于趙進等人把肥皂定名為“肥皂”,左夢庚卻很不理解,一細問,趙進等人不知肥皂為何物差點漏了餡,左夢庚畢竟不是傻子。

  原來,浙江的皂角很出名,據說皂角樹果實尤其肥大,去污效果也好,因而人們就把這種皂角稱為肥珠子,或是肥皂,肥皂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專門的記載。

  不過,好在肥珠子的使用并非很廣泛,北地用的也不多,趙進、李平等人沒去過浙江,又沒來過南方,沒用過倒也正常,左夢庚只是調笑了幾句,倒也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纏。

  但是肥皂再稱為“肥皂”顯然就不合適了。

  既然趙進進獻的“肥皂”明顯有股子異香,左夢庚建議干脆就把趙進說是其下屬家傳的這種新型洗滌用物叫“香皂”吧!有點驚魂未定的趙進等人自是都連連稱好。

  定了香皂的名,左夢庚更是滿面春風,估計也為自己頭一次給一個物件定名而興奮。

  就著這股子熱乎勁兒,左夢庚又對趙進近段時間做人做事的能力大大表揚了一番,并肯定了趙進這些日子鞍前馬后的功勞。

  中間,左夢庚在聽了趙進對史明的吹捧后,一時技癢,還和史明小小的比試了一番。

  左夢庚的武勇并不是吹的,還是很隨他爹的。

  但史明更不是蓋的,他抓住了這個機遇,憑借后世更為科學的現代格斗技巧讓左夢庚大大驚嘆了一番。

  在左夢庚不住的夸贊中,史明更是隱晦的表達了他當趙家的護衛頭目時間并不長、之前也從過軍并也領過百十號人。

  左夢庚果然來了興趣,就多問了幾句。

  史明的解釋簡單且流利,河北某地為防賊的新募之軍,后來因缺糧缺餉且賊勢過大而散了。之后為了幫助曾對自己有恩的趙家,他甘心去當了護衛并不離不棄。

  史明未經與大家商議就篡改了原本的履歷并拔高形象,還對答如流,一看就早有準備。趙進和李平雖大感突然,卻也沒有表示什么,反還幫著史明圓了幾句。

  而時河北之地也戰亂不已,這種故事多了去了,左夢庚也沒表現出懷疑更沒有多問,只是又大大的夸贊了一番史明的忠義。

  史明的心情大好,笑容幾乎都快藏不住了。

  第二天上午,當大家再次如約聚到趙進那里時,史明仍是滿面春風不減,只不過這回多了李盛才和劉世雄二人。

  趙進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個手抄的小冊子,上面是他記錄下來的關于大明軍中的規矩。內容很多,也難怪他會如此好心且不怕費事的給大家都抄了一本。

  對照著小冊子,趙進整整講了一個上午,也讓李平大開了眼界。

  沒有近現代通信技術的支持,古代如何指揮大兵團作戰一直是李平比較好奇的一件事,尤其是像左良玉這種動輒十萬以上的人馬更不可能沒有任何規矩,但李平這具身軀原有的級別和殘缺不全的記憶又無法為其提供足夠的解答。

  直到聽了趙進的講解,李平才明白大明軍隊所仰仗的是一個以旗幟、樂器和塘騎為主搭建起來的一個完整指揮體系,也是一個比較成熟和復雜的指揮系統。

  人一過萬,無邊無際。

  光靠喊叫來發布指令,即使不考慮一級一級往下傳遞的時效性的問題,哪怕就是到了最基礎的作戰單元—伍和什之后,總會有部分士兵可能因各種原因而無法聽到命令。

  而且如何辨識已方長官的口令和不與友鄰部隊發生混雜也將是一件難保不出錯的事。

  明軍發展出復雜和眾多的旗幟應該就以此有關,他們在嘗試盡可能的優化指揮并讓指揮直達最底層,并且似乎達到了效果。

  通常來說,士兵們只需要跟隨自己那一小隊旗幟并掌握最簡單的旗語,然后由各級軍官帶領他們去跟隨上一級部隊的旗幟,就可以保證最基本的不會發生混亂。

  而旗語也非常簡單。旗幟向前點頭,就是前進;向左點頭,就是左轉;向右點頭,便是右轉;轉一圈而向后點頭,就是要士兵們后退。

  當然,更為復雜的旗幟可以傳遞更多的命令與信息,并能確保部隊進行更為復雜的行動,雖然需要長久的訓練,但卻可以完成對部隊更為精準的控制。

  只是旗幟畢竟只是單層指揮,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人是在緊張和作戰狀態時,眼睛有時無法分神,這時候刺激耳朵的金鼓樂器就很重要了。

  “擂鼓進軍、鳴金收兵”就是一種最直白和最有效的指揮方式。

  當然實際上不可能就這么簡單。

  古代作戰非常強調控制節奏,這是保證部隊不混亂的最有效手段,所以軍中會用鼓聲控制士兵的速度。

  大明軍隊中分兩種鼓,一種是擂鼓,一種是步鼓。步鼓在現代人印象里的存在感不高,然而它確是指揮步兵沖擊敵軍最重要的鼓,因為它控制了士兵們接敵的速度,敲一點步鼓,步兵就前進十步,對他們保持體力和維持統一節奏是很重要的手段。

  而擂鼓就是大家熟知的中軍大鼓,電影里出場的全是它,擂鼓一響全軍沖鋒。

  但其實擂鼓意思就是連續不斷的敲鼓,是軍隊靠近敵人后的最終沖鋒指令,聽到它步兵就要趨跑向前沖鋒,是最后階段使用的。

  還有一種很重要的就是哱啰(bōluō),這是一種號角,用海螺殼做成。凡吹哱啰是要正休息的各兵起身,再吹一次,是要馬兵上馬,車兵跗車,步兵執器立齊。

  而鳴金同樣也有講究。鳴金一聲是要各部士兵停止進攻立定,鳴金第二聲是要各部士兵緩步退回本陣,連續鳴金,就是要各部士兵迅速后退奔跑數步脫離戰斗,然后轉身向敵立定,緩步后退。

  由于鼓、金和哱啰的變化也比較有限,明軍還發展出了其他樂器來細化更多的指令。

  其中以嗩吶喇叭用的最多,因為嗩吶聲音巨大,而且根據大小不同構造不同讓音色變化多樣,可以更加細致的區分不同指令。

  比如掌號笛,就是吹普通嗩吶,用在軍中主將召開會議的時候。各部軍官聽到中軍吹嗩吶,就是讓他們盡快趕到中軍大帳開始軍事會議,然后各自領取軍事任務。

  但左良玉退兵那次并沒有用嗩吶,而用了傳令兵,可能是怕被友軍和敵軍也聽到吧!他估計還想保持點隱秘。

  再比如喇叭,它會被用到很多場合。

  比如作戰時,旗幟先點頭指定方向,然后吹喇叭一聲就是告訴士兵可以按照旗幟點頭方向前進了。

  然后喇叭還是控制部隊統一就餐的用具。

  吹喇叭一盪,火兵(炊事兵)就要收拾灶坑開始做飯;吹喇叭第二盪,就是說飯已做好,各軍按隊伍編制去各自地點坐下吃飯;吹喇叭第三盪就是說吃飯時間已過,各軍回到營地聽候其他指令行動。

  同時,喇叭也是火器部隊的重要指揮方式。

  明軍是一支火器化很高的部隊,而這一時期火器部隊開火所產生的煙霧和噪音都是非常大的,靠電影里那種軍官大喊“放”是很難指揮的,看旗的作用也不大,明軍的火銃兵采取的就是喇叭指揮法。

  此時的火銃部隊因為裝填緩慢的原因,大多采用的是三至六排輪射法。

  火銃手聽隊長吹喇叭一聲,第一排齊射,然后退回后排裝填;再吹喇叭一聲,第二排齊射,然后退回后排裝填,依次順序進行。

  最后敵軍靠到最近即將接戰時,隊長連續吹喇叭不停,所有火銃手齊射一輪后退回陣內,然后步兵聽鼓聲前進接戰。

  為了樹立士兵聽從旗幟和金鼓樂器的命令,明軍特別要求士兵學習一個歌訣,歌詞為:

  “共作一個眼,共作一個耳,共作一個心,何賊不可殺?何功不可立?”

  到了戰場上,主將對各部隊的指揮主要是五方五色旗,這是明軍非常重要的一種指揮旗,也是一種非常基本的作戰隊形。

  為什么說是作戰隊形,其實就是中軍居中,前后左右分列布設的一種排兵方式,這是長期與機動性強的蒙古人作戰而養成的一種四面向敵的陣型習慣。

  五方五色旗即前方旗紅色、后方旗黑色、左方旗青色、右方旗白色、中方旗黃色。

  在作戰時,主將令人將五色五方旗全部升起,各部就要按照戰前指令位置擺好陣型,四面外向對敵,然后主將根據戰局發展發布命令。

  比如只舉紅旗就是要前部營兵準備聽取號令,只舉黑旗是要后部營兵準備,若五旗同舉就是要全軍準備。

  當然,如果是超過數萬人乃至于十萬人以上的大兵團作戰,五方五色旗也成了次等一級,主將就只能依靠塘騎來保持對各部將領的聯系和指揮了,并在大方向上給與命令。

  說到這里,就又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塘騎。

  塘騎可以理解為偵察兵+通信兵,干的就是在行軍過程中探查敵情、匯報信息的任務,而在大會戰時,精干的他們也是重要的聯絡兵。

  通常在大軍行軍時,主將都是先派出塘報騎兵,南方地區因地形和少馬的原因,也常有塘報步兵。

  塘騎以塘為編制,北方通常每塘五騎,南方通常每塘十騎加十步兵或全步兵。當然這個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本軍情況來。

  每塘原則上在偵查時要注意彼此相望,不能脫離各自視線,一旦遭遇突發事件時要立即給大軍示警。

  而大軍在行軍時不管兵分幾路,每一路都要設置塘騎,每路最多二十四塘。

  這些塘騎之間相距一里,散布范圍最大可達二十余里。遇敵時從前至后依次回返,以保證始終有一塘人馬與敵接觸并保持主將得到最新的信息。

  可以說,塘騎就是軍隊的眼睛和耳朵。

  為解決緊急軍情問題,塘騎還有旗幟通信法。使用旗槍時(槍長三米,槍頭下置一面三十厘米寬的小旗幟),左右急搖為突遇敵人,慢慢點動為發現敵人但還很遠,畫圓圈搖動就是遭遇敵大部隊且危急了。

  另外,塘騎也會輔用五色旗。如遭遇敵人搖紅旗、發現敵人搖黃旗、敵人眾多搖青旗、人少搖白旗、地形問題搖黑旗等等。

  因為步塘的機動能力太弱和過于兇險,還特別規定如遭遇伏兵,步塘如果沒有遇害,可以允許隨意逃脫暫時不回軍中。等到大戰結束,給塘兵每人一顆首級的戰功獎勵。

  此外,塘騎獲得情報只對主將傳遞,要是有塘騎回營匯報探查信息,不管是要緊還是不要緊的事情,都不許沿途官兵攔截盤問,只需要直接前往中軍報告主將,之后主將再召集各部軍官探討。

  如果有人敢在中途攔截塘騎盤問情報,即以軍法處理。

  而關于露營,明軍明確要求要在營寨外一二里距離內修建烽墩,作為明哨預警。

  看到有敵軍來攻寨,按照人數點燃烽火,一般十人點小炬火、一百至二百人點大炬火、三百至四百人點兩個炬火、五百至一千人點三個炬火并照此增加。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要求。就是必須對士兵的排泄問題進行嚴格管理,要在遠離水源處開挖糞坑,但這個好像左良玉的部隊根本沒執行過呀!

  由于小冊子上林林總總的實在太多,李平也只能撿一些重點和感興趣的先去重點記憶,他估計如果哪支部隊全能做到,不說是精銳吧!也足夠堪戰了。反正他看到的那支在朱仙鎮的明軍部隊就根本沒做到多少。

  看來左良玉的部隊缺的并不是軍事常識和指揮知識,訓練和落實才是最大的短板。

  不過,李平也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東西有些零碎,很多方面明顯不全或有矛盾之處,應該是傳授這些的人也只知道個皮毛,而趙進則印證了這一看法。

  李平不得不慨嘆左良玉部隊的軍事傳統還真是一般,也難怪他的部隊只是個三流部隊。

  一下子講了這么繁多的內容,開始可能還覺得新奇,之后就主要是枯燥了,如果不是真的感興趣,很難繼續聽的進去。

  李盛才和劉世雄很快就有點坐立不住并抓耳撓腮起來,而且趙進講的也基本沒有超出小冊上的筆記,無非就是更細一些并結合了一些事例,兩人不可避免的冒了幾句牢騷話,但也不算太過份。

  一直聽的頗為認真的史明不知怎的卻突然大怒,并把兩人全攆走了。直到等趙進終于講完,史明非要硬拉著幾人同去他營中飲酒,李平才明白過來。

  史明應該是對昨晚非常滿意。 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閱讀app,無廣告免費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

  這是哪?

  隨后,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才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么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著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床頭的一面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可問題是,這不是他!下載星星閱讀app,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別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面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本書。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后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鑒指南》

  時宇:???

  前兩本書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本書,看看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涌現。

  冰原市。

  寵獸飼養基地。

  實習寵獸飼養員。網站即將關閉,下載星星閱讀app為您提供大神燃夢星空的大明殺

  御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