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 第220章 大明復興
  “明白,延平王是大明的延平王。

  我們新北路安撫司畢竟出自延平王府,公子也是延平王公子。

  一個政權的法理,往往在她出生時,就已注定。

  所以出師北伐,我們理所當然地打了反清復明旗號。

  現在公子如果直接立國,不僅是對新北路安撫司之前一切行為的否定,也否定了新北路安撫司的出生基因(鄭克均的基因學說已經風靡世界)。

  先擁立,再禪位,如此,方可服天下人心。

  但是公子……”

  岳飛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此舉雖有百利,但卻有一害。”

  “岳將軍直說無妨。”

  “朝中暗藏不軌之徒,他們會因為這個皇帝,對總攬朝綱的公子蠢蠢欲動。

  畢竟有了這個皇帝,他們就有了希望。

  另外皇帝慢慢會長大,等他長大了,也會不甘擺布。

  公子當知元子攸、宇文邕之故事,不可不防。”

  “本督知道岳將軍說的不軌之徒是誰。

  將軍放心,本督會注意的。”

  “那末將便放心了,不過還有一個人,公子可能也得考慮一下。”

  “你是說瑩鈺?”

  “自堯舜之后,歷史上的禪位便成了宮中悲慘劇。

  瑩鈺夫人畢竟是朱玉塘的親姐姐……”

  鄭克均長嘆一口氣道:“我暗示過她,她應該有心理準備,如若到時候她還是心有芥蒂,本督亦無可奈何。”

  ……

  公元1679年9月,崇禎第三子朱慈炯之子朱玉塘,在南京故宮被新北路安撫司總督鄭克均擁立為帝。

  9月10日,朱瑩鈺扶抱一歲的朱玉塘,在明孝陵舉行祭天祭祖大禮,正式恢復大明國號,改元宣和。

  拜鄭克均為鎮國公,內閣首丞(鄭克均自設官職,統攝內閣,下轄三省六部二十四局),總攝國政。

  加九錫,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決斷內外朝事,執掌天下兵馬。

  冊封朱瑩鈺為文熙長公主,以長公主身份,掌后宮事。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英國,荷蘭,神羅,法國,沙俄,西班牙,葡萄牙,朝鮮等列國,紛紛派使道賀。

  大明這個消失了近四十年的大帝國,終于再一次屹立在了亞歐大陸東方。

  ……

  時值秋收,山東,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等十省,在化肥的加持下,獲得大豐收。

  水稻平均畝產達到500斤以上,東南數省產量幾乎翻倍。

  云南,貴州,湖北,河南,陜西等省,雖然新北軍攻下時,糧食已經下種,但追加化肥后,糧食產量也大大提高。

  再加上土豆、玉米、紅薯種植全面鋪開,雜糧獲得史無前例的豐收。

  新北路安撫司控制下的土地,糧食產量達到驚人的850億公斤。

  鄭克均向系統其他了解清朝歷史的用戶詢問過,這個數據大概是清朝巔峰時期農業總產量的三分之二。

  但得知道,新北路安撫司轄下土地,除了基隆和臺北那一點點地方,其他都是經過戰亂和天災的。

  大量百姓流離失所,陜西、甘肅等省又剛剛歸治,來不及指導農桑。

  湖北、河南、四川等產糧大省,土地更是大量荒蕪。

  此時就能取得如此豐收,一旦百姓歸家,所有省份土地全部開墾,加上化肥全面推開。

  光是黃河以南土地的糧食產量,都必定遠超滿清治下的整個中國。

  沈括等科學家之前還擔心化肥有沒有作用,會不會減產,盲目鋪開會不會有風險。

  完全沒想到糧食產量會提高這么多,對鄭克均佩服得五體投地。

  “公子,臣有罪。”

  在鄭克均查看各地糧食賬簿時,沈括向鄭克均下拜。

  “你有什么罪?”

  鄭克均疑惑抬頭。

  “在去年做化肥催肥試驗時,臣發現化肥使用過多,會影響農作物生長,甚至出現燒心等枯萎現象。

  臣擔心發生大規模的農業減產風險。

  所以年初春播時,臣刻意減少了各地的化肥用量,并沒有按照公子的定量施肥。

  若不是沈括未經請示,擅自改動公子方案,今年我大明治下土地,會獲得更大豐收。

  河南和湖北的難民,也不用天天喝粥維持生計。

  臣有罪,請公子治罪。”

  沈括一臉慚色。

  現在想想,自己真是愚蠢得可以。

  從這三年的事跡中就可以看出,自家這位公子,對生物學,化學,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地理學等等科學,無所不通,無所不曉。

  比自己厲害何止十倍。

  自己憑什么懷疑公子在農學上的造詣?

  竟然還自作主張,改動鄭克均提供的催肥用量數據,這不是班門弄斧嗎?

  估摸著因為自己無知又狂妄的行為,至少減少了大明150億斤產量。

  想到這里,沈括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

  “不關沈大人的事。”

  這時宋士意和宋士慧兩兄弟站了出來。

  “當時公子正在征伐廣東,我們來不及請示,對化肥用量降低,是我們三人共同做出的決定。”

  兩兄弟也向鄭克均拜倒。

  鄭克均皺眉看著三人,突然笑了。

  “三位先生這是做什么?起來。”

  鄭克均笑笑道:“我就說化肥的作用怎么沒達到預期,原來是這樣。

  不過本督覺得三位這事做得對。”

  “啊?”

  沈括和宋氏兄弟都疑惑地看向鄭克均。

  “農業是國之根本,容不得半點馬虎。

  你們在試驗中發現化肥有副作用,出于謹慎考慮,不得不做出改變。

  當時本督不在南京,你們做權宜之計,完全在情理之中。

  不必過于自責。

  而且你們也絕不可因為這件事,從而減少了懷疑精神,包括對本督的懷疑。

  實話告訴你們,本督對科學之事,一竅不通,提出的科學理論,都是照本宣科。

  并不敢保證都對。

  所以你們在實施過程中,發現有錯誤或紕漏,必須直言不諱指出。

  如果發現風險,更是要當機立斷采取措施,不必顧忌本督顏面,明白嗎?”

  科學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如果科學家都失去了懷疑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那這個國家的科學也就算是完了。

  可是沈括三人面面相覷,自家總督大人這也太謙虛了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