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 第226章 廢除科舉
  康熙用力點頭。

  孝莊說的道理他懂,項羽無論有多強大,無論贏多少次,因為政治幼稚,最終都會敗給劉邦。

  可是抬頭看向南方,康熙心中思緒繁雜。

  在康熙內心深處,他是很佩服鄭克均的。

  鄭克均做的事,例如發展科學,廢除科舉,開辦學校,工業強國……都是他想做,但不能做的事。

  “愚民,弱民,疲民……這真的是治理漢人的不二準則嗎?”

  ……

  “對不起貞央,我應該早點來看你的,千萬別生氣,好嗎?”

  鄭克均來到貞央和柔嘉公主居住的西廂,兩姐妹本來有說有笑的,看到鄭克均來了,貞央立刻便把頭別過去,不搭理鄭克均。

  鄭克均這才發現西廂添了人口,不只是剛出生的女兒,還有一個小男孩,三四歲的樣子。

  “真生氣了?要什么補償盡管提,別不說話嘛。”

  鄭克均坐在了兩姐妹中間,雙手各抱一個佳人在懷。

  柔嘉公主臉蛋一紅,挪開了一個身位。

  “怎么能不生你氣呢?你為什么要把朱玉塘迎回來做皇帝?你知不知道這樣做,會留下多少隱患?”

  貞央終于開口了。

  “原來你是生氣這個?”

  鄭克均詫異了一下。

  “我也知道這事有很大弊端,可是騎虎難下。

  我在廣東時,答應過文熙公主,盡全力活著救出她弟弟。

  在長沙時,也的確順利救了出來。

  這種情況下,我如何能不擁立他為帝?

  姜子牙和陳宮說得對,如果當時那種情況下我不擁立朱玉塘,那就是對新北路安撫司立身之基的否定。

  得不償失。”

  “這個我當然明白,但你為何要讓他活著出長沙?

  兵荒馬亂,他有一萬種死法。

  既讓朱玉塘死,又讓文熙公主認為你盡了全力救她弟弟,是很簡單的事。

  我不信以你的睿智,會辦不到。”

  鄭克均沉默。

  很顯然,貞央說到了關鍵點。

  鄭克均完全能辦到,但他沒有辦。

  貞央也知道為什么,嘆了一口氣。

  “夫君,你是一方諸侯,一軍之主,不能太感情用事。

  我知道,你心里想要踐行對文熙公主的承諾,不想做一個對女人失信的男人。

  畢竟在滑石山發生的事,是新北軍眾將領對不起她。

  她把人都交給你了,你覺得如果再不答應救她弟弟這樣一個小要求,會很人渣,非大丈夫所為。

  可夫君你不是普通人,這種事對普通男人來說,禽獸不如,但對于君王,便是理所應當。

  這就是政治,而夫君你……說難聽點,就是政治幼稚。

  你死我活的天下爭霸戰爭,是不允許這種幼稚存在的。”

  鄭克均無言反駁。

  作為一方諸侯,他真的不該感情用事。

  可是他又真的做不出來,在對不起朱瑩鈺的情況下,還悄悄把她弟弟害死。

  然后還告訴她,自己盡力了。

  從小到大的價值觀,讓鄭克均干不出來這種絕情絕義的事。

  “現在已經擁立了這個小皇帝,夫君,你未來打算怎么辦?”

  貞央關心地看著鄭克均。

  “等將來時機成熟,讓小皇帝禪位。”

  “會順利嗎?”

  “我暗示過瑩鈺,她應該理解。”

  “她要是不理解,就不配做鄭家的女人,哪有媳婦嫁到夫家,天天向著弟弟的。

  貞央是說,朝臣。”

  鄭克均擰眉:“朝臣如何?我認為,朝臣應該不會反對吧?”

  貞央突然笑了。

  “夫君,貞央有一句話很難聽,但一定要說出來,夫君不要生貞央的氣。

  夫君看上去無所不能,治國,治軍,治民,科技,農業,醫學,甚至是藝術、文學、音樂、體育,都無所不通。

  但夫君在政治上,如果是一百分的考卷,夫君最多拿四十分(南京的學校已經開始實行現代學校教育模式)。

  夫君知不知道,現在朝堂已經暗潮洶涌,很多朝臣都對夫君不滿了。”

  “哦?”

  “夫君不可能不知道,今年南方科舉結束,你宣布明年舉行最后一次科舉考試。

  已經引起軒然大波。

  別說在野的書生儒者,朝堂上的孫奇逢、李柏等大儒,都十分不滿。

  他們可都是名門望族,是天下讀書人的精神領袖。

  有他們在,讀書人都會站在夫君一邊。可他們如果反對夫君,那天下讀書人都會對夫君離心離德。

  夫君不要小瞧讀書人的力量,失去他們的支持,新北路安撫司的政務,舉步維艱。”

  “讀書人的作用我知道,從未低估。”

  “那夫君還廢科舉?”

  “科舉制度在華夏興起一千多年了,如今是科技的時代,四書五經早已不適應社會發展。

  如果華夏還是被四書五經主導的科舉綁定,必然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甩下。

  將來不但會落后于世界,甚至有滅國之危。”

  “夫君的道理我懂,不但貞央懂,天下有識之士都懂。

  夫君在基隆和南京發展科技,成果有目共睹。

  用科技武裝的新北軍,戰力更讓天下膽寒。

  可是這沒用,華夏的政治是很玄妙的,不是說某樣東西很有用,能強軍,能強國,能富民,就能發展。

  還得符合某些特殊階層的利益,才能存在。

  如果這些東西得罪了特權階層,無論這個東西再好,也得被拋棄。

  否則君主就會被臣民拋棄……夫君,貞央這樣說,你是不是不愛聽?”

  貞央有些擔心地看向鄭克均。

  畢竟像鄭克均這種務實主義的人,最煩別人提政治這種冠冕堂皇的東西。

  “沒有,我明白貞央的良苦用心。

  就好像戰國時期的各國變法,只有秦國最終成功,并非商鞅之法有多特殊。

  商鞅也不過是拾人牙慧。

  可是為什么只有秦國變法成功?其他國家,魏國,韓國,齊國,楚國,最終都變法失敗?

  不是他們沒有商鞅這樣的人才,而是他們的變法,傷害了貴族利益。

  那些貴族都知道變法能夠強軍強國,但因為損害了自己利益,所以他們誓死反對。

  反對變法時打的旗號,竟然還是愛國愛民。

  貞央,你是想告訴我,無論本督的科技強國,在現實中多有道理,對國家發展多有益處。

  但因為傷害了士人階層利益,本督最終都會重蹈魏國、楚國覆轍。

  輕則變法失敗,重則國破身亡。”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