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 第324章 帝王之術
  最后只剩下大約三十多個騎兵,怎么也不愿投降。

  “國公爺,您讓我們進去吧,我們一定會誓死殺敵的。”

  “算了,國公爺是害怕打開城門,鄭匪一起沖進城去。我們就別給皇上添亂了。”

  “可是死在自己族人手上,也太憋屈了。”

  三十多個騎兵進不能進,退不能退。

  最后紛紛拔出腰間的彎刀,對準了脖子。

  “皇上,來世小人再向您效忠。”

  三十幾名騎兵紛紛拔刀自刎,鮮血染紅護城河。

  康熙站在墻垛之間,偷偷看了城下的場景一眼,也紅了眼眶。

  “對不起,將士們,朕沒有辦法,真的沒有辦法。”

  ……

  韜塞率領大約一千騎兵來到項羽陣前,翻身下馬。

  “小人韜塞,拜見將軍,滿清氣數已盡,小人愿意歸順大明,還請將軍引薦。”

  韜塞趕緊向項羽伏地請降,見身后士兵沒動靜,回頭惡狠狠瞪了自己的親兵一眼。

  韜塞親兵趕緊向項羽拜倒,其他騎兵這才不情不愿地下拜。

  “豈有此理,韜塞身為大清輔國公,竟然如此卑躬屈膝,無恥至極。”

  康熙在城墻上看得韜塞率領滿清騎兵向項羽請降,又驚又怒。

  雖然他設計讓韜塞和葉克書相互掣肘,以掌握兵權,但從心底,他還是認為葉克書和韜塞,一定是效忠滿清的。

  要不然康熙一定不會派韜塞去山海關。

  可是他完全沒想到一向標榜忠義,論起效忠大清往往義正嚴詞,慷慨激昂,天天懷疑這個對大清不忠,那個是民族敗類。

  還是自己親叔叔的韜塞,竟然投降得如此干脆利落。

  康熙這才明白皇祖母曾經說的一句話,大忠似奸,大奸似忠。

  和平無事時期,誰滿口愛國,舉著民族大義的大旗,滔滔不絕給別人扣帽子的人,往往在民族危亡時,第一個投降叛國。

  因為正常人在和平時期,是說不出那樣的話的,能說出那些冠冕堂皇的話,一定是將無恥演繹到極致的人。

  如果皇祖母還在世,一定會看穿韜塞的小人心性,會派更得力的大將進駐山海關,說不定是不一樣的結果。

  “皇上恕罪,韜塞身為臣的弟弟,背叛大清,臣有管束不力之責。請皇上從重責罰。”

  常舒一看康熙表情,就知道康熙已經震怒。

  如果康熙眼看作為叔叔的韜塞,如此靠不住,會不會也懷疑他的忠誠?

  畢竟自己也是康熙的叔叔。

  “哦,常舒皇叔。”

  康熙猛地清醒過來。

  皇祖母的教導自己又忘了,帝王應當喜怒不形于色。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已經跑了韜塞,絕不能讓常舒心生疑慮。

  “韜塞叛降,有他的道理,朕不允許他進城,使他退無根據,不得已而為之。

  說到底,這是朕這個當皇帝的過失。

  如果盛京能守住,朕連韜塞都不會降罪,更何況是常舒皇叔。”

  “皇上真是寬宏雅量,常舒慚愧無地,定當誓死效忠。”

  常舒沒想到康熙如此仁德,感動至極,連忙向康熙下拜。

  康熙也趕緊扶起常舒。

  “常舒皇叔,如今形勢已經萬般危急。

  我們原來的打算是,守住山海關一個月,守住盛京一個月,守住興京一個月,最多再退到吉林烏拉。

  如此,羅剎和準噶爾汗國對明鄭的征伐,肯定已經開始,只要兩國軍隊進入長城以外,我們的壓力就會大減。

  到時候以寧古塔為后方,未必就沒有反敗為勝之日。

  可是如今山海關竟然只守了一天,不但沒起到拖延時間的作用,反而讓盛京和興京缺少了征調新兵的時間。

  如今重任全在皇叔一個人身上,皇叔一定守住盛京一個月,這關系大清生死存亡,可以嗎?”

  康熙雙手抓住常舒肩膀,一雙眼睛緊緊盯著常舒的眼睛。

  常舒看見康熙眼眶中飽含熱淚。

  這一刻,常舒動容了。

  這位少年天子,此時是承擔了多大的壓力?他對大清又是怎樣的熱忱?

  此時此刻,面對天子的殷殷寄托,作為臣子,豈能不誓死效忠。

  常舒雙手抱拳。

  “皇上放心,一個月內,常舒定不讓鄭匪踏足盛京半步。

  一個月后,鄭匪也只能踏著常舒尸體進城。”

  康熙再也沒忍住,淚水滑下臉龐,感動地望著眼前的血濃于水的皇叔。

  “皇叔安心守城,朕就在后方,將不惜一切代價支援皇叔。

  城在,皇叔在,朕也在。

  國家危亡,民族存續,皆在我們叔侄。

  朕誓與皇叔共生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