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丹麥崛起1890 > 第334章 漁翁得利
  對于歐陸的廝殺,克里斯蒂安領導的丹麥王國成為了其中最大的贏家,幾個月下來,英法兩國就已經消耗了幾千萬發的炮彈,數億發子彈。

  由于法國的75毫米速射炮出了名的高射速,因此法國的75毫米炮彈庫存已經嚴重不足,所以法國人便找上了哥本哈根兵工廠希望能夠訂購一批75毫米炮彈彈藥。

  考慮到丹麥的中立性,所以這裝載著75毫米彈藥的軍火船都是懸掛著希臘的國旗從哥本哈根港裝船的,就算德國的潛艇或者軍艦想靠近檢查,海域周圍總會趕來一艘丹麥巡洋艦趕跑鬼鬼祟祟的德國人。

  當然了,做生意兩頭都得做,由于英國海軍的海上封鎖,德國無法從其他國家通過海運進口食物以及日常必需品,所以德皇威廉二世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北邊鄰居丹麥身上,并且與丹麥秘密地達成了一系列關于食品采購的協議,代價是德國人不能用馬克支付,也不能用英鎊支付,而是實打實的黃金。

  幾個月下來,通過戰爭貿易,丹麥政府已經從中獲利不少于200萬英鎊,再加上戰前克里斯蒂安的預判,有丹麥王室背景的丹麥金融界在國際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上賺了300萬英鎊。

  總的來說,戰爭的爆發并沒有使丹麥民眾的生活水準受到顯著下降——況且在腓特烈港還開張了幾家罐頭食品生產廠,丹麥發達的畜牧業與農業保證了國內經濟的穩定。

  當然不可避免的是,丹麥的遠洋貿易受到了沉重打擊,現在丹麥著力于發展本土與殖民地的貿易和運輸,比如法羅群島,比如西印度群島,比如東非地區。

  由于歐陸這邊戰爭的爆發,作為殖民地的非洲也戰火四起,無數難民不斷地涌往保持中立的丹屬東非的阿比西尼亞地區,讓丹屬東非的人口短時間內增加了足足50萬,當然東非政府的主要壓力就是處理新的難民與本地居民的矛盾,作為總督,史丹利對此還是處理的比較妥當的,東非政府在難民較多的城鎮開辦了學校,教授難民丹麥語,以盡可能地融合不同的族群。

  ……

  作為名義上的丹麥陸海空三軍最高統帥,克里斯蒂安倒并不用去親自部署丹麥的動員事務和軍事調動,貫穿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鐵路線已經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最主要的一些城鎮,如馬爾默、斯德哥爾摩、克里斯蒂安尼亞、納爾維克等等串聯了起來,軍隊的調動已經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而人口已經達到1500萬的丹麥王國很快就動員起了30萬的常備軍隊,編為3個集團軍,基本上由職業士兵組成的第1集團軍由陸軍上將延森伯爵指揮,部署在奧胡斯、埃斯比約和哥本哈根等地,哥本哈根地區的衛戍部隊則為近衛步兵第2軍,由一部分皇家衛隊和陸軍精銳士兵組成,以及克里斯蒂安的精銳部隊皇家海軍陸戰隊2個旅,共計5萬人,3萬5千人駐守在沿海的哥本哈根要塞群,1萬5千人駐守在二線防線,隨時都處于一級戰備狀態。

  第2集團軍則主要部署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沿海重要城鎮,如馬爾默、斯德哥爾摩等城市,守軍在以上幾處地區加強了守備,構筑了現代化的野戰工事,以及抽調2個步兵師到與俄屬芬蘭邊境地區警戒俄國人的動向。

  至于第3集團軍,在總參謀部里面的人的計劃中,這支新組建的部隊部署在納爾維克和克里斯蒂安尼亞地區,納爾維克的戰略意義自然不用多說,那是丹麥皇家海軍在挪威最重要的軍港之一,那里還有三艘滿載排水量高達3萬噸的戰列艦正在進行著最后的舾裝,而新招募的青壯年則是在克里斯蒂安尼亞學習戰地技巧、山地作戰、平原作戰等野戰知識。.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