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公爵之論
  說到升格這個話題,眾人都看向沈墨。

  沈墨目光從眾人臉上轉了一圈,微笑道:“我知道你們都在等我的表態。那我就表個態,升格肯定是勢在必行的,無論是為了擴大我們的影響力,還是說對于內部人員的安排和有司衙門的設置調整,升格都是必須要做的。”

  聽到沈墨這么說,眾人都松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放松振奮的笑容。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位主公一向提倡低調,尤其是經常把那位“楚王”朱承平提溜出來當反面典型教育大家。

  因此眾人都有點怕他這次又要繼續保持低調。畢竟主公升格了,他們這些做臣下的也會跟著水漲船高,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所以看到沈墨松口才會如此欣喜。

  沈墨將眾人的表情都收在眼中,笑道:“我本來打算等過一段日子,等鐵牛和程凱他們回來后大家一起議一下這件事,但是今天既然說到這里了,那就先聊一聊彼此的想法。”

  眾人都不先開口,沈墨將目光投向于成龍笑道:“于先生,咱們這些人里面,無論是年紀還是經驗閱歷,都是遠不如你的。你就先打個樣,說說你的想法。”

  于成龍看著沈墨誠摯的眼神,以及眾人期待的神情,也沒有忸怩。

  既然已經投效了沈墨,那自然就要大大方方全身心地為他著想。

  “主公以前低調是對的。明太祖朱元璋昔日在實力沒有真正強大的時候也是悶頭發展,遵循李善長提出的九字準則,絕對不首先稱王。因為那樣就會招來元廷的重點打擊。所以他一直將小明王韓林兒推在前面,就算是后來當吳王,那也是小明王冊封的,并不是他自己主動稱王的。”

  看見眾人都在認真聽著,于成龍繼續說道:

  “但是后來當他的實力已經強大的天下矚目,再保持低調也不可能讓元廷忽視他的時候,他就果斷地拋棄了這九字準則,大大方方地站在了舞臺最前面。

  這個時候他已經鋒芒畢露,再韜光養晦下去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壞處多多。所以他派人以意外的手法殺掉了小明王韓林兒。因為這個時候韓林兒已經成為了他成就大業的阻礙。”

  于成龍侃侃而談,眾人也聽得很投入。

  “主公跟洪武皇帝的發跡路線很相似,都是起于微末之中。縱觀華夏歷史,歷朝歷代開國皇帝之中得位最正的兩位帝王,一個是漢高祖劉邦,另外一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如果他日主公能夠完成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宏圖大業,那主公也將成為繼他們兩人之后的第三位。”

  這話聽得沈墨心中很是舒坦。

  好話人人都愛聽,但是也要看說話的人的身份和說話的技巧。能得到于成龍這樣的歷史名臣的當面夸贊和認可,沈墨自然是開心的。

  這番話不僅沈墨愛聽,其他人聽得也很舒服開心,覺得老于頭果然是真心投效主公,看他的眼神都更加的親近了一些。

  “于先生謬贊了。”

  心里雖然很舒坦,但是沈墨還是表示了一下謙虛。

  畢竟要在臣下面前還要維持謙遜大度的主公形象的,人設不能隨便崩塌的。

  于成龍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如今這天下各路勢力雖然很多,吳三桂的孫子吳世蟠依然占據著四川云貴等地,隔壁的湖南也有數股比較大的反清勢力。鄭經依然盤踞在琉球,威脅東南。山東還在鬧著白蓮教,陜西提督王輔臣雖然重新投向了清廷,但是卻擔心康熙跟他秋后算賬,所以依然有些搖擺不定。和湖南這邊,整個湘南現在都歸主公所有。湘北之地雖然依然在清廷治下,卻沒有能夠跟主公相抗衡的力量。”

  “除了這些較大的勢力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反清義軍也在頻繁活動。說這些,是想告訴大家,這天下雖然滿清看似牢牢占據上風,但其實是四處冒煙,千瘡百孔,根本不算太平。”

  眾人聽得都點頭稱是,心中對于天下大勢也逐漸明朗起來。

  沈墨也聽得若有所思,點點頭,示意于成龍繼續說。

  畢竟老人家的經驗見識很多時候還是很有幫助的。

  “這么多的勢力,無論是跟腳還是利益訴求,起事動機都各不相同。不像元末的時候各路義軍大部分都是紅巾軍出身,所以能夠共尊小明王為主,共同抗元。別說擰成一股繩了,彼此之間互相攻伐都是司空見慣的。

  這是主公必須站出來的第一個理由,因為主公要成為天下反清勢力的一面旗幟,一個標桿。只有主公站出來了,天下各路反清義軍才會前來投奔,共襄大事,主公的實力才會更加快速的壯大。”

  “第二,經過衡陽之戰,數萬清軍潰敗,滿清順承郡王勒而錦被俘。經此一戰,主公的就算想低調也不可能了。以我對康熙的了解,他一定從此戰之后正眼看待主公,將主公列為眼前大敵,對主公的重視程度甚至會超過吳世蟠。

  所以可以預見,他一定會大力整頓軍備,編練新軍,用來對付主公。所以,主公此時升格,一來能夠旗幟鮮明的反清,二來也能聚集更多的力量一起來應對滿清即將到來的打擊。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就是這個道理。”

  “不過凡事利弊并存,主公升格之后,雖然能夠聚集人望,收攏天下反清勢力,但是也會使得主公成為清廷的主要敵人,以后會迎來更猛烈的反擊。這一點是我們必須想到的。”

  于成龍一番后說的深入淺出,有條有理,眾人聽得頻頻點頭,沈墨也心中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得于先生相助,是我的幸運啊。”沈墨由衷贊道。

  說實話,他雖然之前當過老板創過業,也平時挺喜歡看書,但是畢竟以前的格局太小,紙上的東西又是得來終覺淺,很多事情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一知半解,朦朦朧朧。

  就拿升格這件事來說,他只是覺得該升格了,但是卻沒有想那么多,沒有去想升格后到底會帶來那些好處。

  但是被于成龍這么一分析,腦子里以前很多沒有想過的東西都冒了出來,因此才有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那于先生以為,這次升格是升到什么程度比較合適?”

  沈墨繼續虛心請教。

  于成龍顯然心中已經有了腹稿,略微沉吟后道:“主公如今以總鎮之名自稱,顯然已經不夠。但是如果直接稱王的話,卻有點操之過急。畢竟主公現在的地盤還不算太大,如果貿然稱王,反而會惹來許多非議,讓人嘲笑。”

  沈墨點頭贊同道:“我也是這么想的。那個朱承平已經用他死成功的創造了一個笑話。”谷

  眾人見沈墨又把朱承平拉出來鞭尸,都大笑起來。

  氣氛一時很是歡樂。

  戴文勝插話笑道:“這位‘楚王’殿下最大的價值看來就是給主公貢獻了一個典型的反面榜樣。”

  這話又引得眾人一陣大笑。

  于成龍見狀再次感慨沈墨麾下這氛圍是真的很舒服,讓他本來還有些復雜的心緒又開闊了一些。

  等待眾人笑聲停止,沈墨看向于成龍,示意他繼續說。

  于成龍接著道:“自秦統一之后,歷朝歷代所封爵位都是比照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國君爵位冊封的。《禮記.王制》規定: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諸侯,曰附庸。”

  看著眾人臉上都有些不解的神情,于成龍簡單解釋了一下上面這句話的大概意思。

  按照周朝分封制度,中央王國位于中間,為王居之地。周邊為邦國封地,為諸侯所用之地。王畿以外依次有各方五百里的侯畿、甸畿、男畿、采畿、衛畿、蠻畿、夷畿、鎮畿、蕃畿。

  邦國即諸侯國,分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等級以外還有諸侯國的附庸國(如滕、芮)和王畿之內卿士的采邑小國(如蘇、單)。

  王畿封疆方千里,諸侯邦國的封地面積要小得多。

  看眾人聽得還是有點似懂非懂,于成龍繼續解釋道:“西周初年的時候,諸侯封地很小,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南僅有五十里。封土不足五十里者為諸侯附庸,不直接朝覲天子匯報,也不直接向天子貢納,即“不達于天子”。”

  “而到了周公攝政的時候,擴大了諸侯國的封地。按照周禮規定:“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這段話的意思是爵尊則貢重,位卑則貢輕,五百里的公國要將其所收賦稅的50%貢獻給周王,百里的男國只要進貢25%。封在蠻荊之地的楚國,每年只需向周王進貢幾車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

  楚國雖然在戰國的時候國君已經稱王了,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但是在最早的時候還只是一個蠻夷之地,國君的爵位只是一個小小的子爵。

  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待遇也不同。公爵最尊,侯、伯、子爵依次而降,男爵最卑。這主要體現在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級別管理方面。

  上公為九命,侯、伯為七命,子、男為五命。

  也就是說,在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方面,周王朝依命數對其加以節制。

  除了封土面積有區別外,在擁有軍隊方面,天子六軍(12500人為一軍),大國三軍(上、中、下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在妻妾方面,天子娶十二女,三夫人九嬪;上公諸侯娶九女,一妻八妾;

  侯、伯諸侯只能娶七女,即一妻六妾;

  子、男諸侯只能娶五女,即一妻四妾。

  在典禮舞蹈時,天子用八佾舞(八行,每行八人),諸侯用六佾舞(六行,每行六人),大夫用四佾舞(四行,每行四人),士用二佾舞。

  王城方九里,其城墻周長應在1200多丈,諸侯國國都的城墻則不得超過300丈,卿大夫食邑的圍墻不得超過諸侯國都城墻的三分之一。

  在執玉方面,以大小、形制不同,以區別不同爵位諸侯的尊卑,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圭,男執蒲璧。

  至于公、卿、大夫、士,其命數也不同,王之三公為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士二命,諸侯國的卿、大夫、士則依次降級,乃至于不命。

  于成龍說著說著就話題扯到有點遠了,向眾人普及開了當初周禮之中的各種規定。

  眾人倒也沒有不耐煩,聽得反而都是津津有味。

  不過于成龍自己說著說著意識到了扯遠了,急忙打住話題,不好意思道:“一時興起,扯的有點遠了。”

  沈墨笑道:“不遠不遠,正好讓大家長長學問。以前我只知道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瓦釜雷鳴,深谷為陵,卻對沒有崩壞之前的禮樂不太清楚。如今聽先生一說,才算是有所了解。”

  眾人也都紛紛表示的確長了知識。

  于成龍見狀,心情也很舒暢,笑道:“主公敏而好學,是我的福氣,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以后主公若喜歡聽,老朽可以經常講給主公聽。”

  沈墨點頭笑道:“我聽說明朝的皇帝有經筵,由飽讀詩書的大臣給皇帝講課。是不是康熙也有讓大臣講課的習慣?”

  于成龍道:“經筵其實從漢唐就開始了,到了宋代正式形成制度,并非明代先創。清承明制,所以這個經筵也保留了下來。”

  沈墨聽得汗顏,人家于成龍雖然是貢生出身,但是比自己這個一知半解的學渣卻厲害多了。

  看著沈墨略尷尬的樣子,于成龍主動將話題轉回到了升格上面,說道:“雖然現在稱王時機并不成熟,但是伯子男這三等爵位又格調太低,歷朝歷代除了皇帝冊封臣子之外,自己打江山的梟雄幾乎沒有人使用。所以,主公的爵位就定在了公爵和侯爵兩級上面。”

  沈墨仔細聽著,點頭贊同,示意于成龍繼續說。

  于成龍沉聲道:“雖然從地盤上來說,主公如今只有半省之地。但是以主公如今的實力,想必今年除夕都能在長沙度過了。如果升格為侯爵,過不了多久又得繼續升格,到時候又會牽涉許多。以我之見,主公還是直接升格為公爵最為合適。成為公爵之后,便有立國建立朝廷的資格了,無論是對內的衙門設置,臣子任命,還是對外的名分大義,都更加的方便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