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股海生涯 > 第九百三十一章 如何選擇理財產品(中)
  臺上的中年人無奈的看著下面的眾人都已經做好了,于是硬著頭皮打開了ppt,繼續自己的宣講。他之前沒有準備相關的材料,只能想到哪說到哪。

  不過所幸中年人還是有一定水平的,雖然沒有之前的準備,但是中年人簡單的思考之后,還是能夠有條不紊地講個大概的。

  既然已經開始講了,中年人就沒有打算糊弄在場的各位,且不說還有李虎在,下面這些大爺大媽們雖然不懂金融,但是事后回家一琢磨,找相關的人一查,其實是真是假也就一目了然了。

  所以,中年人不能說假話,只能在真話中隱瞞部分事實,或者做一些引導,但是絕對不能說假話。

  中年人看了李虎一眼,頓了頓之后說道:“所謂的理財產品,實際上就是用我們的專業知識,更好的投資大家的錢。

  之后我們再從中間抽取一定的費用,至于最后的投向,無非就幾個方向。

  那就是股票和債券。”

  聽了中年人的話之后,在場的大爺大媽們瞬間就愣住了,他們自然是知道股票和債券的,但是在他們的印象中,這兩者都屬于有風險的投資。

  和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不一樣的銀行的理財產品,在他們看來風險一般是極低,遠低于這兩種產品的,怎么可能最后的投向是股票和債券呢?既然最后的投向是股票和債券,那么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就沒有他們想的那么低。

  看著在場大爺大媽們的反應,李虎和中年人都很淡定,因為兩人都知道會有這樣的一個效果。

  中年人很清楚在場的大爺大媽們都擔心什么,于是他接著開口說道:“大家不用擔心,股票和債券其實沒有大家想象的風險那么大,我們是經過專業人士進行篩選,進行投資運作的,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基金產品。

  而每一個基金產品,一般來說都是同時會買很多股票和很多債券的。都說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樣即使買的哪一只股票,哪一只債券真的出了問題,那么對整體的影響也不會特別大。”

  聽著在場眾人的竊竊私語,感受著大家不信任的目光,成年男人開口說道:“股票和債券其實沒有大家想象的風險那么大,就像債券中還有不同風險評級的債券。

  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應該是國債,國債相信很多大爺大媽都是知道的,這也是債券的一種,風險也是很低的,我們把不同的債券品種相互配置,既保證了一定收益的情況下,也防范了一定的風險。

  這一點如果大家還是不太信任的話,可以問問剛才的那位先生,相信他應該也是清楚的。”

  聽了中年人的話,在場的眾人紛紛回頭看向了李虎,李虎沒有想到中年人會提到自己。

  不得不說,這個中年人真的是聰明,剛剛李虎還在和中年人對著干。現在如果離虎點投,對中間人的話表示了認可,那么比中年人自己說。有用的多。是更能取信于人的,想到這里李虎無奈地點了點頭,因為中年人的話確實是對的。

  看到李虎點了點頭,在場的大爺大媽們半信半疑地不再喧鬧,繼續看著中年人。中年人長舒一口氣,他還真的怕李虎一點動作都沒有。

  中年人繼續說道:“我們只是通過更加合理的股票債券篩選方式。更加合理的資產配置方式,對于股票和債券進行篩選,進行配置。”

  李虎聽得津津有味,因為這些東西李虎都懂,但是在場的大爺大媽們不懂水管,這些東西啊,于是一個大爺終于忍不住了,說道:“你不要說這些東西,你就直接教我們該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產品,怎么看我們買的產品靠不靠譜就行了。”

  大爺說的話明顯受到了在場眾人的心里,眾人紛紛稱是。其實很多人根本不想管這些投資東西到底是什么,他們只想知道我怎么做能賺錢,看什么東西能賺錢,怎么看能賺錢。

  就像很多人在看很多真正的大師(騙子除外),談論股票的時候,從來不想聽別人說這支股票為什么漲,背后的原理、邏輯是什么?他們只想知道明天什么會漲,明天什么會跌,自己手里的股票是賣還是留?

  中年人嘆了口氣,將自己想說的話翻譯成大白話,然后開口說道:“其實也不難,首先第一點,你需要看你想買的這支產品是否跑贏所有同類型產品的均值。

  就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要說這只產品好,你肯定要和能比較的同類型產品相比,要好于平均值才叫好,過去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的收益是否好過均值?或者說好過均值的次數有多少?

  回撤,我們專業名詞叫回撤,實際就是可能承受的最大虧損,或者說從高點下跌的幅度,這個回撤是否小于均值,或者說小于均值的次數有多少?

  收益和回撤都好于均值,那么就說明這支產品初步判斷還不錯,接下來要看兩者的比重。

  就是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比如說過去一年,整體的收益是多少?那其中最大的回撤是多少?整體的收益比上最大的回撤,這個比重越大越好。

  整體收益自然是代表收益,而最大回撤是代表風險。用收益比上風險,也就意味著每承擔一份風險,可能獲得的收益有多大,這份比重自然是越大越好的。

  這份比重不能低于一,也就意味著每承擔一份風險,可能獲得的收益絕對不能低于一。如果承擔一份風險,獲得的收益都小于一,那為什么要買銀行理財呢?

  按照行業內的平均情況來看,如果把時間拉長到一到兩年或者三到五年的話,那么這個比重最好應該是大于2。在2到2.5是最合適的范圍。

  這個數值長期來看如果太小,說明風險收益比不合適,說明投資操作的人專業能力有問題。

  但是如果長期來看這個數值過大,那么,只能說明操作這個投資的人是非常激進的,當然能力一定很強,但是是特別激進的,激進的操作也就意味著他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一次兩次沒問題,一年兩年沒問題,不代表永遠不出問題。如果特別激進的操作,那么即使出問題出了一次,那對很多普通人來說都是致命的。

  所以這個比值雖然說越大越好,但是也不能特別大。所以業內公認的標準,一般來說2到2.5,最多到3是相對來說,對于普通人是一個比較合適的范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