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漢末茍在半島 > 第186章 蜀王劉焉
  兩人一唱一喝,賈詡繼續說道:“荊州劉表,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于世,可為楚王,掌荊州之地。”

  李儒笑道:“益州劉焉,一直想割據一方,可為蜀王,掌益州之地。”

  皇宮內,曹化淳如今成為秉筆太監,老老實實伺候著小皇帝。一副忠心太監的樣子。

  讓無依無靠的小皇帝,覺得老曹是好個人。明面上,曹化淳除了殺何進,沒做過對不起皇室的事。

  這不,今日,六張封王的詔書,就被曹化淳蓋下了玉璽的大印——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六支傳旨的隊伍,向六個地方而去。有錦衣衛配合。封王之事,將會傳遍天下。

  六名傳旨太監首領,都是曹化淳的人。

  如今,大唐還控制著黃河水道。正好準備撤回大唐。

  傳旨青州、兗州、冀州的太監,就搭上被了大唐的順風船。

  其中一個太監叫馬三,一行人進入兗州,來到州牧府。

  此時劉岱剛回到兗州,就聽說宮中來人。

  當馬三一來到劉岱的面前,他擺下了香案,表示要以此為證接受旨意。

  馬三開始哭訴,他并沒有預料到這位太監會如此激動和情緒化。馬三一的哭聲響徹整個房間,他聲嘶力竭地訴說著董卓的暴行和殘忍。

  他譴責董卓不僅經常打罵皇帝,還對宮女進行不可描述的行為,使得皇宮內外的人們都感到震驚和憤慨。

  劉岱聽到這些話感到非常震驚,他從未想到董卓的作為竟然如此丑陋和無恥。

  眾人情緒不定。

  許久后,馬三像是回過神來一般,來出圣旨,高呼:“陛下有旨。奉天承運皇帝召約:圣仁廣運,凡天覆地載,莫不尊親;帝命溥將,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誕育多方。龜紐龍章,遠賜扶桑之域;貞珉大篆,榮施鎮國之山。劉岱護國討賊有功,是為宗氏楷模。名在當世,功在千秋,今順應天意,封劉岱王為魯王,統兗州之民。中興漢室。”

  牧州府的眾人聽到封王的圣旨后,震驚得難以置信。這封圣旨意味著什么?是誰在背后操縱這一切?無數個問題在他們的心中翻騰著,讓他們無法平靜。

  許久之后,別駕王彧終于從震驚中緩過神來,卻又怒氣沖天,大聲喊道:“該死的閹狗,這明顯是董卓的陰謀!”

  劉岱得知自己被封為魯王后,高興極了。

  王肱、徐翕和毛暉三位將軍反應過來,他們齊聲喊道:“末將拜見魯王!”

  然而,王彧卻大吼道:“住嘴,你等想陷主公不義嗎?”

  眾人一時驚愕,不明白王彧的話為何如此惡言相向。

  徐翕質問道:“老王,你什么意思。封王不好嗎?”

  王彧他不無憂慮地說道:“這是壞事。會被群攻的。而且將會天下大亂。”

  毛暉卻說道:“那又何防,主公不稱王。別人稱王。豈不是低人一等。”

  徐翕也附和著表示支持。

  但是王彧卻站出來勸說:“當先觀看天下局勢,再行定奪。另外,當掌控兗州各軍才是。不然就算稱王,也沒人信服。”

  他意識到,在天下諸侯并立的時期,若一味跟風稱王會導致更多的混亂和分裂。

  他認為,主公要掌握實際的軍事力量,并根據天下大勢做出明智的決策。只有這樣,才能在亂世中保持穩定,取得更大的勝利。毛暉和徐翕聽完王彧的話后,也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馬三打斷眾人深思,大呼道:“魯王,如今天子被限制,您當為天下先,振臂一呼,高舉漢旗。收天下有識之士,再創大漢……”

  王彧罵道:“閹狗,誰教你說的。”

  馬三笑道:“呵呵,陛下還有救嗎?如今天下,希望在于漢室宗親……。”

  王彧怒道:“閹狗。蠱惑人心,來人啊,把這個死太監,給我殺了。”

  說罷進來兩個親衛。

  劉岱呵斥道:“哼,別弄得大驚小怪的。不就一個傳旨太監嗎。”

  馬三恭敬高呼:“魯王英明。”

  劉岱聽著魯王兩個字,心中飄飄然。當然不會對馬三動手,而是送百兩銀子,然后禮送出兗州。

  馬三走后,王彧說道:“王爵固然重要,但天下百姓才是根基。只有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才能使國家繁榮昌盛,中興漢室才能得以繼續。”

  劉岱默然不語,心中頗有感觸。

  之后,錦衣衛在兗州境內,傳播著劉岱接受了被封魯王之事。

  更有傳言說,劉岱準備到泰山祭天,然后稱王。傳的有鼻子有眼的。

  兗州形勢復雜,有張邈、鮑信、袁遺、橋瑁五人,都是參加會盟之人。稱王必須得到這些人的支持。

  劉岱知道自己沒多少兵,對兗州的控制不夠,沒輕易稱王。

  劉岱還有個弟弟叫劉繇,為揚州牧。一門出兩個州牧,因為他們這一系,跟皇帝的血脈是非常親的。劉岱趕緊寫信給自己的弟弟,說明情況。

  揚州治所歷陽,劉繇揚州牧,也收到了封王的圣旨。

  樊能高呼:“恭喜吳王。”

  但是劉繇并沒有急著就稱王,而是擺擺手說道:“不忙,先看看再說,等我兄長劉岱指示吧。”

  他知道這樣的決定涉及到整個揚州的利益和穩定,需要深思熟慮。

  張英、陳橫則齊呼:“主公英明。”

  他們也心中明白,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需要穩住,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荊州牧劉表,也收到封王圣旨。

  傅巽說道:“這是陰謀,不可稱王。”

  蔡瑁說道:“如今天下到處傳播封王之事。主公當有所準備,以稱王位。”

  尹籍罵道:“愚蠢,不要陷主公不義。”

  劉表說道:“不防事,都是董賊的計量。我不會放心上的。”

  劉表雖然剛剛上位,但他深知自己的境況,也清楚天下大勢。

  他知道,如果現在接受封王圣旨,就等于是陷入了別人設計的陷阱,只會讓自己更加被動。

  因此,他決定暫時不接受封王圣旨,先穩固自己的基礎,夯實自己的地位。他開始大力發展經濟、加強軍隊建設、鞏固政權,同時也注重發展民生、文化、教育、……

  劉表正是當打之年。天下大事。心中野心不小,想著:“我劉景升也想掌控天下啊。”

  劉虞一直忠心于大漢皇室。他深知稱王之舉不僅違背了大漢的國策,更可能引起戰亂和社會動蕩,對百姓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他崇尚忠誠、正義和勇氣,嚴格要求自己,恪守中原文化的精神和道德準則。

  平原王劉碩,膽子不大,只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哪有什么稱王的心思。

  益州牧劉焉,收到封王圣旨。

  劉焉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他問眾臣應該怎么應對這個局面。

  趙韙建議稱王,利用當前亂局,招募天下英才,再走高祖之路,重新創造大漢。他認為這是當務之急,也是最好的選擇。

  但賈龍卻反對稱王,認為這樣會分裂大漢,不可取。

  黃權則提出,即使沒有人稱王,朝廷已經名存實亡了。

  趙韙贊道:“正是。就算主公稱王,天下人能拿主公若何。益州之地有山川阻隔,外人如何能進。而且有仙糧紅薯在,我等糧草無優。我益州進可奪取天下,退可守到天荒地老……”

  這讓劉焉深思熟慮。他明白,稱王這種方式,可以招攬更多的人才,加強自己的實力,重建大漢的基業。

  劉焉忽悠道:“話說先帝駕崩當夜,我夢見七星橫空。而西南方之星,最為耀眼。么非這有所指。”

  趙韙恭敬拜道:“屬下拜見蜀王。此七星當對應天下七王。”

  大漢六王、再加唐王。

  劉焉裝摸作樣,問道:“那我就是天命之人咯。”

  黃權趕緊說道:“請主公擇吉日、祭天地、告宗廟、稱王位。”

  其余人附和著:“我等拜見蜀王。”

  聽到眾人的歡呼聲,劉焉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個新的頭銜背后代表著無盡的責任和挑戰,但他也決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百姓謀福利,為國家盡一份力量。

  于是,劉焉開始了為即將到來的加冕典禮做準備。他派遣使者到各地招募士兵,整合資源,準備籌措資金,同時也在各種場合宣傳自己的政策和理念,為將來的統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終,加冕典禮如期舉行,劉焉在莊嚴肅穆的祭天儀式中,接受了天地與祖先的祝福,成為了蜀王。

  “哈、哈、哈,孤王就是蜀王了。”

  聽到這句話,旁邊的大臣們都感到非常振奮。

  劉焉看著周圍的人,露出了一個自信的微笑:“蜀地山川秀美,人杰地靈,這是上天所賜予的福地。諸位當努勠力同心,興我漢室漢。”

  “大王英明!”

  趙韙、黃權同時向劉焉行了一禮。其他大臣也紛紛表示慶賀,心潮澎湃。

  接下來,劉焉展開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扶持教育、加強軍備、發展農業、推廣工藝等等,力圖將蜀地變成一個富庶繁榮的國度。蜀地從此煥然一新。

  不久后,錦衣衛把這事情傳遍天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