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漢末茍在半島 > 第455章 要水淹鄴城嘛
  此時,燕軍的事務,由郭嘉全全處理。

  夜里,郭圖找到郭嘉:“奉孝啊。要不,你代表燕軍,留下來。”

  郭嘉苦笑:“我燕軍,無將可用。誰來護送大王回國。”

  “這好辦。我家大王,準備讓高干將軍,護送袁氏宗親,前往燕國。正好,可以與燕王的禁衛,一起撤走。”

  “這……”郭嘉有點遲疑,他不放心途中出現變故,若唐軍騎兵突襲,高干能應對嘛,他有所懷疑的。

  郭圖看出問題,介紹高干的才能,還有過往領兵的事,述說的很詳細。

  總結起來,高干是很靠譜的。領軍北上,一點問題,都沒有。

  于是,郭嘉答應留在邯鄲,順便安排一萬燕軍,幫助守城。這樣安排,表達一個意思,魏燕兩軍,還是聯合八點。

  三日后,高干領著四萬魏軍、三萬燕軍,共計七萬士卒,護送著劉備,還有袁氏宗親,一路北撤。他們沿著太行山行軍。

  所幸,一路人,還算安全,只有少量的唐軍騎兵,騷擾過幾場。

  因為,唐軍的騎兵,多數在常山郡、巨鹿郡的平原地帶。太行山邊上,地形復雜,還有點兒遠。唐軍只安排,少量的游騎。

  當然,走山路,時間有許多。但是,他們不趕時間。只要安全,一切都值得。

  聯軍兵力有限,只守兩個重要城池。兵力配置如下:

  鄴城分派八萬士卒,加原郡兵一萬、青壯一萬。共十萬大軍。主將汪昭。

  邯鄲城分派九萬士卒,加原郡兵一萬,青壯一萬。共十一萬大軍。主將彭安。

  唐軍主力,先是來到鄴城東邊。升帳議事,有錦衣衛,匯報聯軍兵力布置。

  薛仁貴率先發言:“鄴城離邯鄲,只有四十多公里。我軍騎兵出動,可切斷兩城的聯系。咱先攻哪里呢。諸位,可有什么想法。”

  魯智深提議:“末將以為,先打邯鄲吧。只要活捉袁譚。一切戰事,就可結束。”

  “有點難啊。邯鄲城池高大,且四周皆有護城河。不好強攻的。”

  “額,那就打鄴城。”

  其余人,說出各自想法,都沒有建設性意見。

  薛仁貴沒有作出決定,而是來到地圖前,他思索三百六十秒,然后大笑起來:“咱可以水淹鄴城。”

  王伯當勸說:“不可哇。此有傷天和。大王不允許咱這樣做的。”

  “你想差了。本帥的意思,是佯裝水淹。用來嚇唬鄴城守軍。”

  “薛將軍大才。此乃陽謀也。”

  說罷,吩咐唐軍士卒,前往漳水上游蓄水。

  水淹之策實行起來,必須講究地利、天時。地利已經存在,還需要等暴雨天氣。

  鄴城附近,降分的月份,一般在八月初。所以,唐軍還得等待一個多月。

  虛度時光,肯定不行。于是,薛仁貴領著唐軍主力,圍困城池。

  唐軍不強攻城池,玩起攻心之策。每天派兵,在鄴城外邊罵戰。妄想讓守軍,出城作戰。

  鄴城內,主將汪昭一頭霧水:“唐軍搞什么飛機。”

  親信猜測:“一定有陰謀。咱小心吧。”

  “本將很疑惑,唐軍為什么,不強攻鄴城呢。”

  “他們不強攻。只能用計唄。”

  “額……”汪昭陷入思考,良久他恍然大悟:“沃日。難道唐軍要水淹鄴城。”

  “不能吧。唐軍好名聲。沒這么喪心病狂吧。”

  “防人之心,不可無。咱做過防洪工作吧。”

  說罷,守軍行動起來。四處搭建高臺。

  城內的百姓,發現異常,詢問情況。

  守軍士卒,支支吾吾,不好言語。

  聰明的百姓,能推測出問題來。他們告訴親朋好友,跟著官兵,一起防備洪水。

  沒多久,城內的錦衣衛,傳出謠言:“唐軍要水淹鄴業。”

  所有百姓,都憤怒非常。

  “馬的。唐軍沒人性。淹城之事,都干得出來。咱如何是好。”

  “沃日。之前,我還以為,大唐仁義呢。”

  “唐軍沒有道德底線啊。他們注定不能長遠的。”

  一名錦衣衛的托兒,趁機說話:“抱怨有個毛用。咱得想辦法活命吧。”

  “對對對。兄弟,你有什么主意。”

  “我猜啊。唐軍只想奪城,并沒有禍害百姓的意思。”

  “何以見得。”

  “自唐軍出兵以來。還未曾禍害我中原百姓吧。這其中,關鍵原因,是唐王的軍令中提出,不得禍害百姓……”

  “這……”所有百姓啞然。都沉默下來。

  中午時分,鄴城外邊,有唐軍士卒喊話:“城內的百姓聽著。八月初之時,我軍會水淹鄴城。給你們七日時間,撤往邯鄲。如若不然,洪水無情,別怪我軍,不講道義。”

  像這樣的喊話,唐軍會持續性大喊。這樣,才能讓百姓知道。

  沒多久,城里邊的百姓,都知道唐軍的喊話。

  傍晚時分,有些百姓,圍堵城主府。逼汪昭出來搭話。

  汪昭是純武將,玩心眼子,他真不會。

  百姓群情洶涌,汪昭招架不住。他只得做出妥協。答應找唐軍交涉。

  第二天上午,兩軍簡單商討一番。唐軍答應,不為難北撤的百姓。

  于是,鄴城百姓,拖家帶口地,向邯鄲逃去。

  唐軍也信守承諾,沒有對付百姓們。

  邯鄲城下,第一批百姓到達,說明來意。

  郭圖傻眼:“唐軍這樣做。鄴城必失啊。”

  袁譚搖頭:“咱錯咯。就不該守鄴城的。要不,讓汪昭帶兵突圍吧。”

  “唐軍騎兵強大。汪昭突圍不得。”

  “額……那只有死守咯。”

  聯軍這邊,野戰打不過。唯有城池,可以堅守。如今,他們要求不高,就是拖延時間。

  城下的人,都是魏軍百姓。袁譚沒理由拒之城外。

  于是,大量的百姓,進入邯鄲城。

  這其中,有焦觸安排的降卒。他們數量不多,主要任務是混入邯鄲守軍,傳播負面情緒,影響守軍士氣。

  鄴城的百姓,都懼怕洪水,撤退非常快速。只花七日時間,他們就撤離鄴城。

  當然,鄴城守軍中,有一些士卒,當起了逃兵。他們跟著百姓,一起逃入邯鄲。

  汪昭清點士卒,居然有一萬逃兵。他心頭火起,有無數的只草泥馬。

  八月初到來,薛仁貴在城下喊話:“城上的士卒聽著。給爾等三日時間考慮,希望你們能投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