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侯門掌中珠 > 第124章 大啟使團
使團入京都,一位年輕的男子騎著駿馬走在前面,男子身穿灰色長衫,目光看著前方,神采奕奕。
“你看,這就是大啟的七王爺,聽說,他可是攝政王的胞弟,是大啟的戰神!”周圍百姓看著楚天宇,露出衣服敬畏的模樣。
傳說楚天宇十六歲出征南部流寇,一戰解決困擾大啟多年的流匪,也正因為如此,一戰成名,成為大啟百姓心目中的戰神。
“是啊,看他那英姿颯爽的模樣,若是能當七王妃就好了。”更有花癡少女發出感嘆。
同伴笑了笑,“就你?別說他是大啟的七王爺,就算是我們大晉的,想當王府的妾室都輪不到你,還王妃?”一個大實話澆滅許多人的幻想。
楚天宇是大啟人,他們大晉的人想要嫁過去,除非聯姻,否則就是私逃,這要是私逃,就沒了身份,人不人的活著,任何一個人都能要了你的命,這代價未眠太大!
“我不過說說罷了,難不成還真的能成為七王妃?”那女孩認慫。
幻想與現實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來到驛站,楚天宇命令所有人在驛站休息,不可隨意出驛站,更不可去擾民。
隊伍收拾一番,打算明日進宮面見陛下。
“王爺,你說大晉的陛下會把公主嫁給陛下嗎?”貼身侍衛越十問道。
楚天宇搖搖頭,“不知!不過大哥說了,司馬弘毅會答應的!只要按照大哥的話去執行就好,其它的事情,不必過問。”
越十撇撇嘴,“王爺,你真的太聽攝政王的話了!都沒了自己的想法,難道王爺你真的要一輩子都當攝政王的工具嗎?”他為自己的主子打抱不平。
他的主子和攝政王的能力不相上下,為什么就永遠屈于攝政王之下呢?平起平坐不行嗎?
“越十!你多事了,本王告訴過你,不許說大哥一點不是,今日我就不罰你,若是日后再聽到這番言論,嚴懲不貸!”楚天宇不悅,進房關門。
別人不知道,他自己卻一輩子都記得,如果沒有大哥,他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是大哥護著他,他才有機會活到現在。
他的命是大哥給的,這輩子,他一定會聽從大哥的命令,一生對大哥衷心……
那年臘月梅花開的正紅,年僅八歲的楚天宇在院子里玩雪,他用小手堆了三個雪人,一個是母妃,一個是自己的大哥楚天珩,另外一個是他自己。
就在他想跑去喊楚天珩來看雪人的時候,太子世子楚玉帶著一堆人跑了進來,不僅把雪人給弄碎了,還把一心護著雪人的楚天宇痛打一頓。
就在楚玉舉起手中長棍要打楚天宇時,楚天珩趕到,把鬧事者都趕走,抱著奄奄一息的楚天宇,飛奔去找太醫。
太醫院的人不知道是受了別人的指使,還是真的人手不夠,那日竟然沒有人愿意給楚天宇治傷。
楚天珩在門外磕頭,把額頭都磕破了,也沒有人出來,無奈,楚天珩只能冒著大雪,抱著楚天宇出宮找大夫。
大夫是找到了,可楚天宇卻差點丟了性命,那一次,他睡了五天五夜,斷斷續續燒了五天五夜才完全退燒。
而那一年,大哥不過只是一個十歲的孩子!
十五歲那年,原本的太子成了當今陛下,他們的皇長兄成為大啟的天子,曾經的楚玉便成了太子。
楚玉荒淫無度,竟然勾結陛下的妃子,淫亂后宮,他一氣,沖動抓奸,想要拆穿他們,沒想到楚玉倒打一耙,反而誣告他欺負大嫂,他差點被陛下賜死,也是楚天珩據理力爭,最后獻出十萬兵權才換回他的命。
從那時候起,他便明白,只有自己的大哥才是真心對他好,也是從那刻開始,他以楚天珩馬首是瞻,所有事情都順著楚天珩的安排去做。
十六歲那年,他剿匪有功,被冊封為七王爺。
二十歲那年,楚玉病逝,陛下幼稚楚歌成為太子,也是那年,陛下的身子越來越差,楚天珩成為大啟攝政王,掌管朝中大小事務。
今年,他二十二,這次出使大晉是楚天珩安排的,除了迎娶公主之外,他還奉命來京都打探消息,看看大晉各個關卡的實力。
除了南嶺幾城,大晉的防御并不嚴,只要他們拿下南嶺三城,便會勢如破竹,直取京都。
翌日早朝。
大啟使團入宮商議。
楚天宇很明確表達楚天珩的意思,“我們陛下想與大晉聯姻,永結秦晉之好,為表誠意,我皇特意命臣帶了一份禮物進京。”
說完,大啟使臣抬了個箱子上殿,打開箱子,竟然是海鹽!
這海鹽不僅很難生產,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屬于十分難得的物品,比起金銀珠寶,這海鹽太實際,也太重要了。
人沒有金銀珠寶可以活,可是沒有鹽卻活不了,這是民生之根本啊!
司馬弘毅大為心動,他本來就是比較傾向于主和,如今看到大啟的誠意,更加堅定主意。
“朕看到了大啟陛下的誠意,只是,大啟屢次犯我大晉的南城,讓朕和朕的百姓如何相信你們是真心想要與我們交好?”司馬弘毅趁機給他們下馬威。
這點楚天珩早就想到,楚天宇笑了笑,“屢犯大晉的不是我們大啟,而是叛軍崔毅極其崔洪兩人,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們陛下對此事并不知情,不過,崔毅和崔洪兩兄弟,一位已經被貴國將領所殺,一位已經被關押起來,請陛下放心,我們陛下一定會嚴懲不貸!”
他給出了解釋,不管這個解釋說不說得通,也堵住大晉人的口。
他們就這樣一口咬定是崔毅等人自作主張攻城,與他們無關,這樣一來,也沒有辦法取證,況且對方已經給出解釋,若是他們咄咄逼人,就顯得沒有肚量了!
司馬弘毅微微開口,“原來如此,過去的事情,朕也不愿意過多追究,只望日后兩國可以和平共處,讓兩國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微臣一定向我們陛下傳達陛下的意思。”楚天宇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