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早朝,趙政剛剛凱旋,正端坐在龍椅之上,聽著文武百官們對自己歌功頌德。
這一趟北上征討遼金,前前后后只花費了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趙政非但收復了燕云十六州的失地,還滅掉了遼金。
這樣的豐功偉績,不可謂不宏偉!
因此官員們也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情,紛紛出言夸贊趙政。
然而就在這一片贊揚聲中,司農卿宋知年卻不合時宜的站出來唱反調。
這感覺,就像是在一頓大餐里,吃出一只蒼蠅那么難受!
只見宋知年蹣跚著走出隊列,手持玉笏說道:
“陛下,您這一趟出兵北上,又是收復失地、又是滅掉遼金,自己倒是建功立業,大出風頭,可您有沒有想過,您這樣連年征戰,窮兵黷武,給大乾的國庫造成了多大的負擔?給老臣添了多少麻煩?”
趙政一聽這話,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冷著臉問道:
“司農卿此話怎講?”
“朕為了大乾的百姓而北征遼金,怎么就是為了自己建功立業,大出風頭了?”
宋知年如今年過花甲,早已是滿頭白發了。
他在這朝堂上也是個很有資歷的老人,如同曾經的楊乾坤一般,是三朝元老。
正因為如此,他向來喜歡倚老賣老,不把趙政這個小皇帝放在眼中。
如今與他正面對質,這老東西也毫不客氣。
只聽他搖頭晃腦的說道:
“陛下到底是不是為了自己出風頭,老臣不管,老臣也管不著。”
“但陛下如今的行徑,就是在窮兵黷武!就是在虧空大乾的糧倉、國庫!”
“遠的不說,就說這最近一年來,陛下又是南下征討楊乾坤,又是出海遠征扶桑,如今又要北上討伐遼金......”
“這三場大戰一場接一場,中間連個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別說咱們大乾的糧倉本身就不富裕,就算大乾有再厚的家底,也不夠陛下這么揮霍的啊!”
這番話一說出口,趙政只覺得非常耳熟。
似乎當初兵部尚書白冉阻止他出兵的時候,說的也是同一套論調。
再回憶起來,這司農卿宋知年,當初也是主和派的大臣。
他和兵部尚書白冉一樣,都是不建議趙政出兵北伐的那批人。
只不過當時趙政一番辯論,舌燦蓮花,批的主和派狗血淋頭,完全無力反駁,只能同意他出兵北上。
這些主和派的大臣,當時都覺得在皇帝面前丟了面子,心里憋著一股不服,終于等到今天,他們才站出來秋后算賬,在朝堂上給自己挽回顏面。
沒等趙政說話,宋知年這老頭又繼續說道:
“唉!當初陛下出兵之前,老臣就苦口婆心的勸說陛下,不要這么著急北伐,要懂得休養生息!”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最后陛下執意北伐,雖說滅掉了遼金,可如今大乾的糧倉卻是直接見了底,老臣粗略估算了一下,只怕未來的兩到三年內,官員的糧餉都發不下來,大伙兒都要吃了上頓沒下頓了!”
這話一出口,朝堂上立刻嘩然一片!
畢竟這件事情,關系到每一位官員的切身利益。
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哪個不是拉家帶口的,家里人口多的有上百人,家里人口少的,也得有幾十號人。
這一家老小,上上下下,全都靠著朝廷給發的俸祿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