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老宅通現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 第680章 陳喬玉的“考察隊”
  她想買這些東西好久了。

  其實也不是沒見過,二姑家就有一臺電冰箱,是一臺綠色的,差不多到喬玉肩膀這么高。

  上面是冷凍的,下面是冷藏的,不過用得不多,只有夏天才會開。

  但是光是家里有臺電冰箱,就足以改變許多生活了。

  喬玉現在還是有去現代趕超市晚間打折活動的習慣,畢竟節省慣了,有便宜的不買,她過不了自己心里這關。

  但是吧,因為村里沒冰箱冰柜,她一次也不能買多了,現在這個天氣,肉帶回來不炒熟處理,兩天就會發臭。

  她一度還想著買個冰柜回家的,但是冰柜家用也不是太方便,東西都凍成了硬坨坨,對她來說時間上就不那么方便了。

  所以就一直耽擱著,也沒找到一個契機給家里升級換代。

  現在可好了,一看到這個家電展,陳喬玉就覺得自己發財兼改善生活的好機會來了!

  ……

  陳喬玉一邊上課,一邊四處搜集家電展的消息。

  才發現原來前幾年開始各地都有類似于的展銷,只不過以前大多是公對公的,以集體名義去考察采購的。

  但現在不同了,開小廠子、小商店的人多了,大家也愿意去打探打探哪兒有展銷會。

  喬玉把這個消息刊登到了自己的報紙上。

  她的報紙現在還挺受歡迎的,說是報紙,但其實一個月才印刷一版出來,跟人家的月刊雜志差不多了。

  但是勝在有用。

  喬玉以自己的角度出發,周邊鄉鎮各個公社和生產隊生產什么,哪里的承包戶有什么東西賣,她都收集起來,然后統一刊登出來。

  還有一些關于種植農作物的方法、時節、種子的獲取、果實的銷售種種消息,這對于交通和訊息不發達的鄉民來說,簡直是指南一樣的存在了。

  陳喬玉的報紙因為只借用了姚家村生產隊的名義,不算正經的出版刊物,因此也不收錢。

  都是在店里買東西,就送一份,反而讓老百姓更相信她的報紙。

  陳喬玉把六月份家電展銷會的消息刊登到新一期的姚家村村報上之后,還真有不少人找上門來了。

  三水鎮就派代表過來了,說他們也要去,因為他們鎮的小吃產業,這次要集體批發一百臺冰柜。

  他們跟陳喬玉合作的不錯,這次正好可以一起去看看。

  畢竟面對市里,他們底下這些小鄉鎮,還遠遠不夠看的,能團結還是盡量團結,免得一個個稀稀拉拉地過去談,也談不出什么結果來。

  除了三水鎮,另外一個大戶就是集貿市場的商戶聯盟了。

  現在集貿市場也很熱鬧,商戶也多,馬上夏天到了,還是有不少商戶想買冰柜的。

  喬玉的風扇他們也買了不少,但是商店里這種小鴻運扇不實用,他們想去看看有沒有大電風扇,或者大吊扇、壁掛扇那些。

  陳喬玉都一一記下來,做了個中間人,把各處的消息都匯總下來。

  最后算下來,他們附近幾個鄉鎮的人加起來,竟然也湊出了幾萬塊的訂單來。

  這么一來,喬玉就更有信心了。

  ……

  五月底,喬玉照舊一邊上課,一邊送貨,她還抽空教了魏守進和穗華幾人開拖拉機。

  現在開拖拉機也不要證,就是膽子大,手穩,練出來就能開。

  其實這玩意兒也不難,年輕人很容易學會,就是一般人沒有摸拖拉機的機會,所以才覺得稀奇。

  陳喬玉對拖拉機的看法就是——這就是個工具,用的時候越多,越劃算。

  所以她也不怕別人開壞了,直接敞開讓大家學,連青楊大牛輝子他們都跟著學了。

  村里人因此特別感激陳喬玉,畢竟對于現在的人來說,會開拖拉機也算是有一門傍身的技能,將來找工作也好找一些,就是在生產隊里,開拖拉機的也比種地的地位高。

  喬玉不收錢,還出油錢讓大家學,村里人也感激,今年喬玉跟青楊都沒下地,但天天都有人幫他們干活攢工分。

  姚金寶對此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村民自己去輪班了。

  六月初,喬玉召集了附近幾個鄉鎮的代表,組成了一支十人考察隊。

  她之前看書,聽說八九十年代盛行這種“考察”風氣,當時她還覺得這事兒離她很遠,但是沒想到才短短幾年,她就能拉起這么大的訂單,組起考察隊來了。

  考察隊里,喬玉擔任了副隊長,隊長是由三水鎮商業協會的一個會長擔任的。

  會長還帶了個助手,喬玉這邊楓橋鎮公社也派了個人跟喬玉一起,這就去了四個名額。

  剩下的大公社還能分配一個名額,小公社就只能兩三個合在一起,出一個人當代表。

  這是考察隊“公費”的成員,要是愿意帶上自己的親戚朋友配偶孩子什么的,就自己出錢。

  陳喬玉這邊因為公社派出的人是個男的,所以商量之下,就讓余小姨跟自己一塊兒去。

  到時候她負責余小姨的費用,晚上也跟余小姨住一塊兒。

  陳喬玉發揮了自己“常出門、見識多”的本事,提前打聽了住宿情況,預定了市里的招待所。

  她還從現代旅行團的模式里學了一些技巧,做了兩面旗子,一面大的,一面小的,都寫著楓橋鎮聯合考察隊的名字。

  除此之外,還專門定制了十多頂帽子,和十個帆布袋,一樣也都印著楓橋鎮聯合考察隊的名字。

  六月五號那天,陳喬玉跟余小姨,還有公社里一個姓梁的干部一塊兒從鎮上出發,先坐車去縣城,然后又從縣城轉車去市里。

  梁干部今年五十多,叫梁升,是個不茍言笑的小老頭,偶爾說話還有點拿腔拿調的。

  但余小姨私下跟陳喬玉說:“這樣的人還行,總比那種不分場合開玩笑的人要好。”

  梁干部這邊,除了吩咐事兒,其余時候陳喬玉不說話,他就不說話。

  就是喬玉說話,他也不怎么搭理的樣子。

  喬玉覺得小姨說的對,真要換個年輕不老實,油嘴滑舌的過來,她還未必樂意呢。

  這么一想,喬玉對梁干部拿腔拿調的架勢頓時也能接受了。

  等到了市里的長途汽車站,陳喬玉沒急著走,直接在出站口,就從包里掏出了三頂小紅帽,給余小姨和梁干部,一人一頂發了下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