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導演的快樂你不懂 > 第二十九章:真實動機
  長安初定,安撫人心,最為緊要!雖然劉緯這條強龍,一定要壓住鐘繇這條地頭蛇,卻不能一味打壓,還需恩威并用才是,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對于收服人心,最為有效!

  劉緯當眾獎拔鐘繇,是為了這個目的,寬恕刺客孫懷,其實也是為了這個目的!若還沒進入長安,便激起人命,無論孫懷多么罪該萬死,也難免會令降臣人等,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對于安定人心,非常不利!

  而且,根據劉緯的猜測,孫懷刺殺自己,應該是為了報私仇,與那種目的明確的政治謀殺,區別還是挺大的!何況,劉緯畢竟安然無恙,殺人既遂與殺人未遂,就是在法律上,罪名也不一樣,并無必死之理!

  按蜀中律法,孫懷殺人未遂,沒有死罪,就是交到大理寺審判定罪,最重,也就是個終身監禁,充為奴工,勞動改造的懲罰而已,劉緯留他一命,只射傷他的大腿,并不違背自己定下的法律,僅僅是在懲罰的形式上,顯得有些另類!

  畢竟,長安現在還不算劉緯的地盤,如此處理,你說合理,也不合理;你說不合理吧,也能找到理論的根據!總之,劉緯此人,行事詭異,特立獨行,在旁人眼中,十分古怪,還真沒有誰能摸清楚他的脈搏!

  然而,誰又能想到,孫懷刺殺劉緯的箭矢之上,居然涂了劇毒,結果這家伙自食其果,作法自斃,竟死在了自己的毒箭之下!這個下場,令人無語,劉緯更是唏噓不已,耿耿于懷!

  事后,經過醫者檢驗,發現孫懷的箭矢上,涂抹了一種蛇毒!這種毒素,可以令人的神經系統,瞬間遭到攻擊,造成心肺驟停,幾乎無藥可救,必死無疑!

  由此可見,孫懷簡直是恨透了劉緯,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可關鍵是,他究竟為什么如此痛恨劉緯呢?到底是什么樣的深仇大恨,使他甘愿鋌而走險,還用了毒箭這種險惡招數?

  劉緯對此,十分好奇,后來讓李宇指派粘桿處密探暗中調查,終于搞清了其中的來龍去脈!原來,劉緯之前的猜測,還真就八九不離十,這個刺客孫懷的兒子,便是花耳兵中的一員!

  不過,孫懷的兒子,可不是普通一卒,在軍中,大小也混了個百夫長之職,想當初他也在那批被俘的曹軍之中,耳朵被燙了印記,獲釋之后,本想辭職不干了,可家里的條件,卻不允許他這么做!

  孫氏一族,本為關中大姓,卻祖宗不佑,敗家子迭出,家道早已中落,到漢末年間,只剩下了一個空架子!

  原本,他們靠鐘繇庇護,多少還能維持現狀,可后來孫氏被休,孫家失去了鐘繇的支持,竟淪落到了變賣祖業求活的地步!

  其實,所謂祖業,早已敗光,幾畝薄田,幾間祖屋一賣,就沒別的財產了,那么大一家子人,靠什么得活?只能靠孫懷做個小官的俸祿和他兒子當百夫長的糧餉,養家糊口!

  因此,若沒有兒子當百夫長的這份軍餉,孫家恐將難以為繼!為了維持生計,孫懷的兒子,也只能不得已,冒著生命危險,又回去,重新加入了魏軍!

  結果,在劉緯第二次北伐那時,孫懷的兒子不幸再度做了俘虜,因為耳朵上有印記,被漢軍不問青紅皂白,當即斬殺,死的時候,才剛滿二十歲!

  孫懷當時,只有這么一個兒子,聞知此訊,精神差點崩潰,從此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為兒子報仇雪恨!可是,他一個小人物,哪有去找劉緯報仇的機會?這根本不可能!

  哪曾想,等待了多年的孫懷,忽然有一天看到了鐘繇貼出的榜文,上面竟說,他要率領長安軍民,投降漢王!一開始,孫懷怒火中燒,大罵鐘繇是個無信無義之徒,可是后來,他轉念一想,鐘繇投降,自己報仇的機會,不就有了么!

  長安歸順了漢王劉緯,他肯定要親自蒞臨,屆時出現在眾人面前,防備空虛之時,就是孫懷下手,刺殺劉緯,報仇雪恨的良機!

  于是,這家伙從黑市上買來一把弩機,天天在家苦練射術,精心準備,搞到劇毒,抹在箭頭上,并以自己在長安府的小官職,混入了鐘繇迎接劉緯的隊伍中,果然趁其不備,發動了這場暗殺,結果卻失敗了!

  痛失愛子,徹骨之痛,致使孫懷如此仇恨劉緯,并甘愿鋌而走險,行刺謀害,也就可以理解了!這些內容,是李宇派人明察暗訪,根據許多零星的線索,以及孫懷妻子的親口講述,拼湊出來的,基本還原了事情的原貌!

  可是,當劉緯看到這樣一份報告后,仍未能釋然,反而心情更加沉重了!

  想當初,劉緯之所以給幾萬俘虜兵耳朵燙了印記,就是因為那么多俘虜,他實在養不起,而且當時曹操已經突入關中,劉緯后路有斷絕的危險,必須馬上撤軍,這些俘虜怎么辦?要么殺了,不留后患,要么就得放了!

  坑殺戰俘這樣的惡事,曹操能做得出來,劉緯可不行!但就這么白白放了,縱容他們重歸曹軍,將來再助紂為虐,與自己為敵,劉緯也不甘心,于是便想了這么一個辦法!

  如此一來,一方面,可以彰顯自己的寬宏大度,收買人心;另一方面,也可以震懾這些俘兵,使他們不敢輕易再與蜀軍為敵!

  在當時來看,這個辦法效果還不錯,幾萬俘虜,確實有不少痛改前非,不再參加魏軍,而是回鄉務農,再無劣跡;不過也有些人,不知悔改,獲釋之后,扭頭又重新加入了魏軍,繼續與劉緯為敵,成為了他深惡痛絕的“花耳兵”!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劉緯既然說到,就必須做到,花耳兵殺無赦,是鐵律,豈能朝令夕改,自食其言!

  可問題在于,只要抓到耳朵上有印記者,不容分說,不問緣由,直接斬殺,的確容易造成冤假錯案,使某些被逼無奈加入魏軍者,也一并被殺,現在看來,確實有些不妥!

  想著這些,劉緯的心里,多少有些后悔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