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滿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 第174章 談判進行中
  承平五年十月底。

  曹操、秦檜、和珅三人以及數千名使者,安全抵達倭國。

  明治天皇攜一眾大名,在東京府城前相迎。

  不少倭國百姓,都被迫前來旁觀。

  這對于他們來說,注定又是一個恥辱之日。

  在倭國的歷史上,這場投降的談判,也被譽為——東京條約。

  是倭國永遠在華夏面前抬不起頭的一個開始。

  大秦使節團隊三人代表中,由于曹操地位最高,乃是魏王,所以他便就成了此行的領頭人。

  明治天皇站在他的跟前,深深鞠躬道:“大秦魏王,朕知道你。

  當年楚國犯你秦國,就是你,將楚國擊退,甚至你還被大秦百姓譽為,秦國第一統帥。”

  說實話,曹操擊退楚國這事的戰略意義,要高于將倭國擊敗。

  畢竟,前者那個時候,已經面臨國破家亡的局面了。

  倘若不將楚國擊退,那便再也沒有后來征討倭國的事情發生。

  大秦也就不復存在了。

  所以,曹操的軍功,要遠遠大于在場的所有秦軍將士。

  目前,明治天皇仍然自稱為朕。

  但是等被嬴淵的圣旨敕封過后,他便不可稱朕了。

  其地位,只能是與曹操相等,自稱為‘孤’。

  聽到一旁翻譯的聲音后,曹操開口笑道:“看來明治天皇對我大秦的歷史還不太了解。

  雖然當年的確是孤擊敗了楚國,但是,真正主導那場戰爭勝利的人,卻不是孤。

  而是我們大秦的皇帝陛下。倘若明治天皇將來有時間,可以去朝拜一下我們的皇帝陛下。

  屆時,你便就能知道,我們那位陛下,是何等的英明神武了。”

  在這種兩國外交的重要場合下,曹操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傳到嬴淵的耳朵里。

  所以,這個時候不去吹捧一下,更待何時?

  此時正站在曹操身后的和珅,也想開口說些什么。

  但是又怕壞了規矩,不合時宜,只能憋在心里,所以只在心中默默說了幾句陛下英明。

  真正精通阿諛奉承的人,是不會只將奉承對方的話放在嘴邊,也會記在心里。

  若是嬴淵聽到了曹操的話以后,可能會生氣。

  但他若是聽到和珅的吹捧,肯定會高興。

  整個國朝境內,除了和珅吹捧他,他可以接受之外,其余人都不行。

  畢竟,要是有朝一日,和珅不吹捧自己了,那就說明,和珅的貪官屬性消失了。

  那肯定不行。

  明治天皇鄭重地點頭道:“如果有機會,朕一定會去的。

  朕也想看一看,能使如此之多的良將,心悅誠服的人,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曹操正色道:“對于我等來說,我們的皇帝陛下,是神明,是我們共同的信仰。”

  在霍光乃至他眼里看來,只要嬴淵在世一日,大秦所在的那片土地,就會永遠姓嬴。

  也只有嬴淵,能夠帶領大秦走向另外一個高度。

  ...

  秦軍大營中。

  曹操將嬴淵的意思,帶給諸將。

  除了此前霍去病對天皇所言的那些條件外,他們又額外加了幾條。

  總而言之,倘若倭國真的答應了秦國所要求的條件,那么,倭國所受到的損失,遠比在戰爭中受到的損失要大。

  其實戰爭就是這么一回事。

  戰爭是死人的游戲,是政治的另外一種體現。

  死的都是生活在最底層的,老百姓的兒子。

  死一些人,對于當朝政府來說,是問題嗎?

  不是。

  真正讓政府頭疼的,是這場戰爭打敗了,所帶來的一系列不可承受得后果。

  霍光道:“既然陛下讓魏王與秦相還有和尚書你們三人主持,那么你們便去大膽的談。

  只要我軍還在這里,倭寇那邊,就掀不起絲毫風浪。”

  談判的底氣,就來源于軍隊。

  沒了這份底氣,嘴皮子再硬都沒辦法。

  曹操笑道:“有霍元帥這一句話,我們便就放心了。

  陛下的意思也很明確,那就是要讓倭寇在五十年內,無法恢復元氣。

  倘若對于有些條例,倭寇那邊不會同意,陛下的意思,是繼續打。”

  當然,這是最壞的一種結果。

  站在霍光他們的角度上來考慮,戰火最好是不要再起了。

  將士們出征在外已經很久,思念家鄉的情緒難以阻擋。

  倘若再次開戰,誰又能保證,秦軍將士的士氣,能夠一直維持下去?

  秦檜道:“請諸位將士放心,你們在前線浴血殺敵,我們總不能讓你們寒了心。

  此次談判,我等定然會竭盡所能,為你們,為大秦,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雖然在嬴淵前世歷史上,秦檜是出了名的‘和談’高手,但那都是基于不利于大宋的基礎上。

  如今優勢都在大秦,他自然要去為大秦爭取更多利益。

  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無論是與敵軍周旋,還是對于政治上的敏銳度,都極其的強。

  ...

  翌日,三人開始與以德川家康為首的幾名倭寇正式進行談判。

  曹操將大秦所給出的具體條件,講給了他們,

  “除了霍將軍此前與貴國天皇所言,還要再加上一點。

  從此以后,你們倭國的軍隊數量,要控制在十五萬左右。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么我想,這場談判,也就沒有再進行下去的必要了。”

  從一開始,他就展現出了無比強硬的態度。

  當然,這也是一個戰勝國該有的態度。

  德川家康皺眉道:“閣下所言,有些咄咄逼人了。

  我櫻花國只能掌握十五萬的軍隊,從此以后,豈不任由他人宰割?”

  這里的他人,大概率是指秦國。

  當然,不排除一些其它因素。

  秦檜撫須道:“將軍對于我華夏的詞語,倒是頗為專長,只是,咄咄逼人這個詞,是用給外人乃至敵人聽的。

  從此以后,你們倭國,就是我們大秦的附屬國,你們有我大秦的照拂,自然也就無需用到軍隊。

  倘若有朝一日,真有他人來侵占你們倭國的利益,我們大秦,不會坐視不管。”

  德川家康道:“如今我櫻花國尚有數十萬軍隊,即使我同意,我們櫻花國的那些將士們,也不會同意。

  所以,真要是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想,是不利于你我雙方之間的談判。

  和平來之不易,諸位也不想再起戰端吧?”

  他擺明了就是在恐嚇曹操等人。

  可惜啊,他面對的是曹操。

  是那位無論遇到什么局勢,都能淡定自若的魏武帝。

  頓了頓,曹操緩緩開口道:“你們倭國有數十萬軍隊,可是我們大秦,也有數百萬軍隊。

  難道你認為,我大秦的那數百萬雄獅,還無法保證你們倭國得利益不成?”

  雙方之間說話,看似都在為對方考慮。

  實則是暗流涌動。

  他的言外之意是說。

  你們倭國有軍隊,大秦也有。

  不聽話,那就揍到你們聽話為止。

  雖然對于眼前的秦軍來說,確實不易再次挑起戰端。

  但是,請不要因此而質疑大秦的決心。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