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馬謖別傳 > 第650章 各有謀算(61)
  唐咨叛投孫權,把利城作為見面禮,對孫權來說只是一個畫餅。

  l但孫權卻需要這么一個事件來反擊曹丕,他雖不能真的接收利城,卻可以消除彭綺在潘陽鬧騰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升前線軍隊的士氣。

  而青徐豪強世家,也需要這么一個事件來警告曹丕,爭取自己的權益。

  唐咨被雙方同時選中,自然不是簡單之輩!

  他在謀劃這件事情之前,就把家族的財產和重要人員,都悄悄送到了江東,而且等到江東接應的水軍快到以后,才誘發蔡方和太守的矛盾。

  其實,蔡方殺死太守發動叛亂以后,唐咨已經完成了他和孫權以及青徐世家的幕后交易。

  但為了得到孫權的更高封賞,在江東站穩腳跟,唐咨一不做二不休,計劃把利城的事情鬧得再大一點。

  這才因勢利導,接受蔡方等叛亂將領的推選,擔任叛軍的首領。

  看起來唐咨似乎躺槍,他的叛亂是逼不得已。

  因為他有不在場的證據,如果他主動率軍把蔡方等人擒拿歸案,也許蔡方等將領內心有愧,對唐咨言聽計從。

  他們犯的是謀逆大罪,在魏國已經沒有立足之地,只希望唐咨能夠帶他們一起前往江東。

  蔡方不但不是唐咨的心腹,反而是令他頭痛的刺頭。

  他選定蔡方這個棋子,可不是給自己留下累贅,而是要最大限度利用好這顆棄子。

  雖然馬上要離開魏國,但唐咨畢竟是青徐豪強世家的一員,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曹丕既然敢動青徐豪強世家的蛋糕,自然也做好了他們狗急跳墻的準備。

  聽到利城兵變的報告以后,曹丕做出及時的反應,立即命令早就整裝待發的屯騎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率軍平叛。

  徐州刺史呂虔、徐州別駕從事王祥,也是屬于青徐豪強之一,是這次利城兵變的知情者。

  因為曹丕調兵東征,他們手中能用的軍隊不多,但還是東拼西湊組織了數千兵馬,參與這次平叛,實際上是在兌現承諾,掩護唐咨逃跑。

  任福、段昭雖然不知利城兵變的內情情,但他們和唐咨都是軍中袍澤,曾經多次平肩作戰,兩人不約而同秘密派人,通知唐咨自己的進軍路線。

  他們兩人送給唐咨一個天大的人情給,唐咨自然不會讓他們無功而返,他也制定了讓任福、段昭擒獲蔡方等一眾叛軍的計策。

  唐咨以等待江東援軍為名,把手下軍隊分成四個部分,他手下三個心腹和蔡方各領一軍,分守利城東南西北四個城門。

  他特意把蔡方那五百人鎮守南面正門,以體現他對蔡方的重視,并親自領軍坐鎮南門。

  數天以后,任福的兵馬先到,只有不到兩千人來到南門外挑戰。

  唐咨親自領一千精兵出城迎戰,卻讓蔡方領五百叛軍鎮守城門。

  唐咨和任福出馬交手,兩人刀槍并舉,打的好不熱鬧!

  數十個回合以后,任福力氣不加,賣了個破綻,轉身就走。

  唐咨麾軍追趕,唐咨是生力軍,而任福是遠道而來的疲兵,頂不住沖擊,全軍大潰而逃。

  眼見的唐咨領軍追殺任福去的遠了,蔡方一直守在城門,等唐咨回軍。

  數個時辰以后,天漸漸暗下來,而唐咨并沒有回來,蔡方不敢放軍士離開城門。

  軍士們守城一整天,雖然沒有出城交戰,但大半天沒有吃飯,又累又餓。

  蔡方正想讓軍士們輪流吃飯,忽然城下出現一隊兵馬,卻是段昭領軍前來攻城。

  蔡方不敢大意,下令軍士緊守城門。

  蔡方見唐咨遲遲不歸,心下疑惑,正想派人去找其他幾個守城的將領商議,城內忽然大亂。

  卻是任福領大軍攻陷了城池,整個利城都被任福占領,只剩下南門蔡方的五百余叛軍。

  蔡方統領的數百叛軍,又累又餓,被圍困在城頭上,斷無生路,唯有投降一途。

  但他們犯下的是謀逆大罪,沒有退路,只能在城頭上負隅頑抗。

  也有部分士兵見勢不妙,丟掉武器投降。

  但無論是城內的任福還是城外的段昭,都沒有招降的意思,對那些投降的聲音充耳不聞,只是指揮軍士不停的射箭。

  不到一個時辰,蔡方和他手下的五百叛軍,都被射殺在城頭上。

  這次蔡方起兵叛亂,最后的首領雖然是唐咨,但蔡方怒殺太守,存在太多的巧合,如果被生擒活捉,被曹丕派人審訊,很可能牽扯到青徐豪強世家。

  一旦讓曹丕認為豪強世家威脅到他的統治,這對魏國的所有世家大族,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任福、段昭,以及徐州刺史呂虔、別駕王祥等參加平叛的文臣武將,雖然大部分不是青徐豪強世家的人,但也是世家出身,天下世家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唐咨逃往江東的時候,故意把蔡方和五百叛軍留下守城,其實就是留給任福他們立功的人頭。

  他們投桃報李,自然不會留下活口。

  唐咨因為家道中落,被其他世家利用,不得不投效孫權。

  但未必是壞事,他到了江東以后,官運亨通,在孫權稱帝以后,官至左將軍。

  他不但在江東混的風生水起,而且他在魏國留下的人脈和人情也都沒有浪費。

  公元257年,諸葛誕因見到王凌與毌丘儉叛亂而家族被誅,深感恐懼,就起兵叛亂,以壽春獻給東吳。

  司馬昭領大軍討伐,諸葛誕料敵不過,派兒子諸葛靚及牙門諸將為人質向東吳求救。

  東吳于是派文欽、唐咨、全懌、全端和王祚等將率領三萬兵支援諸葛誕。

  但東吳軍交戰不利,諸葛誕部將蔣班、焦彝和全懌等人,都向司馬昭投降,諸葛誕和唐咨等突圍失敗,最后唐咨被捕投降。

  唐咨本來是從魏國叛投東吳的,現在又被魏國在戰場上俘虜,按道理,像他這種叛國之將,一定是會被誅殺的。

  但因為唐咨當年是被蔡方連累,而且青徐、豪強世家,欠下了他不小的人情。

  因此,他不但沒有被治罪,反而被封為安遠將軍。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