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明末天下1639 > 第二百九十章 吞下哈薩克
  中原軍隊從古到今,很少有能大規模深入西域常年駐扎的。

  更遑論三十萬大軍。

  張守言在窺視南洋的同時,早就把西征的準備提上了議程。

  從正武六年開始,每年都從朝廷歲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作西征籌備。

  在預估路途轉運的損失時,張守言更是從寬估算。

  將大雨、大雪、地質災害、認為反叛等種種因素都考慮到位。

  本次西征的后勤基地昭京哈密囤積的物資,足夠三十萬大軍寬松征戰三年之久。

  至于朝中的事,大部分都交于內閣處置,需要皇帝決定的才通過電報通過。

  都督府大部分職能部門都隨著張守言一起西征,只留下了負責應急處置的軍事單位。

  如果敵軍能突破到中原軍隊核心位置的話,會驚訝的看到大片的太陽能聚光版鋪在地面,旁邊幾個碩大的帳篷里滴滴答答的聲音響個不停。

  時間進入九月,秋季已深。

  察里津被改名為伏陽城,意為地處伏爾加河之陽。

  伏陽城早就不是之前察里津的模樣,三十萬人輪流動手,將察里津的城區擴大了四倍由于。

  而城墻也在用特殊燒制的青磚混合著水泥重新修建。

  圍繞著伏陽城周圍三十里內,合計有十二個楚軍大營,防御陣地、壕溝鐵絲網、炮兵陣地都錯落有致的分布著。

  伏陽城是張守言在歐羅巴邊上規劃的重要據點。

  國內從西征前,便提前將各地的囚犯、家屬往西安、昭京一帶押送,人口大約十多萬,加上自愿西去開發土地的農民及家眷,約莫能有十五萬人。

  伏陽城這里,張守言準備放上五萬中原移民,與阿拉木圖的移民人口相近。

  依靠龐大的經濟實力,張守言率領三十萬大軍有條不紊的蟄伏在伏爾加河中游,慢慢經營著自己的后路。

  反觀喀山那邊,羅波夫斯基公爵則感覺已經頭疼到爆裂。

  沙皇俄國人口是不大缺的,但是武器尤其是火槍的數量缺口極大。

  工業極為薄弱的沙皇俄國,列裝武器幾乎都要靠進口。

  而隨著天氣的轉涼,野外帳篷、冬衣、燃料、口糧等諸多問題都壓到了羅波夫斯基公爵的頭上。

  喀山的天氣又比伏爾加河中游要冷得多!

  凍死、凍傷、凍病的士兵開始每日增加,而通往喀山糟糕的補給路況,也讓沙俄軍隊上下都不抱任何希望。

  在進入十月時,羅波夫斯基終于服軟,在他寫給沙皇阿列克謝的信中,第一次委婉的提出了暫停繼續向喀山增兵的行動。

  喀山一帶聚集來的九萬士兵,已經壓垮了羅波夫斯基的最后一根神經。

  “我們的敵人正在經營他們的補給線,顯然他們早就有了這一次大規模戰爭的準備。他們人數眾多,分工明確,好整以暇的在中游等待著我們一頭撞上去......。”

  “再給我一萬條毯子,不然請允許我率軍南下到薩拉托夫一帶駐扎。那里足夠溫暖,而且有足夠的糧食......。”

  羅波夫斯基寫給沙皇的信件一天比一天多起來。

  有時候阿列克謝甚至一天能收到他三封信。

  但是莫斯可也沒有辦法,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前,沙俄的底子就是這么的窮。

  荷蘭人已經提高了火槍出口的價格,波蘭-烏可蘭王國向整個歐洲大陸表示了對沙皇獲得太多火器的“不安”。

  這時候的歐洲,還需要依靠翼騎兵來抗拒龐大奧斯曼帝國侵襲,所以對于包攬-烏可蘭聯合王國的意見,大部分國家都表示了尊重。

  除了英倫人還在積極響應沙皇的求援。

  可惜的是,剛剛干掉了查理一世建立了共HE國的英倫人在被整個歐洲大陸排斥。

  送往沙皇俄國的武器,只能走芬蘭一帶進入沙俄境內,路途艱難而遲緩。

  對于張守言的西征,多數歐洲王室都認為這不過是又一個韃靼王來打秋風,至于沙皇俄國的使者所形容的“上帝之鞭”再現,他們根本不會相信。

  世界上哪來的這么多術赤和阿提拉?

  17世紀是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高潮,多年的殖民歷史沉淀,讓人們早就忘卻了讓整個歐洲為之膽怯的蒙古人或者匈奴人帶來的恐懼。

  歐洲人這個時候已經有了一個統一的認知——歐洲即是世界的中心。

  雖然他們并不知道,其實在1653年的世界經濟比重中,控制了香料群島的東方王朝占據了世界經濟總量的71.6%。

  迫于無奈,阿列克謝和士紳會議不得不同意了羅波夫斯基率軍南下避冬的要求。

  因為不同意也沒用。

  這個傲慢的家伙,在十月份中旬的時候,羅波夫斯基就已經派人南下在薩拉托夫一帶修建軍營和堡壘。

  在沙皇同意南下駐屯的旨意抵達羅波夫斯基公爵手中時,喀山的九萬軍隊已經有近七萬以各種借口抵達了南邊的薩拉托夫。

  薩拉托夫也位于伏爾加河中下游地區,就在伏陽城沿河北上三百七十公里的河灣處。

  兩軍于十一月初正式進入了對壘態勢。

  “實在是看不懂這個家伙!”

  羅波夫斯基暴躁的將手中的情報揉成一團,隨手扔進火爐中。

  “兵力、武器、后勤補給,現在都是他占據了優勢,”

  滿臉失望的羅波夫斯基大聲的咒罵著。

  “可為什么他就是待在察里津不動彈?”

  羅波夫斯基之前種種看似“不理智”的行動,從擅自南下設置營地到危險的分兵南下,都是為了引誘東方大軍北上攻擊自己。

  因為他在伏陽城(察里津)的西方——頓河流域隱藏了一支高達兩萬人的哥薩克騎兵,這才是他的殺手锏。

  只要東方軍隊敢于離開伏陽城北上,這支集合了整個沙俄境內哥薩克精華的騎兵,就會從側翼突襲伏陽城,從而截斷東方大軍的補給線。

  可顯然東方帝國的皇帝已經看穿了他的布局,不管羅波夫斯基做出何種誘人的動作,一點都不為所動,只管按部就班的經營自己的后勤補給線。

  哥薩克的伏兵,其實早就落入了楚軍情報部門的眼中。

  秋后大量馬料和肉類的供給,只能說明某個地方存在大批的騎兵。

  這是來自莫斯可宮廷后勤官員嘴里的數據。

  幾瓶伏特加和烤肉,加上幾句恭維,就能從幾個運輸商人的嘴里套到這些物資的去向。

  17世紀的情報管理環境.....對東方情報人員來說相當的愜意。

  張守言沒有趁機對這支哥薩克騎兵動手,他現在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陸續抵達目的地的中原移民身上。

  阿拉木圖城、位于哈薩克中部草原阿希科爾湖畔的阿西科爾新城、遠山堡、庫利薩雷城、古達耶夫城和伏陽城,都將迎來大批的中原移民。

  他的三十萬大軍一直不動彈,何嘗不是在隱隱告誡揚吉爾汗不要輕舉妄動。

  只要這十五萬中原移民在補給線上的六座城市定居下來,哈薩克汗國日后就只能學著葉爾羌汗國、蒙古諸部一樣,接受中原的官僚派遣任命,從外藩轉為無實權的內藩。

  通過軍事震懾、經濟控制和人口平衡等各方面的手段,平穩的吞下哈薩克汗國,這才是張守言不急著與俄軍決戰的本因。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