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明末兇兵 > 第451章 撤退路線
  第451章撤退路線

  巴托與敏特之間的分歧,直接導致了兩路兵馬分道揚鑣,次日清晨,烏蘭城外圍發生了詭異的一幕。北邊的巴托調頭去歸寧城撈好處,而敏特依舊指揮著大軍留下來攻打烏蘭城。雖然敏特已經增加了攻城兵馬,可巴托的離開,依舊讓烏蘭城守軍放輕松了不少,再面對敏特所部進攻時,士氣自然高漲了一些。

  又是一天鏖戰,損失了三千多兵馬后,敏特寒著臉下令大軍后撤二十里地。這個時候敏特也認清現實了,以他現在的實力,強攻烏蘭城不在話下,可耗費時日一定少不了。到時候拿下了烏蘭城,卻被晉北主力重重圍困,到那時候換自己來守烏蘭城可未必能撐這么久了。

  敏特立刻修書一封飛傳后方,他將這里的情況原原本本的敘述了一遍,想要聽取林丹汗的意見。

  一日后軍報抵達王庭,林丹汗看完信之后,老臉一黑,氣的是破口大罵,“巴托小兒,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哼.......”

  林丹汗瞬間就有了決定,眼下只能讓敏特撤兵回來了。讓敏特的主力獨自力扛烏蘭城,還要面對晉北主力的圍剿,這種風險是林丹汗接受不了的。一旦損失太大,自己就要被女真韃子壓的抬不起頭來了。

  林丹汗的撤兵命令送來后,敏特沒來由的松了口氣,他就怕林丹汗礙于臉面,非要在瀚海草原上打出一番勝仗,那樣的話,大軍就要陷入苦戰了。

  敏特本就沒心思在烏蘭城苦戰,林丹汗的命令一送過來,他立刻下令各部兵馬有序的往東撤。瀚海草原上的攻防戰,一開始轟轟烈烈,最后虎頭蛇尾,這讓一些人多少有些失望。不過烏蘭城守軍卻是長舒一口氣,這段時間為了烏蘭城,城中青壯也都加入了進來,城內軍民可謂是傷亡慘重,如果敏特和巴托繼續像之前那樣強攻下去,也真的挺不了多久了。不得不說,巴托真的幫了大忙,巴托不撤,敏特也不會撤的。

  敏特撤兵之后,張北方面迅速做出了反應,將還在休整中的三個營兵馬送到了烏蘭城。當然,這近兩萬大軍去烏蘭城依舊是休整,但離著歸寧城卻近了,而且這兩萬大軍全都是裝備精良的騎兵。很明顯,這些動作都是為奪回歸寧城做準備的。只是張北方面在作出簡單地調兵動作后,后邊又開始偃旗息鼓了。

  張北局勢可以說牽動了許多人的心,朝廷方面對此非常關注,一點瀚海草原生變,大同、宣府又將不得安寧,新成立沒多久的云府也將處在兵禍之中。沒過多久,朝廷公文送達張北,著令宣化府、大同府以及云府出兵草原,給予巴托和林丹汗迎頭痛擊。公文一式兩份,一份送到了鐵墨手里,另一份送到了大同府滿桂手中。

  滿桂的心情本來就不怎么樣,見到朝廷的公文,那就更差了。滿桂的愁心事可不少,王自用撤回黃河以北后,在山西南部折騰一番,又跑到了陜北鬧騰,眼下宣府西邊也受到了影響。滿桂可一門心思想著怎么趕緊把王自用這股流寇剿滅掉呢。至于朝廷著令邊軍對林丹汗和巴托發起反擊,簡直就是亂彈琴。那些蒙古各部要是這么好對付,也不會拖到今天了。再說了,仗該怎么打不應該是邊軍自己決定么?什么時候輪到內閣做主了?最可笑的是,此事竟然沒經過兵部同意,直接下達的。可以想象,內閣方面是故意繞過兵部尚書侯世祿的。

  凝著眉頭想了許久,滿桂修書一封送往張北,他希望跟鐵墨統一下意見。可以說滿桂的想法跟鐵墨不謀而合,要是按照內閣的示意辦事,那邊軍還不得累死?巴托那邊可以打一打看,但是林丹汗可不是好相與的,在沒有絕對把握之前,最好是不要動林丹汗。

  雖說宣府、云府以及大同府邊軍加起來足有十萬多,可眼下邊軍也是任務繁重,不僅要守著河套,還要面對流寇,真正能投入到草原上的兵力也就四萬多。想靠著四萬多兵馬滅巴托和林丹汗,癡心妄想呢?有時候鐵墨真懷疑成基命那些人是不是吃錯藥了,胃口怎么就這么大呢?是不是近些年云府精兵表現的強勢了一些,他們就覺得林丹汗等草原梟雄都是土雞瓦狗了?

  朝廷公文下發好幾日,鐵墨和滿桂都是按兵不動,一點響應朝廷號召的意思都沒有,這下可就引起眾人不滿了。亦或者說,就連崇禎也是有所不滿的。自從流寇過黃河,禍亂中原以及南直隸以后,大明民心不穩,連帶著崇禎的威望也深受打擊,崇禎很需要做些事來樹立自己的威望。崇禎很想證明自己是大明中興之主,是一個好皇帝,所以繼續一場勝利振奮人心。

  所以,原則上朱由檢也盼著鐵墨那邊能有所進展,因為這些,內閣方面有此提議的時候,他也沒攔著。

  如今鐵墨和滿桂都不響應朝廷號召,百官也有了理由彈劾二人。朝會上,朱由檢能明顯的感覺到氣氛有一絲不對,果不其然,王洽拱手言道:“啟稟陛下,大同、宣府方面對朝廷命令置若罔聞,實乃罔顧朝廷法度。臣等建議必須嚴辦,大同府滿桂如此恣意妄為,如何能總領大同府軍政要務。既如此,不如調滿桂入京,另選他人去大同府。”

  朱由檢還覺得有點怪,這次矛頭所指不是鐵墨,竟然是大同府的滿桂。朱由檢一時間不明就里,可侯世祿已經瞬間看透了王洽的心思。動滿桂是假,針對鐵墨才是真的。如今宣化府、大同府以及云府幾乎連成一片,各方互相守望。滿桂與鐵墨私交更是很好,內閣方面數次想向云府摻沙子,全都無功而返,究其原因便是滿桂等人堅定的站在鐵墨那一邊。一旦動了滿桂,那么就能動別人,等著大同府等方面的人不再跟鐵墨穿一條褲子了,那時候再動鐵墨就容易多了。

  想對孤立的晉北勢力,又能可怕的哪里去?鐵墨這個人之所以如此難辦,就是因為此人長袖善舞,關系網經營的特別大。動鐵墨,先動其羽翼。

  侯世祿豈能看著內閣方面陰謀得逞?于是立刻出列,義正言辭的辯駁道:“王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臣以為滿桂等人違抗朝廷命令之事純屬無稽之談。”

  說罷,侯世祿轉過頭盯著王洽,厲聲問道:“王大人,本官問你,公文下發之前可曾經兵部參議?為何本官對此事毫不知情?亦或者,陛下有所批復,蓋了大印?”

  王洽雙眼一瞇,眉頭也輕輕皺了起來。誰不知道你侯世祿跟鐵墨是穿一條褲子的,找你商量,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么?至于陛下的大印,也是沒有的。內閣下發公文,沒必要非要一步步走流程的,只是現在后世路非要較真,你也沒法反駁。

  朱由檢看二人似乎要吵起來,這時也有點回過味兒來了。雖然對鐵墨有所戒備,但他還不至于蠢到這個時候跟內閣沆瀣一氣,出手對付鐵墨。前些日子老師孫承宗派人送來一封信,孫老師在信中說了許多,其中一番話朱由檢著實記在了心里。

  鐵墨一天天做大,尾大不掉,成為隱患,孫老師也在信中提及了此事,一點沒有避諱。這讓朱由檢心里暖暖的,現在敢說真話的人可不多了。不過孫老師對雙方的關系有自己的想法,鐵墨的實力雖然一天天做大,不可控制,但沒必要太擔心,至少現在沒必要對鐵墨做什么。眼下大明最緊要的任務是剿匪,清除大明國內隱患,再解決遼東問題,接下來才是鐵墨的問題。

  鐵墨并沒有反意,用好了他就是以為拱衛邊疆的一代名將,用不好,就可能適得其反。這個時候跟著內閣的叫不走,對鐵墨進行威逼,那就是逼著鐵墨自立門戶了。孫承宗認為,只要大明穩如泰山,解決了眼下的內憂外患,那么鐵墨的問題將不再是問題。孫承宗指出了朱由檢之前的不妥之處,對此,朱由檢沒有什么不滿。也是孫承宗的信,讓朱由檢曉得自己做事太過著急了。

  眼下侯世祿與王洽針鋒相對,據理力爭,他也就知道這些人的意圖了,說是對付滿桂,實際上還是想動鐵墨。這些人是動不了云府和宣府,打算從大同府下手啊。想到這里,心中不免有些苦澀,因為朱由檢發現,自己之前竟然讓這些人牽著鼻子走了。

  好在亡羊補牢猶未晚,“好了,既然滿桂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那就讓他們自己做決定吧,我們不了解邊關狀況,也就被多插手邊關軍務了。諸位愛卿,眼下既然林丹汗以及巴托的人都已經撤離瀚海草原,想來那邊問題不大了,大家不妨琢磨琢磨巴蜀的事情。秦良玉數次上書朝廷,言說巴蜀局勢嚴峻,眼下流寇張獻忠霸占巫山,劫掠四方,搞得川北百姓怨聲載道,不知哪位愛卿有什么好辦法?”

  這些年,跟群臣明里暗里的爭鋒,朱由檢也學會了打太極的手段,三兩句就把話引到了別處。成基命等人自然不想這樣的,可朱由檢提起巴蜀之事,又不能不理會,只好順著朱由檢的話,沉聲說道:“陛下,如今王自用重歸陜北,搞得陜北一片狼藉,陜西兵馬要忙著對付王自用,段時間無暇他顧。臣建議不如繼續留趙率教所部剿匪,著令他帶一部分遼東兵馬入川北,協助秦總兵解決張獻忠所部。”

  朱由檢微微蹙著眉頭,苦笑道:“成愛卿所言甚是有理,不過遼東方面也不止一次表示過想法,他們也有意調趙率教所部回遼東。近些日子,女真皇太極以及林丹汗也是動作不斷,似有不穩之跡象。遼東方面希望能加強薊州以及錦州的兵力,現在朝廷要調趙率教繼續剿匪,恐怕遼東那邊會有想法啊。”

  成基命挑了挑眉毛,心中躊躇片刻,神情嚴肅的說道:“陛下,如今九邊重鎮,當屬遼東方面還算安穩,不從遼東抽調兵馬,還能從何處調?”

  朱由檢心中暗笑,從不從遼東調兵已經不重要了,只要成基命等人被這件事吸引過來就行了。朝堂方面勾心斗角,而漠南草原的情況也變得撲朔迷離。

  如今巴托所部已經占領歸寧城有七日有余,可從開始到現在,張北方面除了調兩萬精兵進入烏蘭城外,再無其他動作。狼山所部駐軍毫無出兵奪回歸寧城的跡象,不知什么原因,他們最近兩天甚至停止了對漠北各部的襲擾,專心收縮兵力。

  巴托漸漸有了一絲擔憂,張北方面越是沒有大動作,越是覺得事情不簡單。巴托有意立刻離開歸寧城,可對那些躲在歸寧城享樂的家伙來說,這樣的命令顯然是有點遭人恨的。

  果不其然,巴托的擔憂成了真。崇禎四年十月十二,張北方面突然有了新的動作,鐵墨麾下劉國能以及大同府參將耿亮兵出張北,他們領著將近兩萬大軍直撲居延海。鐵墨的意圖很明顯,想占據居延海,一邊清剿那些不聽話的瓦剌人,另一方面堵住巴托所部西邊的路。

  鐵墨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么做的,當初能將阿巴岱打得傷亡慘重,有的就是這個方法。現在不過是故技重施罷了,甭管老套不老套,但真的很實用,兵馬只是開始調動,巴托就有些慌了。原本躲在歸寧城享樂的蒙古頭領們,心中也生出了一絲擔憂。

  這里邊有些人也是跟著阿巴岱來過漠南的,他們對當初歸寧城之戰印象深刻的很,眼下漢人用同樣的手段兵出居延海,能不慌么?

  不用巴托發話,眾人已經主動要求撤退了。可這個時候才發現留給他們的選擇不多了,狼山方面嚴防死守,與此同時烏蘭城方面的兵馬也向北邊挺進,似乎只剩下向西這一條路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