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那年1981 > 632 城市套路深
  后世流行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如果不是吃虧吃多了,生不出這樣的感悟。

  雖然“橘生淮南則為橘”,有些進城農民在城里滾打多了,漸漸地也變成了城里人的思維。

  “即與之化矣”,再也看不出原來老農民的行為風格。

  但是,絕大多數的農民,進城以后生活大半輩子,說話辦事,依然學不像地道的城市人。

  學不來城市人行事風格當中的“臉厚心黑”。

  就像二叔,進城時間也不短了。

  這些年在縣城開門市,吃了不少防不勝防的虧,受到許多城里人的刁難和欺負。

  在摸爬滾打當中也長了很多見識,學到了很多心眼,并且能夠識別基本的城市套路。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也就是說,二叔在農村生活了四十年所積累的見識和心眼兒,不如進城幾年學到的東西多。

  而且二叔他發現越不是玩意兒的城里人,過得越好。

  相反,城里也有老實善良的人,但那些人老實善良的坐地戶往往日子過得很差。

  這讓二叔常常跟兒子建東感慨。

  爺倆也是一直試圖學壞,想把自己變得像城里人一樣刻薄,冷酷,見利忘義,為富不仁……

  因為爺倆認為,只有變成那樣的城里人,才能變得更有錢,才能過得更好。

  很明顯,只有那樣的城里人才能占到更多的便宜,獲得更多的利益。

  只不過很可惜,爺倆都是在農村生活了數年的人,那種農民骨子里的善良,他們清除不掉。

  城里人的那一套,他們學不來。

  最多就是跟冷酷刻薄的城里人打交道的時候,多長個心眼兒罷了。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可是,城里人的套路,太深了,而且日新月異,花樣百出。

  進城農民中了舊的套路,以為自己已經吃過虧,學精了,殊不知新的套路又出來了,讓人防不勝防。

  二叔就屬于這類典型的進城農民。

  自以為已經學到了很多見識,摸透了城里人的套路,已經學得很精明。

  其實還差得遠呢!

  比方說給全家人買戶口,比方說給惠燕買合同工。

  在買戶口,買合同工這些問題上,還是農民思維把他限制住了。

  就拿買戶口來說吧,他以為自己的戶口是花了錢的,官方承認的“非農業人口”,遷到城里那就跟城里人一樣。

  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了。

  不疑有他!

  身份證-563743675

  因為這事是官方承認的,也是村集體接收的,人家村集體不可能處心積慮去騙一個農民吧?

  他認為不可能。

  可事實上就是這么回事。

  城關這些村里愿意接受農民花錢把戶口遷過來,不過就是圖了農民一口人那幾千塊錢。

  而且遷過來只不過就是把戶口掛在村里,村里讓外來人口只履行義務,而不享受權利。

  對村里一點壞處都沒有。

  而且外來人口找村里辦事,村干部還能趁機榨油,撈點好處。

  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所謂的買“勞動局合同”,這不過是某些企業的領導沒把心思放在主營業務上,而是動了歪心思。

  炮制所謂的“勞動局備案合同”,通過收取高額保證金來招工。

  首發:塔&讀小說

  說白了,就是給臨時工一個虛名,然后讓臨時工心甘情愿上交很多錢。

  領導拿這些錢來搞經營以及揮霍。

  至于以后企業能不能干下去,這些所謂的“合同工”何去何從,沒人管!

  可二叔卻是堅定地以為,惠燕進的是公家的廠子,而且簽了“勞動局備案的合同”。

  合同啊,勞動局還備案啊,相當于惠燕的工作進了保險箱。

  那是永不失業的保證。

  而且二叔還相信廠里所說的,只要合同工續簽幾期之后,就有轉成正式的可能。

  這個“轉正”的肥皂泡大概是最吸引二叔的地方。

  要知道,“正式工”對于農民的誘惑有多大。

  二叔這五個孩子,老大建東,很明顯只能是做買賣的命了。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以后二叔老了,這個輪胎門市就是建東經營。

  老二建慶,考上技校就轉成了城市戶口,現在是經協的正式職工。

  二女兒惠玲去年考上師范,跟二倉一樣,是大專,戶口也轉到了學校,畢業以后就是正式教師。

  小三兒建富今年剛考上大學,畢業后那就是妥妥的國家干部。

  也就是說,只有惠燕沒考上,既沒有正式工作,又是農村戶口。

  對于二叔來說,惠燕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好容易有了這樣一個可以買戶口,買合同工的機會,二叔肯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把握住。

  這也是絕大多數買戶口、買合同工的農民的普遍心理。

  沒別的,就是想給孩子一個好前程。

  所謂“需求造就了發明”,就是老農民們深深知道當農民的苦,他們強烈渴望自己的后代子女不要像祖輩這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苦勞作。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渴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跳出農門,變成城里人,有一個相對體面的身份,有一份相對舒適的工作。

  而那些發明賣戶口、賣合同工的人,就是利用了農民們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掙個好前程的心理。

  讓很多農民不惜血本,花光多年來辛辛苦苦積攢下的血汗錢,用來買戶口,買合同工。

  可是到頭來,他們會發現買來的戶口和合同工,其實不過是個正大光明的騙局。

  直鉤釣魚,愿者上鉤。

  很明顯,二叔現在已經被釣了,但他并不愿意直面這個現實。

  或者說,剛剛給全家買了戶口,給惠燕買了合同工,二叔還沉浸在巨大的滿足當中。

  還沒意識到這其實是個騙局。

  即使大侄子剛剛做出的提醒,二叔十分不愿意聽。

  他不愿面對繡品廠有一天也會倒閉的可能。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甚至相當堅定地認為,即使繡品廠倒閉,但是因為有合同在,勞動局也會給惠燕另外安排工作。

  反正,所謂的“勞動局備案的合同”,在二叔看來那就是勞動局給出的“丹書鐵券”。

  簽了這類合同的工人,她們的工作從此就有了勞動局的保障。

  多么樸素的認知,多么一廂情愿的信仰啊!

  大倉說道:“二叔,你覺得簽了勞動局備案的合同,勞動局就會一直負責惠燕的工作嗎?”

  “那當然了。”二叔說道,“勞動局是什么單位?那是國家機關。

  別說是國家機關,就是跟個人簽個合同,你也不敢違約。

  違約就是犯法了。

  勞動局備案了,到時候如果惠燕的工作出問題,勞動局能不管嗎?”

  大倉簡直有些無語了。

  討論群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自己的二叔,自己從小當父親一樣崇拜、依靠的人,沒想到居然還有如此幼稚的一面。

  而且說起來,二叔在梁家河村,那也屬于出類拔萃的能人了。

  從一開始他趕集當皮匠,就比死趴趴只知道種地的人強不少。

  日子過得在村里也算富裕。

  總體來說,算是村里出頭露面的能人。

  可是一旦到了城里,這腦筋就有點跟不上趟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