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盤點歷史意難平,皇帝們直接淚崩 > 第70章 暴風將至,土木堡前夕
  「此時,一場巨大的陰云正在向大明襲來。」

  「你的兄長朱祁鎮號稱二十萬大軍出征...但這二十萬大軍并不是實打實的二十萬大軍...而是京軍的編制人數。」

  「從仁宣開始,大明放棄奴兒干都司,節省軍費開支,不再對北方草原投入任何兵力。」

  「將明軍的邊境全面內遷到河套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軍隊逐漸廢弛,軍營衛所的逃兵層出不窮...部隊吃空餉的問題嚴重。」

  「宣德十年,京師七十七衛,四十三萬編制的總兵力逃亡之后,只剩二十五萬。」

  「由宣德十年到正統十四年,二十五萬京軍的數量更是經不起推敲。」

  「所以隨皇帝親征的這二十萬大軍...有相當大的水分,也就是說...每個衛所的實際人數都是不夠的。」

  「這種情況下,京師還要留下守城的備用軍。」

  「所以此次大軍出征的實際數量,還要再減少一部分。」

  「朝廷為了保證皇帝的安全,只好先從中原抽調五萬兵力增援大同,宣府二鎮。」

  「才勉強湊齊十幾萬大軍親征。」

  「然而這個消息,卻被也先知曉。」

  「明朝重臣之中有人一直在給也先傳遞消息。」

  「所以在得知了朱祁鎮親征的消息之后,也先絲毫不慌。」

  「在脫脫不花節制遼東明軍,阿剌知院牽制宣府的情況下,也先率領六萬大軍直接跨過明長城。」(史書說也先三萬大軍,但土木堡圍攻明軍的時候,也先六萬大軍在后,阿剌知院三萬大軍在前,明軍只有步兵六萬被包圍在土木堡!)

  「被也先侵略的第一道明朝防線,叫做陽和,陽和是大同編制下的一個軍事重鎮,是直面瓦剌大軍的門戶。」

  「瓦剌實力強大,在納入韃靼之后,大有北元初期時的兇猛之勢。」

  「陽和告急。」

  「大同右參將吳浩駐守陽和,迎戰瓦剌,一天之內兵敗戰死。」

  「七月十五日,大同總督西寧侯宋瑛、駙馬都尉井源、總兵官武進伯朱冕、左參將都督石亨四員明將各率兵一萬奔赴陽和增援。」

  「大戰一觸即發,四萬明軍不敵瓦剌,節節敗退。」

  「陽和失守,宋瑛打算有序撤回大同駐守,此時,大同監軍太監郭敬插手軍事指揮,致使四萬明軍全軍覆沒。」

  「西寧侯郭英,武進伯朱冕戰死,只有石亨一人單騎逃回大同。」

  「此時,也先已經帶領大軍進駐陽和,切斷了大同和宣府之間的聯系。」

  「而此時你的兄長才剛剛出居庸關,他和王振并不知道此事,他依舊沉浸在自己的玄想之中。」

  「他仍舊天真的認為,以明軍的戰斗力,到時候二十萬大軍進駐大同,看見瓦剌大軍一擁而上,一個回合之下,就能殺的瓦剌片甲不留,哭爹喊娘。」

  ......。

  大明洪武。

  朱元璋看到曾經的北元殘留勢力竟然能夠全殲四萬明軍。

  就想起了自己設立的北邊九大塞王...。

  若九大塞王還在,韃子怎會如此猖狂?恐怕早就被打的服服帖帖,俯首稱臣了。

  想到這...朱元璋一陣氣急。

  一巴掌打在朱棣的頭上。

  “老四...你要是跟弟弟們好好守著北邊...他韃子能有這么囂張的一天嗎?”

  朱棣無奈。

  “嗯~?爹...不是我不想守...是大侄子不給我機會啊!我不反大侄子就把我給弄死了???”

  朱元璋更生氣了。

  咱把國策設計的這么好。

  結果咱一死,全把咱的祖訓當成耳旁風了。

  朱元璋想了想,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才導致國策偏移。

  想了半天,朱元璋發現。

  一切都是因為朱標死的太早。

  于是,朱元璋抬起腳,朝著看戲的朱標踹去。

  “都怪你....沒事死這么早干嘛?”

  朱標一臉懵。

  ?

  ......。

  大明永樂。

  朱棣頭上的冷汗直冒。

  朱祁鎮這小子,懂不懂完全體的蒙古人啊?

  瓦剌,韃靼,兀良哈合體...這和北元有什么區別?

  這種情況下...得把我老丈人徐達找來,再加個常遇春...。

  才能穩贏。

  朱棣多希望有個救世主的出現。

  給朱祁鎮罵清醒...。

  ......。

  大漢。

  劉徹的雙眼微微瞇起。

  通過金榜的盤點,他已經將自己帶入到明軍的角色中。

  他能清晰的體驗到明軍所在的處境。

  這種感覺讓他的手心微微冒汗。

  瓦剌人的英勇讓他想起來北邊的匈奴人。

  在衛青霍去病死后,他大漢雖然屢次對匈奴用兵,

  卻敗多勝少。

  ......。

  「從京師出發十多天后,八月一日,二十萬大軍終于抵達大同。」

  「而從全軍覆沒的陽和守軍中僥幸茍活一命的監軍太監郭敬終于見到了自己的頂頭上司。」

  「郭敬立刻向王振報告了陽和之戰的慘烈情況...并且百分二百完美刻畫了瓦剌大軍的戰斗力,哭的那叫一個慘烈。」

  「王振此刻終于知道自己是在養虎為患了,瓦剌這支猛虎,竟然強大到如此地步,已經脫離了大明朝的掌控了。」

  「王振知道了瓦剌大軍的殘忍實力后,覺得這仗不好打。」

  「不是不好打...是有可能打不過。」

  「于是王振迅速做出決斷...下令大軍班師回朝......。」

  「讓大同守軍和也先慢慢耗吧......。」

  「他雖然想要建功立業...卻不想把命丟在這里!」

  「然而也先大軍已經跨過長城,再走懷來,居庸關原路返回京師風險太大。」

  「于是王振向你的兄長提出建議,走紫荊關返回京師。」

  「當然,王振認為,在回京時的路上,夠在自己的老家蔚縣稍微停那么一下下就更好了。」

  「你的兄長朱祁鎮是不會拒絕王振任何請求的,他答應了,大軍從紫荊關回京。」

  「王振高興地差點飛起來...他能帶著皇帝回到自己老家是個什么概念?」

  「出人頭地,衣錦還鄉了...關鍵這可不是一般的衣錦還鄉。」

  「就他這個行為,以后蔚縣的百姓,誰見了他不得給他磕一個?」

  「二十萬大軍得到了班師回朝的命令,不明所以,但還是聽從了命令,從大同出發,朝著蔚縣方向走內長城回到紫荊關。」

  「這個決定也沒什么大問題,也先再怎么猖狂也不敢跨過大同,宣府兩鎮到內長城去攔截大軍。」

  「所以這個行軍路線相對外長城的確更加安全。」

  「然而大軍剛剛離開大同五十里,中營再次傳出調令。」

  「大軍原路返回大同,沿出征的路線,從懷來,居庸關回到京師。」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