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盤點歷史意難平,皇帝們直接淚崩 > 第139章 真正的意難平,抗戰犧牲的戰士們
  「本期盤點也進入尾聲。」

  「關于載湉的意難平,有,但不多。」

  此時的金榜畫面之中。

  出現了光緒執政期間的畫面。

  畫面中的大清正與日本進行甲午海戰。

  在得知大清北洋海軍即將全軍覆沒的消息后。

  載湉焦急萬分。

  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在宮殿內來回走動。

  無奈的語氣對底下的軍機大臣呵斥道。

  “北洋海軍快要全軍覆沒了...。”

  “那援軍呢?”

  “援軍到哪了...?”

  “為什么不去支援北洋海軍...?”

  底下的軍機大臣跪在地上。

  小心翼翼說道。

  “皇上,援軍屬于各個派系。”

  “領頭的各自猜忌,想要保存實力。”

  “誰也不愿意出兵。”

  載湉怒火中燒。

  “夠了!!!”

  “不用再說了....。”

  “朕懂你們的意思...。”

  “朕不會求著你們出兵。”

  載湉悲痛萬分。

  “朕不用你們帶兵去。”

  “你們給朕三千兵馬...朕親自去前線支援。”

  “大不了戰死陣前...還能落得個好皇上的名聲。”

  然而。

  面對載湉的這個決定。

  底下的大臣卻無一人膽敢應答。

  載湉這個傀儡皇帝。

  縱有一身抱負。

  卻沒有相應的手段和實權。

  ......。

  大漢。

  看到載湉的表現。

  劉徹冷哼一聲。

  一個皇帝。

  混到連三千兵馬都湊不出來。

  也不知道這個皇位是怎么坐得穩的。

  很顯然。

  對于載湉的能力。

  劉徹是看不上的。

  兵權政權都沒有。

  這皇帝做的還真是憋屈。

  跟他剛即位的時候一個鳥樣。

  但是他劉徹至少把權力奪回來了。

  而載湉就沒這個能力。

  ......。

  大秦。

  載湉的所作所為。

  到讓嬴政有了一絲的刮目相看。

  清朝雖然拉胯。

  至少這個光緒帝是有骨氣的。

  寧愿死,也要留下個好名聲。

  就這點看。

  如果是一個盛世。

  光緒未必就不是一個愛民的好皇帝。

  只可惜生不逢時。

  大清如此提防華夏漢人。

  又怎么可能會獲得漢人的全力支持呢。

  畢竟沒人愿意熱臉貼上冷屁股。

  看到這里。

  嬴政搖了搖頭。

  這清朝的皇帝。

  思想封建的很啊。

  他嬴政尚且知道集六國之才為秦國所用。

  他們大清倒好。

  既想讓馬兒跑。

  又不想給馬兒草。

  ......。

  文字盤點繼續。

  「站在載湉的角度。」

  「身為大清帝王,他想要挽救江山社稷...許多事情無力回天。」

  「確實有著諸多意難平。]

  「但是站在華夏人的角度。」

  「有著遠超載湉十倍,百倍的意難平。」

  金榜盤點推進到這里。

  開始出現一些短視頻片段。

  第一個出現的,是中日甲午海戰中。

  大清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之前的畫面。

  “致遠”號北洋艦上。

  指揮官“鄧世昌”(廣東人)已經知道北洋海師即將要全軍覆沒。

  他并沒有選擇臨陣脫逃。

  看著遍地都是硝煙殘骸的海平面。

  看著僅剩不多。

  即將要被擊沉的北洋艦隊。

  和死傷慘重的戰友們。

  他流下了悲痛的淚水。

  但隨后。

  鄧世昌眼神立刻又堅定起來。

  朝著自己所在的“致遠艦”全體官兵發出了最后的指令。

  “升前進旗,撞沉吉野。”

  “與他們同歸于盡。”

  隨著鄧世昌的怒吼聲在炮火中傳遍了整個致遠號。

  艦上本就傷痕累累的官兵們也拋棄了所有生還的希望。

  跟著指揮官怒吼。

  “升前進旗,撞沉吉野。”

  一名升旗指揮官眼神堅定。

  帶著哭腔喊道。

  “掛沖鋒旗,快掛沖鋒旗。”

  片刻間。

  致遠艦的沖鋒旗便已上升到了最高點。

  滿身傷痕的致遠艦傾斜著船身。

  開足馬力、

  在百名官兵的操控下。

  全力朝著“吉野號”沖擊而去。

  這一刻。

  致遠號船身側面所紋刻的巨龍仿佛蘇醒了過來。

  伴隨著發動機的嘶鳴聲。

  巨龍也忍不住發出怒吼。

  天空下起了大雨。

  船兩側被雕刻的巨龍。

  如同神明。

  在無數轟鳴的炮火中護衛著“致遠號”朝著日本吉野艦沖撞而去。

  此時。

  日本第一艦隊指揮官發現了這一舉動。

  大吃一驚。

  不由得感嘆。

  “如此腐敗的大清。”

  “竟還有如此勇士。”

  “若是清廷上下一心,如何敗得。”

  隨后。

  日本指揮官就下令日本所有艦隊炮轟“致遠號”。

  被集火的“致遠號”在巨龍的護佑下。

  不斷地逼近日本吉野。

  然而。

  千瘡百孔的“致遠艦”就如同內外腐敗的大清朝一樣。

  終究是倒在了黎明的前夕。

  在距離日本吉野號不遠處。

  “致遠艦”被日本艦隊集中火力擊沉。

  百余名官兵幾乎全部陣亡。(僅存活七人)

  在臨死前。

  鄧世昌身形蕭蕭,立于致遠艦船頭之上。

  目光如炬。

  即便是將葬身與海底之下。

  他眼神中也從沒有流露出一絲恐懼之色。

  鄧世昌前輩。

  在用自己的生命和倭寇侵略者作斗爭。

  和清朝的腐敗分子,賣國官員作斗爭。

  這一幕。

  給岸上觀戰的陸軍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遠在京城的光緒帝得到了這個消息。

  悲痛說道。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

  大明。

  身為軍旅之人,馬上皇帝的朱棣看到這一幕。

  一股悲傷的情緒油然而生。

  想起了早些年自己和兄弟們征戰沙場的日子。

  這就是華夏的魅力之處。

  即便是如此腐敗的大清。

  依舊有忠心甘愿赴死之輩。

  這就是華夏的軍威。

  即便裝備,武器,后援方面都有落后。

  但仍舊用生命捍衛帝國的尊嚴。

  這都是華夏的好男兒啊。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可是朱棣很想問一句。

  這樣的華夏百姓。

  這樣的軍士。

  大清配嗎?

  ......。

  大清康熙年間。

  鄧世昌的表現。

  一時間讓康熙無話可說。

  康熙當然看得出來。

  這北洋海師之中的戰士。

  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漢人面孔。

  他萬萬沒想到。

  在大清最危急的時刻。

  奮斗在第一線的居然恰恰是他們最提防的漢人。

  康熙知道。

  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

  除了官員貪污之外。

  恐怕還有政治提防的因素在其中。

  想到這里。

  康熙一時間居然開始懷疑起自己壓制漢人的決策。

  但隨后。

  康熙就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該壓還是得壓。

  不壓大清少活一百年。

  ......。

  大唐。

  李世民看到這一幕。

  深深的嘆了口氣。

  真不知道大清的統治者們看到這一幕。

  心中會是怎樣的想法。

  他們會不會愧疚。

  你們處處提防著漢人。

  但是在外國入侵的時候。

  替你們保衛邊疆的戰士。

  恰恰多是漢人。

  李世民很慶幸自己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很強的君主。

  在他的治理下。

  大唐是一個開放。

  多民族的國家。

  大唐也因為自己的包容性而強大。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