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靴子上的秘密
  來到吉林烏拉的次日,福康安、海蘭察和都爾嘉三人在公署二堂審問了倭特山和安臨二人。

  安臨也就罷了,福康安根本不屑于與這種人說話,全程都是由都爾嘉詢問。等到了戴著枷鎖的倭特山上來時,堂上氣氛為之一變。

  “罪人倭特山叩見福大帥,叩見海軍門,叩見奉恩將軍。”

  “倭特山,爾可知罪!”

  “奴才有罪!奴才辜負了皇上的信任。罪在輕敵,罪在怠慢差事。”

  福康安淡淡的說道:“把事情的前后經過講清楚,敢漏一個字,仔細你的腦袋。”

  “奴才不敢有一絲欺瞞。”倭特山于是開始從頭講起,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個時辰才講完。

  福康安閉目養神般的聽完,沉吟片刻才問道:“雅爾哈和村長換的那矮靴在哪?”

  “奴才后來去雅爾哈村子里搜了,村長把那雙靴子交給了奴才。奴才被問罪下獄之后就不知道了。”

  都爾嘉此時連忙說道:“此乃欽案證物,已經收繳。”說完便讓戈什哈去取來。

  不多時,那雙作為證物的黑色矮靴被放在托盤里呈了上來。

  福康安嫌臟,只用手帕捂著鼻子,讓那戈什哈提在手里近前觀看。他看了一會,對戈什哈說道:“去找些水來,把鞋上的泥垢全部去除,鞋底也要洗凈。”

  戈什哈提著滿是泥垢的鞋子下去了,福康安則回到座位,對跪著的倭特山嘆息道:“你的事兒,我也無權處理,等候皇上下旨吧。不過怠慢差事四個字總是跑不掉的!”

  話音剛落,堂外那洗鞋的戈什哈提著鞋子興奮的跑了進來,跪下稟告道:大帥!鞋底有字!”

  福康安三人一聽就連忙起身,走到堂下。

  那戈什哈一見就連忙舉起鞋子,將洗干凈的鞋底朝上。

  “油、田、專、用?”

  三人抬頭對望,面面相覷。

  海蘭察迷惑的問道:“大帥,這‘專用’二字我倒是明白,可這‘油田’兩字什么意思啊?”

  福康安的專注點卻不在這里,他仔細盯著證物看了半天,然后才對海、都兩人問道:“你們就沒從這鞋上看出點兒什么?”

  海蘭察和都爾嘉都是武將出身,壓根兒就沒看過幾本書。見福康安發問,兩人均是搖頭。

  “這靴子,是漢人做的!”

  什么?!海蘭察、都爾嘉,包括一旁跪著的倭特山都露出了極為震驚的神色。

  福康安從大案上取了一支令簽,撥拉著那鞋說道:“你們看這靴子面,是用上好的牛皮所制。你們再看看這針腳,又密又齊。除了貢品,我就沒見過這樣的做工。至于這鞋底,這么厚的牛筋底子,連我都沒見過。”

  “不過……”他又用令簽指著鞋側面上的一個黑底紅字的標簽,沉思半晌才說道:“這字看著像英吉利人的文字。”

  海蘭察愣住了,鄂羅斯人還沒找到,怎么又跑出個英吉利人?竟然還夾雜了漢人?

  “大帥,您看這要不要跟皇上稟報一聲……”

  “我看不急,就這么幾個字還不足為憑。咱們報上去,皇上又該著急了。”

  福康安點頭贊許道:“都爾嘉說的不錯。僅憑這幾個字證明不了什么,無端讓朝廷那幫人猜疑。還是等幾天,找到鄂羅斯人再說。”

  正所謂百密一疏,趙新要是知道他買的勞保鞋能讓福康安看出這么多問題,他早就把鞋底的字和標簽都給破壞了;至于針腳,這個真沒辦法破壞,總不能給人一堆碎皮子外加一個厚鞋底,再跟人家說“勞駕您回去自己個縫一下吧。”

  ……

  三日后,福安康和海蘭察在城外校場大閱了吉林將軍府駐防部隊。

  此時吉林城內外共駐扎八旗滿洲兵1818人,八旗蒙古巴爾虎兵350人,錫伯兵60名,漢軍兵120名,內領催288名,前鋒80名,驍騎2732名,漢軍鳥槍領催48人,鳥槍驍騎626人。

  話說自乾隆繼位以來,滿清軍隊已經裝備了大量的火器,只是性能不如西方軍隊先進。與同一時期的英國陸軍相比,差距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滿清自入關以后,到了康熙時代,軍隊的作戰模式一般都是先以火炮開路;炮擊之后,騎兵和步兵開始沖鋒。

  可是隨著一次次西北和西南大規模用兵,到了如今,滿清的軍隊里已經裝備了各個類型的鳥銃、抬槍和火炮。根據后世統計,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滿清軍隊使用火器,但數量占據絕大份額的內陸綠營部隊還是使用冷兵器作戰。

  在第二次大小金川戰役、西北平定霍集占以及抗擊緬甸入侵的戰役中,滿清部隊的作戰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大規模的火器對射已經成為常態。

  乾隆繼位近五十年來,以傅恒、兆惠、阿桂、福康安先后為首的滿清高級將領們都不是傻子,其中兆惠和福康安所曾經帶領的部隊里,有相當一部分都裝備了從英國進口的火炮。

  尤其是福康安,他在此次北上之前,曾被乾隆委派去廣東審理欽案。期間就已經察覺了大清與西方火器直接的差距。他回來后曾經向乾隆建議進行火器的升級換代。

  不過,老年的乾隆最擔心的就是火器外流到民間,繼而影響滿人統治,所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此時關外滿蒙漢八旗因為戍守邊境,尤其是清廷經常征調索倫兵出戰,所以悍勇之風尚未消退。

  福康安在大閱之后,特意檢查了漢軍鳥銃騎兵部隊;海蘭察的重點則關注于前鋒和錫伯兵身上,這個“前鋒”就是滿清入關前的巴牙喇白甲兵。

  八旗漢軍施放鳥銃之時,校場內硝煙彌漫,槍聲大作。福康安看到鳥銃兵陣列森嚴,施放有次,絲毫不亂,不由頷首贊許。

  火銃之后便是火炮演示,本地漢軍火炮部隊的炮多為奇炮(大號抬槍)、威嚴炮、子母炮。

  等吉林當地火炮部隊演練完畢,又由福康安從京城火器營帶來的將官,依次施放了包括得勝炮、九節十成炮、紅衣炮等。

  這些火炮中,最先進的就是“九節十成炮”。這炮共分九節,另加炮底一節,都用青銅制成,每一節上都有螺絲環扣。炮長六尺九寸,全炮重798斤。

  行軍時可將炮身各節全部擰開,分開馱運;作戰時,則快速安裝在炮車上;在炮架車的中部,還安裝了旋桿用以調節炮口的高低。

  福康安對于吉林的駐防火器部隊十分滿意,他只說了一個字“賞!”

  全校場所有八旗將士聽了之后,立刻歡聲雷動。都聽說這位福大帥手頭大方,于是眾人齊聲高呼“福大帥公侯萬代!”

  兩日后,福康安用欽差關防,調吉林駐防八旗漢軍鳥槍驍騎五百五十人、前鋒五十人,八旗驍騎一千二百人,坐船沿松花江北上,巡視邊墻。也是他作為欽差大臣的任務之一。

  吉林北部的邊墻不是大清的國境線,而是與蒙古“郭爾羅斯前旗”的分界線。設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從蒙古人地界進入吉林境內盜獵、盜挖人參、走私皮貨。

  整個吉林將軍府防區的邊墻上共有四道邊門,東起松花江支流拖兒泥河南部的巴延鄂佛羅門,西至布爾圖庫西威遠堡門,總長622里。邊墻以松木為柵,高四尺五寸,柵墻外挖設壕溝,寬深各一丈。

  此后十數日,琿春和寧古塔那邊都是兩日一報,均無消息。

  福康安在吉林城終日無事可做,實在不耐煩。軍機處發抄來的諭旨和各地奏折他都收到了,此時甘肅的回民之亂已經發生。

  這次甘肅固原和通渭的回民之亂的發生時間是四月十五,領軍人物就是伏羌新教的阿訇田五。回軍起事的口號宣稱為乾隆四十六年被斬首的“哲赫忍耶教派”阿訇馬明心復仇。

  抄報中又提到西安副都統明善已經率軍出發平叛,可福康安知道,明善那就是個蠢材,不敗才見了鬼。

  眼看著西北一場大戰迫在眉睫。福康安最后決定親自領兵南下,借巡視的名義,趕赴寧古塔坐鎮。

  五月底,剛到寧古塔。屁股還沒坐熱,福康安便接到了琿春的急報。他連忙叫人把海蘭察和手下諸將叫來召開軍議。

  海蘭察聽說后,匆忙從寧古塔城外趕回城內大營。一進帥帳他就大聲問道:“大帥,聽說找到了?”

  “找到了!這幫人就在西拉河河口!琿春的水軍過了蒐楞吉島往東,隔著老遠就看到了那條船!”

  福康安用手一指帥帳中的木圖,說道:“此地密林遍布,那船就停在靠近河口的海灣里。琿春水軍的呈報上說,那船通體藍白二色,船體巨大,生平未見。不過他們只看到有兩根白色的桅桿,而且并未掛帆。我估計那船是受損靠岸,鄂羅斯人要登陸伐木修理。一時半會兒他們走不了!”

  “大帥,您吩咐吧,咱們怎么干!”

  福康安面色凝重的說道:“不急,陸上的查探消息還沒回來。稍后我會寫封調兵令,加蓋欽差關防,讓朝鮮國水師出動。”

  “朝鮮?”海蘭察和諸將一愣。

  “我們讓朝鮮水師在蒐楞吉島一帶等候命令,隨時堵住那幫人的退路。等陸上的消息到了,你再領大軍從陸上過去。

  咱們來個水陸進剿合圍,徹底把這幫鄂羅斯人消滅。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少漢人混在里面!”

  “大帥英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