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三百九十一章 俘虜大營的舊相識
  在得知烏希哈和范統平安無事后,魯壽山提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直到此時,他才通過電報分別向劉勝和趙新做了匯報。

  劉勝在得知事情經過后暴跳如雷,叫囂著要派兵包圍買賣城,給晉商們一個教訓。然而當趙新和他進行了一場沒有外人在場的通話后,劉勝便不提這個事了。

  趙新其實是從北海軍整體的軍事部署上考慮這個事的。他的態度很明確,誰犯的錯找誰,別把不相干的人也牽連進去。抓田通和可以,咱們先禮后兵,派個人去買賣城交涉,讓他們把人交出來。如果滿清不交人,再動手也不遲。

  要知道買賣城這里雖然都是晉商,可這些人并不是幕后的東家,他們都算打工的。相比于北海鎮,旅蒙商人們因為長期從事西口貿易,對外蒙古的情況更了解。相較于外蒙各旗的盟長和札薩克,北海軍首先要通過這些人來摸清外蒙的情況。

  從對清的軍事攻略來講,趙新的計劃是北海鎮在解決完和沙俄的沖突后,先行出兵外蒙。其目的一是防止在滿清軍事虛弱、邊防廢弛的時候外蒙發生動亂;二就是堵住滿清宗室北逃的路徑。

  北海鎮對外蒙的攻略是一步大棋,其重要性遠比關內重要。光憑單純的軍事手段根本解決不了,必須從政治經濟上進行通盤考慮。

  趙新這些日子想的最多的,便是在另一時空里,為什么同樣重要的新疆和外蒙古,在清末為何會走向不同的道路?

  要說統治,滿清在某些方面對蒙古的統治制度無疑是成功的。

  除了耳熟能詳的滿蒙聯姻和推廣喇嘛教外,自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多倫會盟”起,清廷在蒙古開始推行盟旗制度。也就是從那時起,喀爾喀蒙古(漠北蒙古)才正式成為了清帝國的一部分。

  滿清的盟旗制度與另一時空的民族地方自治制度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一方面以承認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中央權威為基礎,另一方面又以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的集體政治權利為原則。

  后人可以瞧不起滿清這個那個,但盟旗制度的實行使蒙古諸部再也不能重新聯合,化整為零,遠比明帝國修長城防御蒙古人寇邊更加有效。

  簡單的說,盟旗制度就是使原先以部落為單位自由放牧的蒙古人,被嚴格固定在以旗為單位的小塊領地內,不能形成全民族統一的地方政權,也就不可能產生全民族共同的領袖。

  與盟旗制度相輔相成的,就是清廷在蒙古推行的“票照制度”。不光是蒙古人進關需要票照,連各旗之間的人員互動也需要票照進行限制,杜絕了私下串聯的可能。

  好的說完了,再說壞的。

  清廷在外蒙最大的問題就是駐軍太少,絕大部分兵力都是攤牌給喀爾喀四部承擔。與對內藩蒙古較為優厚的政策相比形成明顯反差的是,清廷雖號稱“施恩”于喀爾喀免除稅賦,但名目繁多、負擔沉重的兵役制度是四部臣民在經濟上漸漸陷入困境。

  強制性兵役和長年不斷的物資征派導致喀爾喀部眾的不滿情緒逐漸增長,加大了離心傾向,與清廷漸行漸遠,由此在鞏固邊防上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為后來沙俄分裂提供了可乘之機。

  視線回轉到恰克圖。

  在綁架事件結束后的第二天上午,魯壽山便按照趙新的命令,從團部挑選了一名軍官來到了買賣城北門外。

  “站住!再靠近一步就放箭了!”

  北門的那不大的城樓上,一名清軍張弓瞄準,另一名清軍則大聲叫著。

  “我奉命而來,給你們吳大人送封信。”

  城樓上兵丁一聽是送信的,不敢怠慢,連忙讓城樓下的兵丁去請協領大人。趁著等人的工夫,兩個清兵就仔細的打量起了送信的軍官。

  以前北海軍都是在一百多米外的恰克圖城里,他們只能遠遠觀望;這還是第一次離的這么近,看得這么真切。

  只見此人頭戴一個毛絨絨、兩側垂下護耳的厚棉帽子;身上穿的也不是袍子,而是分成了上下兩件;手上戴著雙黑色的手套,腳上穿的是一雙黑色的皮靴,不過靴腰被遮蓋在了褲腿里。

  在城樓上清軍的眼里,這身衣服真是說不出的怪異。兩人心說這衣服帽子看著也挺厚實的,可干嘛非得染成綠了吧唧,上面還帶著土黃色的斑斑點點呢?

  肯定是染工太次,稍微一洗就掉色的緣故!

  持弓的清兵松回了弓弦,停了兩下又再度拉開,口中自顧自道:“哎,你說他們這布料是從哪進的次貨?我看還沒咱們身上的老棉布經穿呢!”

  旁邊持刀的清兵道:“可不是。我這衣服都下水十回八回了,可你看,一點色都沒掉。常家的布料就是結實。”

  說罷,他看著不遠處的北海軍軍官,一臉不屑道:“你瞅瞅他們,好好的帽子,非得染成個綠色,這也太寒磣了!”

  “可不是,你看他帽子上那絨毛,居然也是綠的。這要換了我,打死也不穿這身衣服。”

  兩人在城樓上嘰咕嘰,不時還輕笑兩句,而在不遠處背著手來回溜達的于金水也聽不懂蒙古話,不過他心知兩人一準兒沒憋好屁,肯定是在議論自己這身軍裝。

  北海軍的制式軍服如果不看肩膀上的軍銜,其實是很難分出軍官和士兵的,畢竟都是一個樣式的迷彩服。這玩意其實是趙新從另一時空找工廠訂購的P棉防寒服(具體參照VKBOlv8棉服套裝),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抵御零下四十度的極端嚴寒。

  別說是清軍了,即便是他當初入伍時剛看到發下來的軍裝,也是一臉的不情愿,跟其他河南老鄉一樣,曾表示過強烈不滿。

  你說這衣服綠了吧唧的也就罷了,可憑啥帽子也是綠的呢?這要是被家里人和街坊鄰居知道,還不得笑話死。

  面對來自新兵的群情洶涌,訓練基地的教官們自有一套辦法。他們只用了一個辦法就化解了新兵的不理解,那就是捉迷藏。

  你不是不喜歡綠色軍帽嗎?來,咱們這兒有治安警的黑帽,都戴上,進山轉一圈就都明白了。

  等到于金水頂著治安警的黑帽子被老兵按住了好幾次,他這才從教官口中得知發給自己的綠色軍帽叫“迷彩帽”,其目的是為了在山林作戰時更好的隱藏自己。

  再加上北海軍從上到下,不管是王遠方、劉勝還是吳思宇,甚至是趙新有時都頂著個綠色的迷彩棉帽到處轉悠,士兵中的議論這才慢慢平息。

  于金水在門外等了大約二十分鐘,買賣城的駐防協領戴鵬(滿語,大鵬)這才火急火燎的來到了城樓上。他沖著下面的于金水一抱拳,有些中氣不足的問道:“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于金水抬頭一看,覺得這位清軍武將有些面熟,卻又想不起在哪見過。隨即抬手敬了個北海軍的軍禮,大聲道:“我姓于,叫于金水!奉我部魯團長命令,向貴方進行交涉,這里有魯團長的一封信,需要當面交給貴方理藩院的官員吳翼。”

  “放肆!吳大人的名諱也是隨便叫的!實乃......”

  “啪!”

  怒斥于金水的清軍話還沒說完,就覺一個火熱的大巴掌糊在了臉上,把他后面的話給堵了回去。他捂著臉再一看,就看到了協領大人怒目圓睜的雙眼。

  “混賬!這里有你說話的份嗎?當本官是擺設?滾下去!”

  教訓完了手下,戴鵬這才露出些許歉意,對于金水道:“吳大人乃朝廷命官,這個,這個面見的話恐有不妥。閣下要是信得過本官,就由本官代轉如何?”

  于金水略一思索,覺得也只能如此了。于是他對戴鵬道:“可以,不過你要給我開個收條。”

  戴鵬聽了便拱了拱手,請于金水稍候,隨即走下城樓去了最近的一家店鋪。他叫來掌柜,讓其寫下了“乾隆五十三年某月某日某時,買賣城駐防官兵收恰克圖遞來書信一封,轉交理藩院吳振羽大人。”的字樣,之后又命人打開北門露出僅供一人進出的縫隙,自己便拿著收條走了出去。

  于金水看過收條,從兜里取出信交給對方時,只見對面這人臉上突然露出一絲討好的笑容,低聲最自己道:“于班長,好久不見。”

  “咦?”于金水心中一愣,心說這人居然認識我?

  戴鵬見于金水有些吃驚的看著自己,便又低聲提醒道:“于班長,兩年前富爾丹城外的俘虜大營......”

  谷</span>“哦!”于金水一拍腦袋,終于想起了這人是誰,有些驚喜道:“正藍旗蒙古協領大鵬!你怎么跑這兒來了?”

  “呃,是戴鵬。”戴鵬說話時身子背對著城門,是以城樓上的清軍根本看不見他說話。他微微一點頭輕聲道:“小的這不是托人給運動到此地么,本想著這里油水大,可誰知......唉,一言難盡!”

  于金水微笑道:“怎么?怕我們打過來?”

  戴鵬道:“于班長,您也知道,在下不過是個小小的協領,軍國大事輪不到我插嘴。不過求您念在之前的交情,真要動手的話還望提前知會一聲,在下絕不敢與貴部為敵!”

  “那好。”于金水眼珠一轉,拿起收條打開假裝端詳,口中道:“昨天的事你都看到了吧?”

  戴鵬道:“在下只看到貴部大軍申初時分向西去了,到了夜里又退回了界河以北,不知出了什么事。”

  于金水冷笑道:“有些人不知死活,以為能憑著綁一個兩個人,以圖報復和邀功。”

  戴鵬嚇了一跳,連忙道:“這,這從何說起?”

  于金水道:“咱們是舊相識,也不瞞你。合裕安記的掌柜田通和勾結羅剎軍官和奸商,意圖綁架我北海軍家屬......”

  “什么?!田通和?”戴鵬嘴巴張的大大的,心說還真有不知死的人啊。他連忙抱拳微躬道:“于大人放心,我一定查明情況,跟吳大人稟明,予以嚴懲。”

  “不,我今天來就是讓你們把田通和叫出來。”

  “這,這如何使得?”

  “使得,當然使得。”于金水沖戴鵬一拱手,隨即轉身往回走,口中道:“你回去跟那個吳翼好好商量一下吧。午時一過要是不交出來,我們就要進城直接抓人了。”

  “啊!”

  半個時辰后,買賣城理藩院衙署內。

  “啪!”的一聲,吳翼一巴掌將信拍在桌案上,氣得渾身顫抖,怒道:“真是好賊子!竟敢如此蠻橫無理!”

  戴鵬一拱手道:“吳大人,光生氣也不是事兒啊。對面說了,午時一過再不交人,就要派兵進來抓人了!”

  “放屁!”吳翼指著戴鵬怒道:“他們有槍,你手里的火槍難道是燒火棍不成?”

  戴鵬心說您還真說對了,那特么還真是燒火棍。以前嚇唬嚇唬羅剎還行,可對上北海軍,就算是再有十倍的人馬也是無濟于事。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便對吳翼道:“吳大人,下官曾跟隨福大帥在富爾丹城與趙逆的叛軍激戰數日,他們那火器實在太猛,瞬息之間可連發七八枚銃子,而且打的極遠,咱們這點兒人和火器實在是敵不過啊!”

  吳翼此時也沒了辦法,他垂頭喪氣的坐在桌案后,絮絮叨叨的跟戴鵬開始抱怨起來。

  要是就這么乖乖的把人交出去,一旦讓庫倫辦事大臣松筠知道了,自己絕沒好果子吃。為了恰克圖司官的這個位子,他可是向和珅足足賄賂了十五萬兩銀子。真要是為了這件事丟了烏紗帽,那可真是賠到姥姥家去了!

  可問題是要按照以往邊境事務的交涉辦法來處理的話,別說等理藩院行文了,黃花菜都涼了。

  根據清俄雙方在雍正朝早期簽署的《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界約》中的規定,遇到這種事吳翼要先呈文庫倫辦事大臣松筠,松筠再向京城理藩院稟報;等理藩院奏請乾隆批準后再行文庫倫辦事大臣,由其致書俄方的西伯利亞總督。

  況且即便是中國人犯了罪,也斷然沒有交與俄方的道理,都是直接于拿獲地方即行正法。

  聽完了吳翼的抱怨,戴鵬道:“吳大人,這要還是以前,別說那個田通和了,光是信中所提及的巴甫洛夫和拉古京等人,也屬無文而持械越境,直接處以絞刑都不冤!”

  他話鋒一轉,嘆了口氣,頗為無奈的繼續道:“可眼下不是這么個事啊!對面可不是羅剎兵了,那趙逆的人我看可比羅剎還兇。若是真要讓他們沖進城來抓人,等消息傳到庫倫,你我可就人頭不保了!”

  吳翼聽出戴鵬話里有話,于是探身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戴鵬四下看了看,吳翼會意,示意手下差役退下。等人都走光了,戴鵬這才湊過來低聲道:“依卑職淺見,不如這般辦理......”

  吳翼聽完,拈須沉思了片刻,這才頷首同意。

  午時剛到,位于北門大街西側第三座院子內“合裕安記”走進來一個穿著衙役服飾的男子。店伙計一看,正是理藩院司官吳大人的親隨。那人走進院子,面色和藹的對一名迎上來的店伙計問道:“小水,你們掌柜的呢?”

  “回吳爺,我們田掌柜在后面堂屋算賬呢。小的這就請掌柜的出來。”

  買賣城不大,城內軍民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都十分熟稔。

  “嗯,老爺派我來請田掌柜到衙署一敘,說有要事相商。”

  “吳爺您請稍坐,我這就去請掌柜的。”

  “快去快去。”

  買賣城內的各家鋪子都是前店后堂的庭院格局,大體都差不多。不管走進哪一個門,都會見到歐亞和璧的陳設。前庭里擺設簡單,但很整潔,收拾得像過節似的。而前庭后面的房間則相當講究,有的還安裝著歐式的壁爐。

  伙計小水走到后堂的正房外咳嗽了一聲,只聽屋內噼啪作響的打算盤聲驟然停頓,接著便有人道:“什么事?”

  “掌柜的,理藩院的吳老爺派人來請您過府,說有要事商量。”

  “讓他稍坐,我這就過去。”話音剛落,算盤聲便再次響起。

  堂屋內,靠墻四周都是寬大的板床,上面鋪著厚厚的氈子和毛毯,墻上掛著一面俄國來的鏡子,還有幾幅來自歐洲的水彩畫作為裝飾。在東側靠墻的一張板床上,一名三十出頭的中年男子正盤膝坐在炕桌前,面前是厚厚的一摞賬目。

  只見這人左手不停的撥弄算盤珠子,右手持筆在賬冊上寫個不停,竟然是一心二用,片刻都不帶停頓。過了大約一炷香的工夫,等他差不多將一頁的都寫完,左手那邊的計算也有了結果,兩廂一對照,竟然分文不差。

  此人,正是北海軍明令捉拿交人的“合裕安記”掌柜田通和。

  田通和有條不紊的收好了賬冊和筆墨,這才穿好鞋,戴上帽子,套上件海獺皮的馬褂,緩步走到了前庭。

  吳翼派來的親隨早已等的不耐煩,不過看見田通和,還是一臉笑意道:“田掌柜可真忙啊,請隨我走一趟吧。”

  田通和微笑著抱拳行了個禮,連說對不住,之后走到一名老伙計身邊,從腰上接下一串鑰匙,說道:“老黃,這是后面堂屋裝賬冊柜子里的鑰匙,你收好。額要是沒回來,就交給額大哥。”

  “掌柜的,您這是?”老黃微微一怔,心說怎么把這玩意給我保管呢?

  他正要再問,就聽那官差不耐煩的道:“田掌柜,有什么事回來再說也不晚,吳大人都等急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