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七零大院二婚妻 > 第393章 婆婆高血壓
  既然都被人發現了,王文湘也覺得沒什么好隱瞞的,第二天就大張旗鼓的回到了家。

  兩姐妹都憋足了一口氣。

  本來兩人關系就一般,現在就更不好了,王文媛有時候看著妹妹,眼睛都要憋紅了,最后兩人互相瞪一眼,雙雙撇過臉去。

  “大姐,你自己沒選他的,你真以為自己是天仙,人家能等你一輩子啊。”王文湘講話一如既往的犀利:“再說了,前面幾年萬晗也不是在等你,人家就是搞事業而已。”

  既然捅破了,王文湘也干脆撕破臉了:“你早就看上了萬晗對不對,他那會兒來咱家給我送作業,你蹦跶的最歡了,人還沒進門你就沖出去,我說呢你怎么跟我講話就跟吃了槍藥一樣,萬晗給你擋槍子兒的時候,你都對人無動于衷,你不喜歡,還不讓人家跟他好嗎,實話告訴你,我喜歡萬晗也喜歡好多年了,我不允許有人糟蹋他的真心!”

  隔壁兩姐妹吵的翻天覆地的,連這邊都能聽到,幾個孩子吐了吐舌頭。

  柳綿綿看了一眼外頭,就跟衛軒吐槽:“這人可真奇怪。”

  一個兩個都這樣,她覺得王大柱最近一次看著她的眼神,是后悔了。

  人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才會后悔,不然以為人家在原地等你一輩子呢。

  隔壁兩姐妹,她的心其實是向著阿媛的,阿媛多乖巧的一個姑娘啊,怎么在這件事上鉆了牛角尖,看樣子兩姐妹是好不了的了,不過以前關系也沒好到哪里去,現在更不可能把酒言歡。

  衛軒若有所思的看著她,沒說話。

  柳綿綿又想換個別的話題:“衛甜的事兒你怎么看?”

  兩人剛才說到衛甜的事,都覺得孩子不該他們養,但送她回去無異于送娃入火坑,兩人都是農村出身的見多了這種重男輕女的父母,心都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別說她住的地方太熱不好回去住,就肖紅那態度,都不像是能帶好孩子的。

  “這樣吧,我回頭跟我爸媽提一下,上回我媽就提過衛甜的事,他們不是也補貼老二一些錢嗎,以后也不用補貼了,直接拿著這錢養衛甜就行了。”

  “我怎么沒想到,你可真是太聰明了。”柳綿綿拍了拍衛軒的肩膀,很不走心的夸贊道:“那你明天去跟你爸媽提,就是住的地方怎么搞?”

  “店里有地方住,外頭不是也能住人嗎,再怎么著也比她之前住的地方好,衛甜上學了可以寄宿了,就周末回來一下,周末在咱們家住也行,哪里不能住人?”

  兩人居然很默契的達成了一致。

  店里的環境其實還可以的,前面還有個吊扇,就是跟老人住在一起不是長久之計,但目前城里的房子也很難找。

  當大伯哥的不好管弟弟家的事,但爺爺奶奶就有立場管了,衛甜不止是衛然的閨女,還是老人的親孫女,農村碰到這種情況,老人說話是很管用的,只要老兩口想養著衛甜,衛甜自己也同意,老二兩口子有意見也只能干瞪眼。

  柳綿綿把孩子接走的時候,就想好了后招。

  兩口子達成默契,準備先去問老人的意見。

  畢竟孩子現在生存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如果爺爺奶奶愿意管她,對她來說是件好事。

  第二天兩人一起去城里找老人,聽兒子說完老二家的糊涂賬,劉幺姑就氣得捶床。

  “老二是個糊涂蛋,怎么能縱著他媳婦這樣來,你媳婦做的衣服,憑什么給她弟弟的孩子留著!”劉幺姑氣得鼻子都要歪了,她跟這個兒媳婦的關系本來就不好,現在對她的感官就更差了:

  “好了不用你說了,以后甜甜給我來養,老二那里我是不會補貼一分錢了的,老二媳婦還跑來找我問我店里的事,竟然是想讓我把店給他們,這店要真給了他們,以后也得補貼娘家!”

  一般重男輕女的人,還有個特點,那就是娘家兄弟她也很看重,一想到自己給肖紅的錢,說不定都補貼給了她娘家,劉幺姑就氣得表示自己頭暈,臉都氣紅了。

  這情況,像是高血壓啊。

  柳綿綿看著她那樣:“娘,最近總聽您說頭暈,有沒有去醫院檢查過?”

  劉幺姑渾不在意:“頭暈不是蠻正常的嘛,還要去醫院檢查什么啊?”

  這要是衛蘭在,閨女是醫生,肯定有辦法讓她去醫院查,但她現在不在嘛,柳綿綿是挺擔心老人是不是真的高血壓,畢竟這病預防起來挺容易,就是吃藥忌口生活中注意一些,但如果不注意釀成大禍,就成了岳老太最后那樣了,岳老太可是在床上癱了幾年才走。

  老年人都有點這樣的情況,有病只要不是特別難受,就不想去看醫生。

  嫌費錢,嫌麻煩,總之各種不配合也很固執。

  “衛軒,你帶你爸媽去醫院查查,不對就量個血壓,衛生所都能做。”

  “我不去。”劉幺姑還是想拒絕,但看看兒子的臉,又把話吞肚子里。

  “爸媽,你們就去檢查一下吧,高血壓不是什么大事,很多中老年人都有的,吃藥就能預防,但這病萬一不治,血管破了就不是開玩笑的了,你們還說要養衛甜,自己身體總要保養好吧。”見父母有些不上心,衛軒祭出大殺器。

  一想到孩子,劉幺姑就有些不甘心,他們要是病了,孫女怎么辦?

  咬了咬牙:“老頭子,咱們去衛生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