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三國之銀狐 > 第九十八章 立言
  整治了家風之后,諸葛家的奴仆們就再也不敢偷懶耍滑,一個個都老老實實地干活。

  很快諸葛玄的喪事就辦得妥妥當當。

  “小殮”結束,奴仆們便飛也似地前往荊州各地,將諸葛玄的死訊向他生前的好友通報,告知他們來吊唁。

  昨日來的這些人其實是離得比較近的,諸葛玄生前在荊州為官多年,交友廣泛,南陽、南郡、江夏,甚至荊南四郡都有官員世家是他的朋友,因此要通知的人非常多。

  而在這個時間段諸葛亮在諸葛姐妹、蒯祺、龐山民、沈晨等人幫助下,布置好了吊唁的靈堂,又購置了大量的香料,準備做停靈之用。

  同時他們將周圍村民的民居租下來,用于制作筵席,在前庭擺設立大量的桌案,院子里雇傭了一支喪樂隊鼓吹。

  到了第三天就已經開始有就近的親友前來吊唁,如前幾天來過一次的鄧洪、劉先、蒯良、黃承彥、蔡瓚、蔡琰等人,就得帶著禮物再次登門,這叫做奔喪。

  連著幾日下來,諸葛家一下子熱鬧了不少。每日來吊唁的人絡繹不絕,甚至還有專門從外地趕來的,就連荊州牧劉表,雖未親至,卻也派親信成奇代表他過來表示慰問。

  諸葛亮兄弟姐妹四人每天都穿著孝服,跪倒在逝者面前,做接待和守靈的工作。

  因為當時吊唁不是在棺材里,而是把死者放在鋪滿香料的席上。

  孝子要守護著親人,時時刻刻關注著親人每日變化,做好防腐防臭的處理,同時還得答謝來賓,所以這項工作還是非常疲憊。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姐妹相繼病倒,不是什么大病,就是太累了身體發虛。然后是諸葛均因年齡幼小也倒下,到了最后就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強撐著。

  沈晨不是直系親屬,也不是諸葛玄的弟子,自然不能穿孝服替代,就在門口幫忙做迎賓工作。

  蒯祺和龐山民就各自代替了他們的妻子,穿了孝服陪著諸葛亮答謝來賓以及給諸葛玄做防腐防臭處理。

  而所謂的防腐防臭其實就是用酒每天擦洗身體,然后撒上香料,再用絲綢布匹包裹,最后再用冰塊放置在死者身邊降溫。

  這項工作每天都要做一遍,當時酒水度數不高,但也勉強能用,不過沈晨派人送來了蒸餾酒。

  蒸餾酒度數最高能達到96度,不過那是工業水平。

  元代以后的蒸餾酒一般在40-60度,反復蒸餾可以達到70-80度,剛好可以起到酒精滅菌消毒的效果。

  之前沈晨準備這些是用來戰場給受傷的士兵消毒用的,現在派上了用場。

  只是來的人實在太多了。

  諸葛家雖不是什么頂尖世家,但一來跟蒯家龐家結親,連帶著諸葛家在荊州世家大族當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二來諸葛玄本人在荊州做了很多年的官吏,認識的人非常多,因此吊唁者不計其數。

  當時來奔喪可不是說打個電話通知一下,大家一起來吃頓飯就行。

  由于古代信息和交通不便,導致偏遠地方的親友要想過來,就必須長途跋涉。

  可能兩三百公里的路程,從通知到奔喪來回要十幾天,路程越遠,道路越崎嶇難行,時間更長,要一年半載都有。

  所以當時的世家大族停靈個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也都是常有的事情。

  現在諸葛姐妹和諸葛均相繼倒下,蒯祺和龐山民還經常輪換著休息,就只有諸葛亮還一直苦撐。

  每天要做接待、守靈、為諸葛玄擦拭酒精、不斷更換冰塊。

  雖然有眾人幫助,但難免感覺疲憊。

  諸葛亮幾乎是每日早上四五點鐘就起來,一直忙活到晚上午夜十二點到一點,平均睡眠只有兩三個小時,不管是沈晨還是其它親友都看得心疼。

  但他是一家之主,在諸葛玄死后他就變成了頂梁柱,所以哪怕眾人勸說希望他好好休息,也不得不繼續強撐著不讓自己倒下。

  結果便是這場喪事一辦就是半個月,到了三月二十二日才最終大殮入棺,二十三日正式下葬,結束了這場喪禮。

  等到諸葛玄下葬之后,諸葛亮回到家里,還沒等回房間睡一覺,整個人就癱軟在了地上,昏死過去。

  眾人手忙腳亂將他扶到房間,又喚來醫生診治。

  好在醫生說不是什么大病,跟諸葛姐妹和諸葛均一樣都只是勞累過度罷了,但身體已經到了邊緣,切不能再硬撐下去,必須好好休養,否則會出大問題。

  為此沈晨做主,讓奴仆先照顧好諸葛亮的起居,他與諸葛均負責諸葛玄喪事的善后事宜,比如拆除靈堂,登記訪客留下的禮物,算這幾日的花銷,給樂隊、布店、香料店等鋪子結賬等等。

  一直到第三天清晨,諸葛亮才幽幽醒來,也就算說他從前天下午昏倒,昨天睡了一天,一直睡到第三天早上,足足睡了兩天兩夜。

  他醒來的時候看到身邊有阿奴在守著,在床榻邊設了個地鋪,其實古代大戶人家的奴仆一般不會當人看,守護主人的時候往往算輪班倒二十四小時不準休息,以便隨時聽從主人差遣。

  但他們這些僮仆都是自幼養起來的仆人,多年陪伴感情深厚,也算半個主人,所以之前諸葛均見他們守在諸葛亮身邊倚靠著木榻昏昏欲睡,便讓他們鋪了床鋪睡地上。

  諸葛亮并沒有吵醒阿奴,阿奴是個十二歲扎著兩個羊角辮的女孩,像他們這樣的童男童女在家里有很多,這半個多月下來他們也累得夠嗆,也需要休息。

  從屋里走出來,看看天色,外面天好似剛剛亮沒多久,還有些灰蒙蒙,應該在日出初時,也就算早上五六點鐘的樣子,在他隔壁的書房門開著,有一點火光似乎剛剛熄滅,讓諸葛亮覺得有些詫異。

  他來到書房,看到書桌邊沈晨正坐著,噼里啪啦打著算盤算賬。

  很多人以為東漢或者南北朝時期,實際上出現的只是算盤雛形,某種只能作加減法的簡單算板而已。

  真正意義上的算盤出現在元代,元末明初才廣泛使用。但這玩意兒本身也沒什么技術含量,沈晨讀小學的時候還學過,所以早早地制作出來。

  這次要算賬他就讓人去鄧洪家取一個算盤,諸葛亮并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有些奇怪地說道:“阿弟,你在這里做什么?”

  “哦?”

  沈晨回過頭,看到諸葛亮,笑著說道:“兄長起來了?”

  諸葛亮走過來看到沈晨面前擺放了算盤,在另外一側則用竹簡和毛筆寫字,便說道:“睡了一夜精神倒是好了許多,阿弟在算賬?”

  沈晨一邊在竹簡上又寫下一筆,一邊說道:“兄長可不是睡了一夜,是睡了兩日,這段時間你太累了,休息一下也好。這半月來用度確實比較多,不過現在都已經算好了。”

  “兩天嗎?”

  諸葛亮喃喃了一句,忽然又吃驚地看著沈晨道:“兩日你就算好了這半月的用度?”

  沈晨微微一笑:“有些特別的方法,下次教你。”

  雖然漢代的數學比較發達,有《許商算術》《杜忠算術》《周髀算經》《九章算術》等等典籍,但計算方式并不簡單。

  算籌只能用于簡單的加減,乘除以上的計算方式需要耗費很多精力,往往要靠大腦來運算,運算過程很簡略,只會把問題和解答方法以及答案寫在竹簡上。

  畢竟竹簡的書寫方式,要搞具體運算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導致當時的數學非常晦澀難懂,即便是最簡單的《九章算術》都讓人云里霧里。

  諸葛亮點點頭道:“阿弟,這兩日辛苦你了,你一夜未睡?”

  “沒啊,我起得早。”

  沈晨說道:“昨天吩咐大家把尾事處理一下,傍晚日落就睡了,平旦三刻起來的,便想著先把賬算完。”

  “你平旦三刻才開始算賬?”

  諸葛亮又吃一驚,這意味著沈晨在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內,就把這大半個月以來的賬算清楚了,也太快了些。

  沈晨知道他為什么驚訝,便擺擺手道:“下次教你,先不談這些,阿兄感覺身體如何?”

  “無妨,好了許多。”

  諸葛亮盤膝坐在了他身邊,見他依舊撥著算盤在結算,便說道:“之前一直想問阿弟,你從書院離開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嗎?”

  沈晨又把算好的一個賬單記錄好,昂起頭看了眼天花板,想了想道:“我打算先立言。”

  “立言?”

  “嗯,世人愚昧,皆是因世間的道理不明的緣故,我欲立言以警世。”

  “打算著書?”

  諸葛亮好奇不已,當時人若立言,必會著書,將自己的學說傳播出去,比如揚雄便是如此。

  所以他雖然干了投身王莽這件在當時非常政治不正確的事情,但在東漢的簇擁還是非常多,一百余年來門生故吏無數,影響深遠。

  沈晨點點頭道:“是有這個想法,但在此之前,我必須揚名于荊州,否則的話也不會有人找我就學。”

  “揚名于荊州嗎?”

  諸葛亮思索片刻,忽然笑起來:“聽說你與朝廷為敵,恐怕各大世家不會幫你揚名呀。”

  那個時候揚名才華其實是次要的,家世才最重要。

  龐統之前寂寂無名,司馬徽一句龐統為南州名士之冠,就能讓他聲名鵲起。

  問題在于司馬徽又沒有開直播,當著全荊州人的面告訴大家龐統很有才華,那么這句話又是怎么傳播出去的呢?

  自然是龐家在背后幫忙的緣故。

  還有習禎。

  歷史上龐統本身被稱為“鳳雛”,后來幫劉備取川獻了很多計策。

  即便是死得早,可好歹也證明了自身才華。

  而習禎在當時的名氣僅次于龐統,還在馬良之上,可后來投奔劉備,卻沒有展露出任何能力。

  入川十多年,沒有什么特別的事跡,最后更是消失在史書之中。

  是劉備沒有識人之明,并未重用他嗎?

  自然不是。

  劉備最厲害的一點就是識人,而且他待習禎也不薄,任命他為廣漢太守。

  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嶄露頭角,更無計策流傳。

  所以這只能證明習禎其實是庸才。

  名氣全靠家族推波助瀾。

  沈晨家世很差,在荊州又是外來戶,最重要的是南陽一戰,得罪了大批投降派。

  想要揚名談何容易?

  然而沈晨卻目光炯炯地看著諸葛亮道:“沒事,我早已經想好了,他們不幫我揚名,那我就踩著他們的腦袋上去,無能的庸人,才會畏懼別人的非議。”

  諸葛亮看著他堅定的眼神,微微點頭道:“阿弟有此志氣,為兄自愧弗如,有什么要我幫忙的嗎?”

  沈晨說道:“我還在思考大道,請兄長助我。”

  “好。”

  諸葛亮說道:“那我幫你立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