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三國之銀狐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步騎對射
  “阿晨,怎么樣?”

  甘寧騎馬趕來,此時后方的黃門亭士兵已經整列隊伍,在沈晨的指揮下,一部分人藏匿于左側紫云山里,另外一部分人于道路結陣。

  沈晨也騎在馬背上,在一處大概兩三米高的土丘上觀望,聽到甘寧的話,他說道:“是曹操的騎兵來了。”

  甘寧沉聲說打:“我已經讓將士們立即原地結陣了,但我就怕敵人只是圍而不攻。”

  “肯定是這樣。”

  沈晨點點頭道:“騎兵無法正面沖陣,他們必然是游而不擊,拖延我們撤退的時間,等到后方的步兵抵達,此地離昆陽已經不遠,我們且戰且退,互相掩護。”

  “好。”

  甘寧說道:“我立即回去列陣,你自己小心。”

  “放心。”

  沈晨點點頭,騎兵確實強大,但在唐宋以前,騎兵的作用其實非常有限,《六韜》曰:“戰則一騎不能當步卒一人”。

  也就是說一名騎兵的戰斗力還不如一名步卒,一直到唐宋以后,騎兵的重要性才發揮出來。

  究其原因,就在于西晉之前,由于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尚未問世,騎兵在馬上缺乏穩固可靠的著力點,所以無法使用后世那種強力的沖擊性長柄兵器,如大斧、大刀、馬槊、破甲錐等。

  像當時的猛將之所以能夠成為猛將,就是他們的騎術極為高超,可以完全只依靠雙腿的力量就夾緊馬腹,強行用腿部和腰部的力量給上半身做著力點。

  別人無法用大斧、大刀、馬槊、破甲錐進行沖陣,他們卻可以達到,一人一馬萬軍叢中拼殺,如項羽、關羽。

  別看后來的猛將兄也挺猛,如李存孝、楊再興都是百人斬猛將,可換他們缺乏馬鐙和高橋馬鞍的情況下,未必能取得歷史上那般驕人的戰績。

  因而這就是為什么有王不過霸,萬人敵關羽的美名。

  所以,西晉之前的騎兵,實際上還沒有進化為后來的那種可以以雷霆萬鈞之勢,正面沖垮步兵大陣的沖擊型重騎兵。

  而是那種偶爾使用戈戟、槍矛、環首刀等操作難度不高的近身戰兵器、著重使用弓箭的騎射型輕騎兵。

  也正因如此,當時的騎兵,主要是用來執行偵察、警戒、巡邏、偷襲等輔助性作戰任務。

  如官渡之戰,曹操領五千騎兵直奔烏巢,到了烏巢之后,實際上是下馬作戰打敗淳于瓊,燒了烏巢糧草。

  而從秦到東漢,所謂天下無敵的匈奴騎兵,就有多次敗仗。

  譬如蒙恬、李牧大破匈奴所采用的的戰術就是步兵+戰車+弓弩,其攻堅無力的弱點暴露無遺。

  即便是到了漢武帝晚期,匈奴幾萬騎兵面對李陵區區五千步兵結成的大陣竟一度束手無策,其最后獲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漢軍用完了弓矢。

  因此結合種種,足以說明當時的騎兵面對結陣的步卒,很難形成殺傷力。

  他們在正面戰場唯一的作用,就是當已方步卒與敵方步卒交戰的時候,從兩翼進行包抄。

  這種戰斗例子在西晉以前,包括秦漢,以及羅馬帝國的戰爭當中,都是如此,還從未出現過騎兵正面突進的情況。

  正因如此,面對洶涌而來的曹軍騎兵,沈晨其實并不是很擔心。

  只是曹軍騎兵顯然不是為了跟他們正面對壘,而是要從側翼騎射牽制他們,等到后方步兵上來,再從側翼絞殺。

  對于這套戰術,沈晨沒吃過豬肉但算是見過豬跑,之前看《史記》的時候就見識過匈奴人的這種打法,所以他必須做出應對才行。

  “列陣,列陣,列陣!”

  高昂的呼喊聲遍布整個曠野,各級軍官的哨聲催促聲不絕于耳,士兵們紛紛將開始整齊隊列,將矛頭指向北方。

  便在這個時候,雷鳴般的鐵蹄聲音呼嘯而來,仿佛地動山搖一般要將前方的一切碾為齏粉。

  曹操親領騎兵,已經追至紫云山一帶,這里對于騎兵來說其實并不是一個好地方,因為官道比較狹窄,沈晨軍的左側,曹軍的右側就是紫云山,一片伏牛山余脈。

  而沈晨軍的右側,曹軍的左側,則是一片曠野,有農田有村莊有叢林,雖然也有部分草地,可阡陌交錯的田地還是給予騎兵快速進攻造成很大影響。

  中原腹地即便是一片平原地區,也會因為農耕文明的開墾而給騎兵造成一定麻煩。后來無數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時候,就證明了這一點。

  此刻曹軍騎兵如一朵陰云一般壓來。

  沈晨就在紫云山腳下一處小山坡上觀望,遠遠看到北方的地平線上先是冒出一個黑點,然后是數十個,上百個,最后變成了密密麻麻一排,像是把整個地面都占滿,一直到二里外才停下。

  沒有人動。

  雙方就這樣陷入了極為沉默的對峙,原本嘈雜的馬蹄奔跑聲,高昂呼嘯聲,大地轟鳴聲,漸漸平息,除了偶爾甩著尾巴的戰馬發出聲聲嘶鳴以外,空氣都安靜下來。

  黃門亭最前排的士兵們一個個都緊張地握緊了手中的武器,平日里再如何訓練,真正到了戰場上,正面遇到敵人大股騎兵部隊,心里發虛肯定是有。

  而在這種緊張的對峙當中,沈晨軍率先打破了這種沉默。第一排的士兵忽然接到了一個命令,要他們從左右兩邊往后撤離,往后排去。

  士兵們頓時松了一口氣,立即整列開始往后跑,緊接著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不斷地以前排繼續保持戰斗姿勢,然后向后挪移的姿態向后撤退。

  三千人本來就不多,后世隨便一個初中高中四五千學生開大會的時候,隊伍都比他們密集。

  只是因為要分開站列,所以占據的面積還是不小,約大半個操場的面積。

  而最前排的士兵一般只有二百來人,這種小規模的快速移動不僅保持了高效率,而且還讓敵人騎兵難以直接進攻,一旦他們動手,其他列隊的士兵就能作戰。

  見到此情形,遠處的曹操揮手道:“放箭!”

  “放箭!”

  傳令兵大聲喊道。

  呼啦啦上千騎士將懸掛在馬身側的弓箭取下,然后策馬向著沈晨軍方向疾馳。

  嚴格來上騎射早在春秋戰國就已經出現,比如最著名的胡服騎射,但問題在于缺少馬鞍和高橋馬鐙,是不可能做到一邊騎馬一邊射箭的。

  這種人需要極高的騎術,還需要高明的技巧。整個三國正史記載,也就只有劉備、董卓、公孫瓚、呂布等少數從小生長在邊疆地區,馬術極為強悍的將領能夠做到,普通士兵根本不行。

  因此這些人基本就是騎馬沖過來,然后到了離沈晨軍大約一箭之地的位置,開始拉弓放箭。

  問題是這跟雙方對射也沒啥區別。

  李陵五千人,在山腳駐扎,靠著弓弩和盾牌,壓著三萬匈奴騎兵打,然后在八萬匈奴騎兵的圍攻之下,且戰且退,打了幾天幾夜。

  要是換成有馬鐙、有重鎧的重騎兵沖撞,李陵大抵早就涼了。

  由此可見漢代騎兵除了機動性外,戰斗力跟步卒沒啥區別,只有特別猛的猛將,才能夠駕馭得了。

  眼見對方并不是拿長矛馬槊發起沖鋒,而是手拿弓箭向著這邊沖來,顯然是打算放箭,黃門亭士兵陣中一片騷亂,軍官們不斷呵斥才安靜下來。

  沈晨立即喝道:“長矛手后退,刀盾手向前,弓弩手準備!”

  三千黃門亭士兵是以大漢標準的一個小規模軍校集團進行武裝,后世看過漢朝士兵裝備圖片的人應該知道,漢朝士兵是分種類的,有拿盾劍的,有拿盾矛的,有拿弓弩的,有騎馬拿短劍的。

  分別為劍盾手,槍盾手,弓弩手,輕騎兵以及不拿盾的劍斧手之類。

  不過那是西漢,到了東漢武器裝備更加豐富,隨著環首刀的量產,西漢的劍盾漸漸退出歷史舞臺,轉變成為了刀盾,到東漢末年的甚至還出現了鉤鑲盾。

  只是黃門亭士兵并沒有組建這種鉤鑲,當時的盾牌也不是全鐵,多是木盾最多上面鑲嵌鐵皮,而且體型不大,長0.6米到0.8米的都有,重量較輕易于攜帶,打仗的時候遇到射箭,人可以蜷縮在盾牌后面抵御箭支。

  現在曹操命令騎兵來放箭,不是蒙古兵那種放風箏騎射,其實并不會占到什么便宜。

  當下在沈晨的指揮下,各兵種立即開始了列陣,長矛手向后撤退,往后方的紫云山方向跑,刀盾手向前,掩護弓弩手進行反擊!

  他放箭,我們也放箭,就對射!

  “放箭!”

  隨著一聲吶喊,尖銳的哨聲響徹了蒼穹。

  “放箭!”

  兩邊幾乎是同時下達了射箭命令。

  “咻!咻!咻!”

  箭支的聲音撕破虛空,雙方距離剛好一箭之地,也就是一百四十多米的樣子,都是仰射。

  頃刻間雙方人仰馬翻,黃門亭這邊損失不小,曹軍損失更大。

  畢竟他們沒辦法在馬匹上舉盾。

  “撤!”

  曹軍叮叮當當的鳴金聲響起。

  騎兵們紛紛開始撤退,扔下近百匹戰馬和士兵的尸體,調轉馬頭撒丫子往后跑。

  撤兵的命令是曹操下的,他眉頭緊皺,心疼地上的那些馬匹。

  騎兵當時對付步兵就是這么尷尬,所以這就是為啥自秦漢以來,農耕文明打得游牧民族找不著北,等到馬鐙和高橋馬鞍出現之后,形勢就會逆轉的原因。

  現在沈晨原地結陣,和他互射。雙方雖然都有弓箭,可因為都不是在營地或者城池,輜重部隊也沒有跟上,基本就只有隨身帶的箭支而已。

  像李陵那樣有大車作為營,實際上是帶了一定輜重的,這才能多堅持幾日,他們這些人可沒有車輛跟隨,估計幾輪射擊就沒了。

  所以曹操一來心疼本就非常缺少的戰馬,二來攜帶的箭支數量不多,三來甘寧已經整軍向著這邊壓來,因此他沒辦法讓五千騎兵全都一擁而上,把所有攜帶的箭支全部射光。

  “帶上同伴尸體,走!”

  眼見曹軍撤退,沈晨立即抓住機會往后退。

  此時甘寧也已經列好了隊伍前壓,掩護沈晨隊伍,很快黃門亭士兵就往南退去。

  許褚在身邊問道:“司空,就這么放他們走嗎?”

  曹操目光看向紫云山,搖搖頭道:“此地地形對我們極為不利,他們背靠山巒,旁邊又有策應的軍隊,一旦被他們纏上,后果難以預料。”

  “那該怎么辦?”

  許褚問。

  曹操指著前方道:“過了這片山巒,還有數十里才到昆陽,沿途一片平坦,我們便可以發揮騎兵的優勢,從四面將他們包圍起來,我就不信他們的轉向速度能比我們快。”

  不得不說,曹操的臨陣戰術指揮確實是天才級別。

  騎兵的劣勢很明顯,不能沖陣,不能騎射,只能站擼射箭,就相當于是一群有高機動性的弓箭手,即便換成環首刀近身和步兵肉搏,都不一定占到便宜,需要配合步兵才能發揮出實力。

  但在平原上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對付步兵,他們是五千騎兵對付八千步卒,完全可以嘗試分兵包圍。

  騎兵們人人有弓箭,但八千步卒當中弓弩手的比例其實并不高,比如李陵的五千人馬其實才一千多弓弩手,之所以能夠擊敗匈奴騎兵是占據了山區地利的因素。

  一旦騎兵在平原上對步兵形成包圍圈,哪怕是站擼對射,步兵當中的弓弩手不足,再加上要應付多個方向的射擊,必然無法面面俱到。

  到時候沈晨軍將會徹底成為靶子。

  因此現在沈晨背靠山區的時候,騎兵沒有任何作用,無法阻攔他們后撤,可等到出了紫云山山區,情況就會急轉直下。

  所以曹操就指揮著曹軍騎兵先稍微后撤,一直像吊車尾一樣跟著他們。

  見到這種情況,沈晨又怎么可能不知道曹操什么想法?

  當下他找來甘寧道:“興霸叔,我們現在在山腳下,有山林掩護,曹軍只能從一個方向進攻。但出了山區,曹操就可以讓騎兵圍著我們射箭,我們的弓弩手不可能每個方向都能還擊,到時候損失必然慘重,幾輪箭雨,隊伍潰散,他們就可以進行追殺。”

  “那怎么辦?”

  甘寧皺起眉頭,這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

  沈晨就說道:“現在只有一個辦法,留下一股部隊牽制他們,其余部隊回昆陽用輜重馬車掩護隊伍后撤,你現在就派人立即回昆陽,讓婁發把馬車準備好,派人前來接應我們。”

  這個辦法不是沈晨想的,而是他看《史記》里記載,在衛青打定襄北之戰,漢軍主力在離定襄數百里外的北面草原偶遇了匈奴單于的主力,衛青就是以輜重車做掩護,以強弩疾射,殲滅匈奴數千,然后回軍定襄休整。

  包括李陵在浚稽山之戰的時候,也是利用輜重大車做營寨堡壘,擊退了數萬匈奴騎兵。

  因此野外驟然遇到騎兵最好的方式就是想辦法找掩體,防止騎兵射箭之后再左右包抄分割戰場。現在他們依靠紫云山還能做到這一點,但到了后方平原上就不行,所以就必須回昆陽拿輜重車。

  但甘寧卻說道:“我的部隊人數較多,若我回去的話,他們必然會選擇繞開你不與你纏斗,直接來追擊我。步卒跑不過騎兵,等你趕來我肯定損失慘重,還不如我在這里堅守斷后,你先回去,等取了輜重車之后再來掩護我。”

  “唔......”

  沈晨稍微琢磨,一想也是,便點點頭道:“好。”

  人少目標也小。

  曹操肯定是想圍剿沈晨的主力,甘寧留五千人在這里,曹操不可能會放過這塊大肉,因此大概率會放這三千人離開,頂多是分兵個一兩千騎追擊。

  不過也要做最壞的打算,那就是曹操選擇前去追擊,放棄留守在山區的甘寧,跑去追趕沈晨。

  所以甘寧為了給沈晨斷后,就必須把整條道路給堵住。

  襄城人都知道,南方的紫云山山區西面分別有令武山、白石山、紫云山等山區,東面則有首山,是一片連綿十幾公里的小山脈。

  這意味著這片山區左右兩側都有山脈,但問題是中間隔得也有點遠,有十幾公里,所以兩片山區沒有形成山谷,騎兵是完全可以繞開甘寧的陣型。

  好消息是由于兩側的農田村莊實在太多,嚴重地阻礙了騎兵追擊,因此只要甘寧鋪開陣型,敵人就算想追也必須繞很遠的路,到時候甘寧還是可以往后撤跟上沈晨進行支援。

  當下甘寧和沈晨開始分兵,沈晨的部隊陸陸續續穿過甘寧的部隊抵達了后方,甘寧則原地列陣,五千人不再是分成幾排,而是如一字長蛇般鋪開,嚴正以待。

  而遠處的曹操也看見了這一幕,但他又不知道沈晨在哪里,畢竟離了那么遠,只是看到敵人分兵,有兩三千人往后方撤去,顯然是想掩護著回昆陽。

  “沈晨這次過來,沒有帶什么輜重,弓箭數量想必也不是很多,此番分兵,我料他一是回昆陽調集后方援軍,二是回去拿輜重車輛,屆時箭支充足,也就不必懼怕我們了。”

  曹操分析說道。

  許褚就道:“司空,那我們為何不繞開那些堵路的,追擊殲滅那些分兵的呢?”

  曹操搖搖頭道:“不可,這紫云山連綿數十里,即便我們追過來,他們立即像現在這樣依偎著山巒,此時前軍回援,反倒是我們有危險。”

  “那......”

  許褚一想也是,騎兵必須出了山區才能發揮出實力,人家還沒出山區呢,到時候繼續依靠山區防御,然后前面攔截的部隊再回去,豈不是他們就要被包夾了?

  正在這時關羽說道:“司空,既是如此,何不分兵追擊呢?”

  “分兵的話......”

  曹操沉吟片刻,看了眼許褚,許褚騎術一般,恐怕難以充當騎將指揮騎兵作戰。

  這也確實是事實。

  縱觀許褚一生的戰績,前期都比較差,與徐晃聯手還被關羽擊退,幾次與張飛打都落入下風,一直到后期馬術高超,才能與馬超一戰。

  由此可見,他至少目前來說,步戰不下于典韋張飛,可騎戰就差了一個水平。

  至少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超一流武將許褚和一流武將張郃對戰,居然是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說明他的騎戰目前頂多是一流甚至弱一流水準。

  見到曹操猶豫,關羽主動說道:“末將愿意為司空分憂!”

  “唔。”

  曹操思索起來,許褚的騎將水平一般,但關羽很強,應該能擔此重任。

  只是如果關羽不在身邊的話,他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

  想到這里,曹操有些狐疑地看了眼關羽。

  但關羽卻是很認真地看著他。

  曹操忽然醒悟過來。

  云長素來忠義,絕不會偷偷離開,于是說道:“好,云長你領一千五百人追趕。”

  “唯!”

  關羽呼嘯一聲,領命而去。

  當下他騎著赤兔馬,帶著一千五百騎士,向東繞路往沈晨離去的方向追趕見他離開,許褚就說道:“司空,關羽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

  曹操搖搖頭:“無妨,云長乃是忠義之人,不會如此。”

  “那是末將多言了。”

  許褚就不再說話。

  曹操則瞇著眼睛看向遠處甘寧軍的方向。

  他倒是不知道沈晨就在離去的那支軍隊里,但無所謂,只要再拖延幾個時辰,這支軍隊離不開潁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