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溯流文藝時代 > 第二百零一章 還可以挖掘
  何啟智五十來歲,國字臉,脖子很粗,整個人卻很精瘦。

  他梳著背頭,發際線已經失守,從額頭向頭頂撤退。寬大的眼鏡,后面是一對不大卻布散著精光的眼睛。

  先跟于東說了一句,隨后何啟智繞過辦公桌走到于東跟前,握住他的手,“吃早飯的時候,我就在想,這于東老師什么時候能來啊,沒想到剛在辦公室坐了沒一會兒,你人就到了。”

  說完又把著于東的胳膊,將他拉去坐下,“小李,幫忙給于老師倒杯茶。”

  面對何啟智的熱情,于東只能連聲道謝。

  何啟智在人文社待了三十多年,從一個校對做起,一直到今天主管當代編輯部,絕對是人文社的老臣、功臣。

  他能對于東表現出這樣的熱情,可謂非常難得。

  李勇給于東倒了杯茶,也在旁邊坐下,笑著說道:“于老師,你應該提前打個電話說一聲,我好去車站接你。”

  “跟幾個朋友約好了,先去見了他們。再說我在燕京待了這么些年,還算是比較熟悉。”于東笑呵呵地說道:“編輯部這邊恐怕也很忙,為了接我耗費時光實在不值當。”

  何啟智笑瞇瞇地盯著于東看,那時第一次看到《向西》的稿子時,因為只有前頭一部分,所以對于東產生了一些不太好的印象。

  后來打了電話,這個壞印象消除不少,到如今見到真人,這壞印象早已不知道去了哪兒。

  于東雖然年輕,但是說話謙和,沒有年輕作家的青澀,也沒有年少成名的傲氣。李勇比于東要長幾歲,他跟于東坐在一起,反而顯得毛躁一些。

  “《向西》的全稿我們已經看過,各方面都很好。只是我跟老朱……我說的是朱昌盛,我們編輯部的副主編,我們倆都認為《向西》這本書還可以更好。”

  何啟智沒有多寒暄,開門見山直接聊起了作品。

  于東聽何啟智怎么說,身子向前傾了傾,感興趣道:“何主編請說。”

  何啟智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對李勇說,“小李,你去請朱主編過來一趟。”

  副主編的辦公室離得不遠,李勇出門轉個頭就將朱昌盛請了過來。

  朱昌盛年紀比何啟智還要大點,不過發際線保持得不錯,中等個子,眼袋很重,笑瞇瞇的。

  他一進來,于東站起來迎他,他跟于東握了握手,然后將于東按坐下去,“不用客氣,不用客氣,咱們坐下來聊。”

  大家都落座之后,何啟智把剛才的話重新說了一遍,緊接著又說:“老兄,勞煩你跟于東聊聊。”

  朱昌盛點頭道,“其實《向西》這部小說各方面都很好,即便不做更改我們雜志社也完全可以發表。只不過我跟何主編商量了一下,覺得這部小說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如果能夠挖出一部更好的作品,那當然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

  于東見他們說得委婉,似乎怕傷害自己,便笑著說道,“兩位主編不用有太多顧慮,有什么意見盡管提,我不是什么聞過則喜的圣人,卻也想著進步。既然是將稿子投到《當代》,自然也希望能夠聽一聽各位專業人士的意見。”

  何啟智跟朱昌盛相視一笑,后者開口說道:“小說各方面確實很好,也確實覺得有潛力可以挖。既然如此,我就不廢話了。”

  說著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來,對照著紙上面的內容說:“年紀大了,記性不好,所以把之前商量的一些內容都記了下來,見笑了。第一條呢,是我們認為小說中紅子這個角色挖掘不夠……”

  于東看了看紙條上的內容,連忙也掏出紙筆,一一記著。

  他們說要挖掘,還真不是開玩笑,朱昌盛一條條地跟于東過一遍,總共有十來條。

  雖然有十幾條,不過大半都是小方向,需要改動的并不多。

  只有幾條要改動較多,比如紅子的著墨不夠,人物缺乏厚度,再比如家族關系的支線發展偏少,矛盾沖突不夠……

  等到所有條目都說完之后,朱昌盛笑道:“這只不過是我跟何主編的一些建議,并非說一定要改。還是那句話,如果不改,我們這邊依舊愿意發。”

  何啟智也說:“如果你覺得不妥的話,我們可以盡快按照原稿發排。當然,你也不用急著答復,這些建議你也記了,回頭認真考慮考慮,等到有了答案,隨時告訴我們即可。我們做編輯工作的,希望作品好,但是一切都是以作者為主。”

  于東將本子和筆收起來,一臉感激道:“今天這一趟沒有白來,這些意見給我不少啟發。這樣,回頭我認真整理一下,也盡快給個答復。”

  “這就對嘛。”何啟智笑呵呵地說道,“咱們不用急,一部長篇的誕生并不容易,中間多經歷一些不是什么壞事。”

  聊過了正事之后,他們又談起了其他話題。

  隨后他們聊起了《白鹿原》,說到了這本書單行本的出版,何啟智對于東發起了邀請:“過幾天,出版社安排陳忠實在北大街那邊簽售,你要是有時間,一起去湊湊熱鬧,到時候大家認識一下,也對你后面的單行本有好處。”

  于東卻為難道:“這恐怕要辜負何主編你的好意了,這幾天我要趕去蓉城參加銀河獎頒獎典禮,而且我的《生化危機》也在當天正式發售,他們也給我安排了一場簽售會。”

  何啟智拍了拍腦袋,“我倒是把這事給忘了,《生化危機》的新聞我有關注,聽說已經在國外賣了上百萬本,這對國內的圖書界來說是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啊。這說明咱們國內的圖書,也可以打入國外市場。”

  “是啊,其實老何你的擔心也是多余。《向西》的單行本根本不用多考慮,我認為,等到小說在《當代》發表的時候,就可以走單行本流程了。”

  “哈哈,確實是我眼光窄了,別的不說,光是于東的讀者基礎,《向西》的銷量就不會差。”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