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天漢之國 > 第81章 條件不同
  走在路上,看著繁花似錦的原野,王宵獵的心里不由輕松許多。這正是春天最美的時光,若是在和平的年代,不知有多少人扶老攜幼走出門,看這大自然的美色。只是戰禍連連,人們沒有了性質。有的人在為活下去而掙扎,有的人正在戰場上拼殺,還有的人正在辛苦勞作。

  這是通往唐州的大道,附近召來的民夫正在整修。以前從北方到襄陽,多走泌河對面的湖陽。而后進入復州,再折向襄陽。復州不歸王宵獵管,所以新修過新野的道路。

  走了一會,見路邊一株桃花,開得特別鮮艷。在明艷的春光里格外顯眼。王宵獵站在樹前,看了許久。來到這個世界近一年了,現在是難得的放松時刻。

  看了一會,王宵獵見兩個人在那里搬石頭。一個花白頭發,一個年輕力壯。

  走上前,王宵獵道:“你們兩人是哪里人氏?在這里做了多久了?”

  老者停下來,擦了一把汗道:“我們是南陽縣人,本是父子。自到這里,已有十三天了。”

  王宵獵道:“修路是苦差事,做了這么久,可還做得下去?”

  老者道:“我們百姓服力役,最怕的倒不是累。而是衣食無著,勞累無度。官人,若是以前,每次官府興役,不死許多人口?這里不同,每日做多少時辰,從無差錯。而且一日兩餐,都難吃飽。所以做了十幾日,倒還不覺得怎么樣。”

  聽了這話,王宵獵有些高興。這是自己特意吩咐的。這些來服力役的人,要保證他們吃飽穿暖,有地方住。后勤工作要做好,不能讓他們出汗出力,還吃不飽穿不暖。

  看老者的面色還好,王宵獵道:“若是如此,你們多出些力氣盡快把路修通,就可以回去了。”

  老者嘆了口氣:“官人,現在正是春天,要春耕了。若是不早些回去,誤了春耕,可就耽誤了一年的口食。我們父子正商量,一個人回家春耕,留一個人在這里做活。”

  王宵獵一怔。自己倒是忽略了,農家要春耕的。這個時候大興徭役,容易誤了農時。

  其實此時春耕早已經開始。只是這一帶地暖,春耕時間長,可以拖一拖。特別是這個年代此地都是一年一季,農時并不嚴謹。

  想了想,王宵獵道:“你們家里多少地?要種什么?”

  老者道:“家里只有十畝田地,還有兩畝水田。除此之外,還種了本村大戶的二十畝。水田自然是要種稻谷,其余的地,種些粟,種些麻,其余就是雜糧了。”

  “為什么不種麥子啊?若是種麥子,不用這個時候春耕。”

  老者笑道:“官人說笑了。麥子要好地,而且水不缺才能長好。我們這里雖然雨水不缺,春天還是干旱,麥子長不好的。聽說江淮一帶,與我們這里氣候相似,那里就能種麥。也不知他們怎么種的。”

  王宵獵道:“雨水不缺,卻怕春旱,那就是彼塘水渠少了。”

  老者道:“官人說的有道理。不過若是能澆水,就不種麥,改種水稻了。”

  王宵獵道:“夏季種稻,秋季種麥,可以一年兩熟的。現在官府收稅,主戶收租,都只是算一季糧食。若是能一年兩熟,生活豈不是好過很多。”

  老者連連搖頭:“若是一年種兩季,如何忙得過來?再者說了,土地又不缺,何必如此累。聽人說起江淮一帶,到了麥熟時節,要雇人來做麥客呢。”

  王宵獵點了點頭。確實,江淮一帶種麥的地方,麥熟的時候要雇麥客。不過與后世不同,現在的麥客多是江南來的。他們沿著河流一路北上,正好麥子是從南開始熟,越到北方越晚。一季麥收下來,麥客的收入與自己種地差不多,是江南一帶人的生財之道。

  想起前世時候,就是到河北一帶,也都是一年種兩季。搶收搶種的時候,男女老少齊上陣,就連學校里都要放麥假。小學生們一起到收割過的麥地里撿麥穗,成一種時代風氣。這個時代,由于中國的人口還少,土地也還多,與后世大不相同。

  想了想,王宵獵也就明白,此時的耕作制度與后世是不同的。推廣種植麥子,大部分地方也只是替代粟而已。只有人口稠密地區,才有動力種植兩季。

  官府稅收和主戶收租為什么只算一季?因為算兩季,第二季就沒有人種了。又不是缺少土地,何必勞心費力?想多收糧食,多種地就是了。

  前世的時候,經常有人說中國文化如何如何。比如安土重遷,比如勤儉節約,比如多子多福,比如重男輕女,諸如此類等等。其實中國人未必這樣。只是特殊的條件之下,形成了這些習慣。當外界的條件改變,這些也就變了。這些習慣,遠遠不能稱為文化,只是條件所迫不得不如此。

  有些文人,不能夠深刻地思考認識問題,而只會看表面現象。為了表示自己與眾不同,往往就瞎琢磨出文化來。比如說中國人安土重遷,進入工業社會,中國的大遷徙世所罕見。說中國人多子多福,重男輕女,實際上工業化到了一定程度,人口出生率便大規模下降。而且隨著男方結婚負擔加重,社會男女地位相差不多,很多人開始喜歡女兒起來。比如說中國人勤儉節約,實際上物質大豐富之后,中國人的奢侈浪費不弱于其他國家。這是某個時期中國人有的現象,遠遠不能稱為文化。

  這個問題推廣開來,還有更多。大多是本來沒有文化的人,把一些現象當成文化,用來顯示自己是文化人。比如滿清時北京城里很多八旗子弟,數百年形成一些習慣,就被有些人稱為傳統文化,還有人自豪地稱為北京人的講究。甚至講傳統文化,就有人把這些人中的一些老人請出來,說要給現代人講一講老禮。什么老禮?大部分只是旗人在富貴時和窮酸時的一些習慣而已。

  再比如,京城京劇班子里的一些習慣,也被人稱作了傳統文化。什么敬茶磕頭,這班那班,實際上中國的廣大地區,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這種習慣。

  什么是文化?這應該是個嚴肅的詞,有厚重的內涵。只是被有些人,沒有文化強裝文化,把這個詞從天上拽到了泥土里。不管是什么,瞎講幾句,就是傳統文化了。吃是文化,玩是文化,喝是文化,有點歷史的都叫文化。特別是一些地方的小吃,瞎編個乾隆、慈禧的故事,竟然就公然叫文化了。到了最后除了真正的文化不是文化,瞎編的什么都是文化了。

  現在回想起來,前世的中國文化,其實是非常貧瘠的。世界上唯一延續下來的古文明,數千年的厚重歷史,對于現代化的中國文化并沒有什么幫助。向外國推廣中國文化,就是中國功夫,中國飲食,這個牛,那個歐。真正的文化,反而無人講起。

  前世的中國文化,真正有意愿有能力研究中國文化的,非常罕見。晚清民國,說一口半生不熟的洋文,便就是文化人。到了新中國,能講外國話,能看洋文書,成了新的文化人。他們口中的文化,其實大多與中國并沒有多少關系。甚至中國一些發達地區,孩子從小就學洋文,以上外國學校,畢業后到外國工作為榮,成為了一種社會風氣。

  改革開放開始,國門初開的時候,大陸人稱港臺人講話有些娘娘腔。特別是一些詞匯,比如男人女人不管年齡,都叫做男生女生。比如學校里的不同年級,稱學長學妹。比如飯菜不稱飯菜,而要稱作一種料理。比如文藝不稱文藝,而稱作藝能。這些詞語有些有歷史原因,有些是來自日語。

  二三十年后,當鄙視港臺語的人老去。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的子侄輩開始這樣說了。

  連語言都是如此,文化怎么能夠稱發達呢?很大程度上,中國從明朝滅亡四百年,洋人入侵約一百年,文化的衰落遠遠沒有重新站起來。

  新中國成立時,偉人說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中國文化,近百年的時間遠遠沒有站起來。中國人自己的故事,中國人的思想,還沒人訴說。

  經常有人抱怨,中國幾十年發展如此優秀,為什么世界上看中國人還是如此不屑?那些白的、黑的和各種顏色的洋人,難道天生高貴?還是他們的眼睛看不見。其實不是。是因為中國的文化,還沒有發展起來。不是文化遠遠落后于西方,而是自己的文化缺失。

  認為自己的文化落后于西方世界,認為中國發展就是向西方世界靠攏,是中國一部分文人的另一種病癥。甚至有人認為,自己了解一點西方知識,就要向中國傳道。甚至有地方在法律中,禁止那里吃狗肉的時候,說港臺這些文明地區不吃。這是一種什么病?

  中國的文化,跟學習多少西方文化無關。中國有一段時期落后了,要從西方,同時也要從世界上許多地方學習。即使不落后,也要學習。學習知識是學習知識,建立自己的文化則另一個問題。

  看著原野上繁花假錦,看著人們辛勤勞作,王宵獵突然明白。穿越千年,自己是帶著千年后的知識來的,而不是帶著千年后的文化來的。千年之后的文化,其實是沒有文化。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