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天漢之國 > 第247章 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一輪彎月緩緩爬上來,星光漸漸暗淡,夜已經深了。

  牛皋幾個喜歡飲酒的人酒意上來,在那里高聲叫喊,指手劃腳。說著自己不知道是什么,別人也聽不懂的話語。身邊只要有人,就被拉過去。

  王宵獵與李彥仙挪到一邊,坐在交椅上,看著天上那輪秀氣的彎月。

  過了一會,李彥仙道:“年初鎮撫救陜州時,我只覺得鄧州的軍隊甚是能打,一戰逼退金軍。今天到襄陽來,才知道原來背后有這么多道理。”

  王宵獵道:“世上的事,絕大多數都不難。真正重視起來,仔細研究,認真去做,總不會做得太差。我手下的軍隊就是如此。從我開始,一直到下面士卒,這幾年來一直都研究戰爭。軍官們研究怎么指揮作戰,士卒研究戰場上怎么配合,怎么交鋒。幾年的時間,有今日的樣貌。”

  李彥仙感嘆:“若不是聽鎮撫說,我還不知道可以這么帶兵。陜州的將士,多是激于意氣,聚到我的身邊,與我同生共死。戰場上自有一股昂揚之氣,只是與鎮撫手下相比,顯得粗疏了。”

  王宵獵看著天空。過了好一會,才道:“凡事有利有弊,想兩全其美何其難!現在我手下兵馬對于戰爭的認識,應該比其他軍隊強。對于怎么指揮,怎么作戰,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個缺點,軍心士氣不高。打的順利的時候,自然士氣如虹。但戰事不順利,非常讓人頭痛。我一向謹慎,沒有把握的仗基本不參與,沒有遇到這種境況。但在平時演練的時候,卻能感覺得出來。”

  說到這里,王宵獵想起兩三年前救洛陽失敗,自己一馬當先沖殺,手下士氣如虹。當時種種,現在想來如同做夢一般。現在自己規模大了,這支軍隊卻再不是從前的樣子了。

  李彥仙道:“人總是貪生怕死。若不是激于忠義,在戰場上有幾人能鎮靜自若?為將者,戰場上必須勇猛如龍,不能絲毫退縮。若不如此,士卒豈會舍生忘死!”

  王宵獵搖了搖頭:“我軍中還不是觀察所說的。到了臨戰時,除非有令撤退,否則無人退縮。為什么?因為參戰的將領士卒都知道,相比于戰斗,退縮更容易敗,更容易死。平時練得多了,這種觀點早已經深入人心,成了本能。”

  李彥仙一愣。道:“這種辦法,還是第一次聽說。士卒入軍,大多不識字,懂的道理也不多,想讓他們明白這樣一些道理,絕非易事!”

  王宵獵道:“所以我軍中一直有教書先生,如同教頭一般。每到閑暇時,都教將士識字。長年累月下來,大部分人都能認識些常用字。識字了,許多東西也就好講了。”

  讀書識字不但能學到知識,還能夠開擴眼界,拓寬思想。一個多數人識字的社會,跟絕大部分人是文盲的社會有著根本的不同。

  李彥仙想了一會,不由搖頭道:“我聽了半天,還是不知道鎮撫說的軍心士氣不高,到底是什么意思。聽你所說,士卒也算英勇,作戰堅決,怎么會有軍心士氣的問題呢?”

  王宵獵抬起頭,看著天上的月亮。緩緩地道:“因為這個世界上,人很奇怪。你覺得講透了,大家都明白道理了,一切就該順利了。卻不知道道理講透了,人也就要自己想,要把自己說服。你要告訴他們為什么參軍,為誰打仗。這個道理講不通,軍心士氣就有問題。”

  宋朝立國,宋太祖曾經說過欲讓天下武人盡讀書。但過了沒多少年,宋真宗時,就是那個寫《勸學詩》的宋真宗,卻明確表示武將不需要讀書,甚至特意提拔不識字的武將。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在有些人的眼里,不識字性子粗魯,但卻忠誠。忠誠是他們眼里最重要的品德。當然,實際上忠誠不忠誠與武將識不識字沒有關系。

  不只是這個時代,在以前,在后來,都有許多人認為武將兵士不需要思想,只需要執行命令。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武將和兵士一旦認識了字,想的就多了,不容易管理。

  是不是這樣呢?看是什么樣的軍隊。對于有些軍隊來說,也不能說這樣沒有道理。但王宵獵不想要那樣的軍隊,他要的是人民的軍隊。

  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這兩個簡單的問題,對于一支軍隊來說,關乎命運。

  李彥仙搖了搖頭。他自己軍隊的性質,帶兵的風格,讓他沒有這方面的煩惱。現在的李彥仙,理解不了王宵獵到底在煩惱什么,擔憂什么。

  陳求道、陳與義和汪若海不耐煩幾個武將咶噪,來到王宵獵身邊,坐了下來。

  陳求道道:“兩位鎮撫在這里相談甚歡,不知在說些什么?”

  李彥仙道:“年初王鎮撫救陜州,由于戰事緊急,我們沒有機會坐到一起說話。今日得閑,便就說些閑話。我們兩個還有翟觀察,正當中原正面,要相互提攜才是。”

  陳求道點了點頭:“聽聞兀術將帶兵西來洛陽,到時免不了要有大戰。”

  王宵獵道:“兀術是要入陜西的,最少下在不會南下襄鄧。幾十萬大軍的決戰,我們這些小角色還沒有資格參與。只要緊守地方,不要被人小看了就好。”

  汪若海道:“兀術若帶兵入陜西,觀察可以帶大軍入洛陽,斷他后路!”

  王宵獵笑著搖頭:“金軍哪來的后路?占了洛陽,兀術也不過是換一條路走而已。中原已廢,洛陽的戰略價值已經去了一大半。短時間之內,除非金軍遷都開封府,不然沒大用。”

  幾個人聊了一會現在的局勢,并沒有什么新鮮。中原成一片焦土,洛陽的戰略價值大減,沒有發生大戰的理由。南北爭戰的焦點,一是江南,再一個就是川陜,中間反而是最平靜的。

  李彥仙道:“適才聽王鎮撫講,他現在最擔心的,是軍心士氣。我想今年連勝兩場,怎么會擔心軍心士氣呢?說起來,才知道鄧州軍與我不同。”

  陳與義道:“其實軍中平靜,軍心士氣也沒有大的變化。”

  王宵獵嘆了口氣:“沒有變化,就是讓人擔心的事。不到兩年時間,我們招兵五萬,卻有三千多逃兵!你們不要覺得這件事情小,這是大事!逃兵離開了軍隊,還大搖大擺聚成團伙,成為勢力,可見在他們眼里逃兵是平常事。如此下去,可如何得了!”

  說到這里,王宵獵有些無奈:“有的時候,我說的次數多了,有人嫌我啰嗦。甚至還有人覺得我說的毫無道理。現在錢糧充足,有什么好擔心的?我告訴你們,解決不了士卒為什么參軍,到底是為誰而戰的問題,以后會出大事!”

  中國抗戰的時候,最大的兵源地是四川。八年抗戰,三百多萬川人出川,補充軍隊兵源。王宵獵最初讀到這些,資料宣傳者無不慷慨激昂。說什么無川不充軍,死了多少人,回去多少人,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四川之類。王宵獵初讀,同樣是熱血沸騰。

  實際情況呢?大部分川人出川,是被拉壯丁的。拉壯丁黑暗殘暴,路上如同犯人,被草繩一個一個串起來。大部分人死在了路上,根本沒有機會上戰場。新中國剛建立,控訴拉壯丁的四川方言的文藝作品不少。種種慘狀,讓人看了落淚。

  一邊是大量四川人參戰,一邊是大部分壯丁死在路上。這樣的效率,讓人怎么想?拉壯丁的民國政權要不要負責任?抗日戰爭這樣的正義之戰,卻是這樣的現實,后人該怎么看?

  現在王宵獵的軍隊,以及軍事制度,動員制度,只是有了初步構架。如果不注意,真到了決戰的時刻,誰敢保證軍隊和政權不會出現拉壯丁的樣子?

  王宵獵考慮軍隊的政治問題,正是因為這樣的擔心。一支軍隊,必須要解決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問題才應刃而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