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遮天之彩虹耀世 > 第477章 是一對舊相識

六皇子呼吸慌亂起來。他想不通太后的目的,那個出家人一樣的太后,離京十六年,在后宮竟還有這樣的能耐。神不知鬼不覺促他成事。太后已然向他示好,他現在該怎么選?六皇子手心都滲出了汗水。現在四面楚歌,他孤立無援。顧玉對他忽近忽遠,看不真切。皇貴妃只在意小八,全然不顧這些年的母子情分。圣上雖然表面對五皇子不假辭色,可隱約透露著維護之意。沒人指導,他于政務上一竅不通,屢屢碰壁,惹得父皇嫌棄。甚至懷疑他是不是不該一時心急,提前跟五皇子一起入朝,生生成了五皇子的陪襯。他已經見識到了太后的能耐,若是此時,太后愿意幫他...六皇子用指甲狠狠剜著自己的手心,讓自己理智一些。可是這誘惑太大,他只能想起來太后是因何離京的。莫非太后在心里怨著五皇子的出生,害她去五臺山青燈古佛了這么多年,所以不愿幫五皇子?除了這個解釋,六皇子想不到其他。六皇子道:“我可以去給皇祖母請安嗎?”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與虎謀皮。花錦城見六皇子上鉤,勾起猩紅的唇角,道:“當然可以。”
花錦城從六皇子府離開當晚,一只白鴿從六皇子府中簌簌飛出,最后落到鎮國公府。顧玉看完紙條,便放在燭火上燃燒起來。果然有人按捺不住了。今年發生的事情太多,她一刻不敢掉以輕心,便在六皇子府安插了眼線。摘星樓事件至今沒有查到幕后兇手,顧玉料想僅憑六皇子,根本做不到這種地步,背后一定有人相助。今日果然等到了那人。六皇子入朝必然覺得艱難,她一直袖手旁觀,只暗中幫助五皇子越來越好。是以六皇子急不可耐地尋求一個幫手。顧玉想,無論六皇子和太后在之前是否已經聯手,現在的六皇子一定把太后視為救命稻草。可惜六皇子怕是不知道,花錦城早已與廢后徐氏有了聯系。六皇子、九皇子、太后。三方互為糾纏,且讓他們斗一斗吧。看看是白切黑的六皇子更勝一籌,還是“清心寡欲”的太后更勝一籌。她要做的,就是在陰謀詭計中護好五皇子。顧玉思考著花錦城這個人。太后剛回宮,就上演了一場指鹿為馬。在宮里伺候的宮人不說要多好看,起碼五官需周正,這個花錦城讓人見了就害怕。可太后親自解釋,她曾在五臺山生病,幸得當地行宮的太監花錦城所救。所以哪怕花錦城在大火中燒傷了臉,面目可怖,太后依然感懷救命之恩,將他帶在身邊。圣上才不會在意這種地位卑微的奴才,太后愿意留就留著,才不會費心思去查。哪怕宮里有太監認出這是御獸苑的太監花錦城,可圣上和太后這兩個宮里最大的主子,一個毫不在意,一個有心維護,其他人便不多說話了。不過好在阿姐那里已經給了個方向。根據宮中記檔,花錦城入宮時,臉上就已有燙傷,被當今太后,當年的江妃娘娘安排在御獸苑這個偏僻,終年不見貴人的地方。這定然是一對舊相識。而宮中戒備森嚴,只有可能是在江妃娘娘入宮前,她便與花錦城認識了。剩下的,就是調查江妃娘娘入宮前的關系網。一個閨閣女子,會在什么情況下與一個男子相識呢?范圍再度縮小,顧玉交給酈若去查。-------------------------------------時間轉眼到了顧玉生辰,鎮國公府熱鬧不已。從前都是自己一家人隨便過過便得了,但今時不同往日,顧玉要適當展示現在的鎮國公府的崛起,以招攬各方識時務的俊杰。從日漸衰敗的鎮國公府到門庭若市,顧玉用了三年時間。大家都看到了鎮國公府的崛起。作為顧玉的雙胞胎妹妹,今日亦是顧瓊的生辰。見到顧瓊今日的裝扮,顧玉著實嚇了一跳。眼前這個身著華麗廣袖流仙裙、滿頭珠釵,就差把“有錢”寫在臉上的人,真的是她妹妹嗎?就連她的侍女桑芽,都是通體富貴,比起一般的官家小姐還要氣派。似乎看出了顧玉的震驚,顧瓊不好意思道:“京都貴女、貴婦們現在都知道我是霓裳坊,羽衣局還有琳瑯閣的東家,我得穿得好些,讓她們看看我們家的實力,引導她們入股。”
顧玉想要盡快復仇,那么以往藏拙的路子便不能走了,府中上上下下高調許多。入股是顧玉跟顧瓊簡單提到過的。她的錢花得太快了,想要更進一步,就得想辦法多方來財,而且與一些達官貴人形成利益共同體。顧瓊在經商上一點就通,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便在貴婦圈中放出風聲。士農工商,商人的身份是最低的。有不少貴婦貴人暗中對她指指點點,說好好的公府小姐不當,偏偏沾染滿身銅臭氣。開始顧瓊還會因為這些話難過,但是看到顧玉每日的奔波勞累,就覺得讓旁人說幾句又能如何呢?只要自己不在意了,那么旁人說什么都是耳旁風。就算她不經商,也一樣會因為退婚和“嫁不出去”被人臆想詬病。于是她放開了手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今天穿得富貴逼人,未嘗沒有跟那些自詡清高的貴女、貴婦們賭氣的意思。霓裳坊最貴的衣服在她身上,琳瑯閣最貴的首飾也在她身上。這些人千金求不得的東西,于她來說不過平常,連身邊的侍女都能穿戴。顧瓊道:“凡是今日來的,都是家世不薄的人,我以利相誘,讓她們把手頭的余錢投資到咱們家的店鋪,非但以后還有分紅,春夏秋冬四季所出的珍稀衣服首飾,都會優先給她們留一份。”
顧玉由衷夸道:“好聰明。”
顧瓊更不好意思了。還有另外一樁事,顧玉猶豫了一下,還是道:“蕭行之多次探我的口風,只要你愿意,他就來下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