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萬歷強明 > 第一百零八章:萬歷的鋼鐵皇朝之夢
  西苑是皇家園林,這里風景優美,環境瑰麗,是皇家賞春郊游的好地方。在西苑北邊,有一座名為“萬歲山”的小山,山下種植著數量繁多的果樹,這里又稱“萬果園”。

  據說,明初朝廷在這里堆煤,以防元朝殘部圍困,引起朝廷燃料短缺,因此該山又稱“煤山”。

  進入三月之后,寒意漸漸遠離,春天如期而至。在這春光彌漫的大好時節里,出來郊游便是最好的選擇。

  關鍵本來想帶著李太后和陳太后出宮巡游,可李太后卻覺得,在這新政緊要關頭,一直出宮難免會讓外人說三道四,于是就選擇在萬歲山游玩。

  萬歷執拗不過,于是也同意下來。

  這里距離皇宮很近,只隔了一條街,與皇宮北邊的神武門隔街相望。

  山腳下,皇帝與太后的儀仗蔓延著,威風凜凜,氣勢恢宏。

  李太后和陳太后他們兩個人沒有那么好的體力,于是就在山腳下的萬果園當中散步巡游,三月時節,春花盛開,萬果園中桃花似火,別有一番風景。

  萬歷帶著自己的弟弟妹妹上山巡游,既然都來了一趟,總要上山玩一玩。

  攀爬到山頂,萬歷看到了山頂上的那顆槐樹。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自己的孫子以后將會在這里自縊殉國。雖然這個孫子時有昏聵,但在生命即將結尾之際,也算是做了一件能夠讓人說道的事。

  眼前的這顆槐樹并不高大,也就是小孩手臂那么粗,在這春光之中努力的向上攀爬著,很明顯,這棵槐樹在生長過程中出了一點意外,竟然開始越來越傾斜。

  萬歷來到槐樹旁邊,拍打著這棵瘦小的身軀,心中感慨萬千。可以預料的是,發生在這棵槐樹身上的事情,以后再也不會發生了。

  站在槐樹旁邊向南,可以看到瑰麗且又輝煌的皇宮。在這春光之中,莊嚴肅整。

  這江山大好,尤其能讓外人覬覦。

  “皇爺,這棵槐樹長得實在礙眼不如將它鏟掉吧。”跟在萬歷身旁的田義,開口說道。

  對于萬歷來說,這棵槐樹意義非凡,又豈能鏟掉呢?

  “那倒不用,這棵槐樹看起來長勢不錯,但已經有了傾斜的征兆,你待會兒找人用夾板幫這棵槐樹扶正身子,萬物生長,天地道理,且就讓它這么長吧。”萬歷說道。

  身旁的田義記下了萬歷的這話。

  萬歷看向山下的那些果樹,從這里往下看,那些果樹確實好看,春花似火,艷如驕陽。

  然而這些東西并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歸根結底也不過是多提供一些水果罷了,沒有什么太大的用處。

  國家之強盛,在于軍,在于政。兵鋒銳利,便可開疆拓土。雖然明朝已經有了比較熟練的炒鋼法,可在萬歷看來,這種方法產量還是有些低。

  根據《天工開物》的記載,明朝的煉鐵技術是整個世界上最先進的,鋼鐵產量也冠絕全球。不過,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問題。

  對一個國家或者王朝來說,鋼鐵永遠是重中之重。

  “不如將山腳下的那些果樹全部鏟掉,在這里修建一個鋼鐵實驗室。每年多吃一些水果沒有什么用,可若能為天下帶來銳利而又高產的鋼鐵,將是一件極好的事。應該把大明皇家學院挪出來,放在這里,擴大規模,擴大招生。”萬歷這樣想著。

  其實萬歷特別清楚,想要實現工業化不僅僅需要帶來后世的先進技術,還要培養一系列擁有先進思想的學生。

  “看來,是時候將大明皇家學院獨立出來了,這些宗室子弟留在他們當地也沒有什么用處,既然如此,不如將他們集中起來。”

  對于目前的萬歷來講,宗室弟子是一大助力,如果能夠用好,對如今的大明將有很大的幫助。

  建造煉鐵所需要的高爐,對于目前萬歷來講,并沒有太大的困難。雖然無法建造現代化的那種煉鐵高爐,但建造比這個時代先進的煉鐵高爐,還是很容易的。

  想要煉制出合格的鋼鐵,最重要的就是保證擁有足夠的爐溫。

  提高高爐溫度,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燃料的質量,二是增加空氣。

  提高燃料質量很簡單,將這個時代的煤炭轉變成溫度更高的焦炭就好,萬歷一點都不用擔心煤炭的問題。

  說起來非常奇怪,沿著大明九邊重鎮,幾乎每一處地方都蘊藏著豐富的煤炭。

  從寧夏沿著邊墻一直往東,在這邊墻附近蘊含著大量優質煤炭,這一點萬歷根本不用擔心。

  增加空氣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鼓風機,這個時代已經有了風箱,但這種以人類作為動力的鼓風裝置輸出不穩定,不能長效而又持久的提供動力。

  所以,之前萬歷畫出來的那個畜力車床就有了用武之地。將畜力車床的輸入軸連在鼓風機上,就能有效的輸入。

  風箱作為單行程鼓風裝置,效率低。以現在的工業水平來看,做一個簡易的鼓風機還是可以的。

  這些勛貴子弟沒法科舉當官,讓他們做這些,最合適不過,給他們給事做,給他們個生活。

  萬歷這樣想著。

  花費十年二十年之功,終究能培養出一批人才。

  到時候,以他們為基。建造一個鋼鐵皇朝,未嘗不可。

  山上的風景并不好看,爬山最重要的不是去看山上的風景,而是享受這一過程。

  萬歷看著山腳下的那些東西,矚目沉思,朱翊镠和朱堯瑛他們卻在萬歷身后不斷的打鬧著,少時不知愁滋味,現在的他們正處于無憂無慮的年紀,并不知道原本的歷史再有幾十年大明江山就會傾覆,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瀟灑,但萬歷不行。

  下了山之后,宮中的御廚已經在萬果園當中開辟出了一處地方,在這春光之下烹飪著午飯。

  李太后和陳太后兩人坐在花樹之下,促膝長談,有說有笑。李太后雖然有時候比較心急,但對于這個身份地位處在她之上的陳太后還是很尊敬的。

  萬歷來到了她們倆人的面前一一行禮:“孩兒給圣母太后慈母太后請安了!”

  “皇帝如今愈發出眾,正如這春光一樣,再要不了多少年就要娶親生子了,不知不覺間,我也已經老了!”陳太后笑瞇瞇的看著萬歷。

  “姐姐這說的是哪里的話?怎么可能會老呢?咱們現在還年輕著呢,可要好好享受享受皇帝的孝心。”李太后笑道。

  “是啊,現在才拿到哪兒,以后定然會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歷也說著吉祥話。

  “話雖如此,可這驕陽春日,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還能再出來。”陳太后的臉上忽然多了憂郁。

  作為隆慶皇帝的皇后,膝下又無一個孩子,在這深宮之中常住難免會煩悶,深宮漫漫,沒有一個盼頭。

  “這還不簡單嗎?什么時候想出來那就什么時候出來。”萬歷毫不在意的說道。

  陳太后搖了搖頭,她并不認同萬歷所說的這些話:“皇家之中無小事,又豈能因為一人之貪欲而引萬人之唾棄呢?皇帝年幼,又豈能為皇帝惹麻煩?!”

  “姐姐這話說錯了,這整個天下都是我們家的,那些外臣不過是我們家的管家,咱們出去玩一玩,有他們說的什么?要是他們聒噪的緊,要么打他們的板子,要么就讓他們直接滾回家。整個天下最不缺的就是讀書人,最不缺的就是當官的,沒了他們難道大明朝還要亡國不成?!”李太后一臉不服氣的說道。

  話雖如此,可陳太后還是有些難為情。

  萬歷笑著道:“放心吧,那些外臣不會說什么的,孩兒心里早已經有了安排。”

  陳太后心里還是有些想法,在聽到萬歷如此肯定的說法之后,立刻來了興趣:“不知皇帝有何安排?!”

  “是啊,有什么辦法你就趕緊說。”李太后也催促道。

  萬歷也不打算賣關子,直接說道:“慈母太后、圣母太后,不知可知宗學?!”

  “宗學?!”李太后一臉納悶,她幾乎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名詞,現在由萬歷說出來,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陳太后倒是聽過,“宗學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再辦過了,皇帝現在提這個,是有什么打算嗎?!”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很低,從小沒有接受過什么學習,所以自他登基為帝之后,對教育就極為重視。

  共設宗學、武學和社學三大教育體系。

  宗學設在京城,主要教導宗室世子、長子、眾子、年未及冠的將軍中尉及十歲以上的宗室子弟,學習《皇明祖訓》、《孝順事實》、《為善陰騭》等書,四書、五經、通鑒、性理諸書。

  大抵是受過沒文化的苦,朱元璋對后輩極為重視。可這宗學,卻沒興辦幾年,朱棣登基之后,便罷免了宗學,雖說宣德年間有過恢復,可也沒什么大用,最終走向消亡,不了了之。

  而武學,是朱元璋為了培養領兵打仗之人所設計的學校,分為在京武學以及衛武學。也就是說,除了京城之外,每個衛都有屬于自己的軍校,培養自己的領兵之將。可惜,武學在永樂中就被罷免。正統六年雖然重建武學,可那只針對在京武學,至于地方上的那些衛武學,也就此消失。

  自此之后,武將漸漸的淪為莽夫和愣頭青。

  后來,武學成了勛貴們混文憑的地方,和國子監沒有了什么區別。

  “孩兒的意思是,在這萬歲山下,萬果園中重建宗學,這次,孩兒想把宗學和武學合并起來,然后向宗室弟子,勛貴弟子們招生。

  如果孩兒沒記錯的話,固安伯的長孫陳承恩現在也有十六七歲了吧?到時候,讓他來這里讀書,讓他那些弟弟們一起過來。這里距離皇宮很近,朕給他們發個牌子,可以在宮中行走,到時候,進宮看看也是極好。”萬歷笑著說道。

  陳太后眼睛一亮,滿是喜悅,可高興之余,又有些擔憂。

  年紀大了,就喜歡兒孫滿堂,天倫之樂。

  萬歷終究不是她的親生兒子,雖然平時也能陪陪她說說話,可多了些拘謹,少了些自在。若是侄兒們能進宮陪她說說話,那當然是一件大好事。

  但這事有些不和規矩,重視禮法的陳太后有些忐忑:“宗學好久沒辦,現在重提,會不會遭到朝臣們反對?”

  “姐姐,怕個甚,我看這事就行。直接讓皇帝下個旨,說皇家宅心仁厚,重開宗學,那些文官們有什么說的?再說了,司禮監也有不少老師,也用不著他們。他們要是聒噪了,直接讓他們滾就是了。”李太后理直氣壯的說道,毫不在乎外臣。

  李太后也是有私心的,這個學校辦好之后,也可以讓武清伯的那些孫兒們進來學習。

  李太后太了解自己老爹和那些哥哥弟弟都是些什么貨色,現在自己還在,還能日常幫襯,若是以后自己沒了呢?沒有自己幫襯著,要是惹出什么禍事來,誰來替他們擦屁股?

  這個宗學好啊,到時候想辦法讓皇帝進去當個教授什么的,讓他們混一個天子門生,和皇帝混混臉熟。有了這個身份,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加上又有親戚關系,皇帝也不得不看在這些東西上多多幫襯。

  說真的,除了自己的兒子之外,李太后還真就覺得娘家人親。

  陳太后還有些為難,李太后在一旁不斷的勸說著。

  萬歷心情不錯,重建宗學,趁機擴大大明皇家學院的規模,大肆招生。

  之前招的那十個學生還沒出師,但當一個助教還是可以的。

  十個學生,管理五個班級。每個班級二十個學生,總共就是一百個學生。

  到時候,萬歷先給這十個學生開小灶,向他們傳授新學問,然后由他們教授給那些新學生。

  要是他們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呈送上來,然后由萬歷詳細的解答。

  若是其中有可用之才,就挑選出來,重新編為一個班級。要是不可用,就換一個方向,爭取變成皇帝派。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