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猜測
    福松兄弟幾個沒有特意打聽,就發現了張家的變化。

    桐城是千年古城,他們過來一趟,就打算采買些土儀回去。

    本地有個茶葉,叫“椒園茶”,也叫桐城小花,有蘭花香,曾是前朝貢品。

    這個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摘,今年的新茶已經出來了。

    福松兄弟這次就打算采購些回去。

    原本定好是今天張廷璐帶著他們去拜會茶園主人的,結果臨時換成了張若霖跟張六爺過來作陪。

    “三叔有恙,換了六叔跟我過來作陪……”

    張若霖道。

    福松聽了,帶了關切,道:“才聽說此事,該去探疾的,可請了大夫,不知三爺病情如何?”

    前日主持宴席人好好的,這說病就病了?

    福松心中狐疑,要是怕耽擱備考,直接說就是,張家還有這么多人,并不需要病遁。

    張若霖眉心帶了憂色,道:“早上請了大夫,說是讓靜心休養些日子。”

    昨早分產的時候好好的,過后三叔留下,不知道長輩們說什么了,回去以后三叔急火攻心,今早已經臥床不起,他得了消息,過去看時,已經犯到嗓子,說話都費勁。

    眼見著張若霖如此,福松就曉得是真病了。

    他點頭道:“那是當好好靜養。”

    要不然的話,可經不住旅途辛苦。

    八月鄉試,只許穿單衣,身子骨不好,可熬不過鄉試之苦。

    等到去拜會了椒園主人,定好了五十斤新茶,一行人正打算過去逛逛茶園,就有張家的管事早過來尋張若霖。

    張若霖就跟福松幾個告了罪,跟著管事回去了。

    張六爺跟福松兄弟解釋道:“三哥要進京應考,昨兒交了家里庶務,父親就讓大郎管了。”

    福松幾個沒有再問,繼續逛了茶園,而后去了城里的一個老酒鋪。

    這里有古方釀的老酒。

    他們訂了十壇,打算返程的時候帶走。

    張六爺陪著,看著他們采買,咋舌道:“桐城總共就這幾樣好東西,你們都自己采買了,到時候父親、母親可不好預備東西了。”

    姻親過來,等到離開的時候,少不得張家也要預備土儀。

    福松道:“不過些許小事,不必勞長輩費心。”

    張六爺想了想,道:“那回頭我跟若霖商量商量,看給你們再預備些什么,別重了,桐城當地的筆也不錯,其他的就要看府城,有個縣的席子也不錯,倒是正好得用。”

    富明出來之前,想的是增長見聞,就問道:“張六哥,那桐城距離長江有多遠?距離巢湖跟蕪湖呢?”

    張六爺道:“到江邊跟到巢湖差不多,一百多里,距離蕪湖就遠了,要四百里。”

    比想象中的遠,富明立時就收起了好奇。

    他們沿著運河南下,這一路上也見識不少,不必專門再跑去巢湖。

    張六爺接著說道:“桐城最南邊的鱘魚鎮,盛產鱘魚,就是過季了,要二月里吃正好,不過那邊漁人多,眼下正是吃鰣魚的時候,明兒打發人過去拉幾桶回來。”

    福松搖頭道:“不必興師動眾,在江寧下船的時候,已經嘗了一回,確實鮮美。”

    富明跟著點頭道:“是啊,是啊,鮮是鮮,就是刺兒多……”

    一行人在外頭逛了半日,就回了張園。

    張若霖拿了縣衙送來的邸報過來了,上面提及皇子封爵的消息。

    “叔父,九皇子封爵了……”

    張若霖說著,將邸報遞給福松。

    福松有些意外,忙接了過來,看到“皇九子封多羅貝勒”幾個字,卻是一怔。

    珠亮跟富明兩個也站在他身后,探身去看。

    眼見這幾個人反應平平,張若霖有些不解。

    多羅貝勒,宗室第三等,這不值當歡喜么?

    福松解釋道:“皇子府本就是按照多羅貝勒府規制修建,僚屬也是按照貝勒府配置。”

    所以這個封爵等級,也在意料之中。

    富明笑道:“大哥的三品,還要等幾年了……”

    張六爺在京城待了十來年,住在皇城里,也曉得些王公府邸的消息,道:“這樣說來,如果這回九皇子封郡王,阿哥就直接升王府長史?”

    富明點頭道:“只要九爺點頭就行,這是僚屬官,不必朝廷選派,九爺可以直接敲定人選。”

    張六爺臉上帶了羨慕,道:“按照老一輩宗室例,這皇子封王就是早晚罷了,阿哥這正三品倒是妥妥的。”

    張家也是官場中人,姻親故舊也多有出仕的,自然曉得官場之上,地方五品、京城三品是個關卡。

    許多人一輩子都越不過去,不過只要越過去,就前程大好。

    福松才十九歲,就已經是正四品,這正三品又是唾手可得,真是叫人眼氣。

    福松放下邸報,吩咐小廝去行李里翻出來一包高麗參、一包石斛。

    這都是舒舒給他們帶上的,備著路上不舒坦,帶了好幾份。

    他們兄弟沒有在外頭用午飯,就是趕在上午回來探病。

    不管張廷璐親近不親近,前幾日都是他陪著兄弟三個已盡地主之誼,如今既病了,也不好當不曉得。

    一行人就跟著 人就跟著張若霖,往張三爺的院子去了。

    在張家住了幾日,福松兄弟才曉得張家三奶奶也是姚氏女。

    姚家是元末就遷居桐城,比張家過來的還早,人口繁衍也稠密。

    就是這三奶奶跟姚夫人不是一支的,出了五服了。

    這會兒功夫,聽說客人到了,張三奶奶就帶了長子出來迎客。

    在張家女眷之中,這一位容貌最盛,已經生育三個子女,長女都十來歲了,看著卻像二十來許。

    她垂頭跟眾人見過,就將兒子推到跟前待客。

    三房長子,不過六、七歲模樣,不過是開過蒙的,很有長男的樣子,問候了諸位長輩,而后引著眾人去張三爺的寢室。

    男女有別,張三奶奶就扶了丫頭,下去預備茶水。

    張三爺正醒著,坐著喝藥,臉色蠟黃,眼底青黑。

    看著福松兄弟進來,他放下藥碗,想要起身,臉色卻是一變,露出痛苦之色。

    福松見狀,忙上前按住,道:“又不是外人,您還是坐著。”

    張三爺重新坐下,換了換,羞愧道:“說好了陪阿哥出去,結果失約了。”

    他不僅面色難看,聲音也嘶啞的厲害。

    福松道:“就是見識一下茶園罷了,已經去過了。”

    眼見著張三爺精神懨懨的,說話也費勁,也不是閑話的時候,福松問候之后,留下高麗參跟石斛,就帶著珠亮跟富明回客院了。

    張若霖又被叫走了,張六爺送福松幾個回到客院。

    富明就拉了他,到了安靜之處,道:“張六哥,這是怎么了?怎么今兒怪怪的,是不是妝田那個,又生出其他是非了?”

    真要那樣的話,倒像是他們三兄弟成了禍引子似的。

    張三爺病得倉促,張若霖這管家也接手的倉促,下頭的管事才會沒頭蒼蠅似的,不停地找人。

    張六爺跟富明雖結識才數日,可是年歲相仿,說話也能說到一塊去,就沒有瞞他,將家里提前分產之事說了。

    富明目瞪口呆,道:“這分的是產業?”

    張六爺點頭道:“是啊,諸子均分,我們六兄弟,一人十頃……”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唏噓道:“真要說起來,不該這樣分,按照桐城這邊老派的分法,長孫要分一份的,應該按照七個人頭分,只是大哥已經做到小九卿,頂門立戶了,這些產業不是必須的,父親就按照律法上的規矩分了,大哥不在,若霖厚道,并不計較這許多。”

    因為張四爺在大家面前提了就是六人份,張六爺覺得,這是父母不想跟他掰扯這個,怕鬧出不好看來,才按照六份分了。

    張六爺排行小,又是庶子,沒有說話的余地,心里卻曉得大侄子是吃虧的。

    只是這涉及張四爺行事,不好直接說,他就含糊著推到張英頭上。

    富明嘴角抽了抽,說不出話來。

    張英這個大學士,在京城的時候就有清廉之名,只是也沒想到會清廉到這個地步。

    做了一輩子官,就攢下百十來頃地!

    堂堂的宰相公子,分家只分得十頃地!

    都說旗人不存錢,他怎么覺得民人也不怎么存錢呢?

    怪不得張三姐那個丈夫,上頭幾代都是做官的,結果說敗就敗了,連個緩沖的余地都沒有。

    早先不覺得五頃地的妝田有什么珍貴的,可是眼下曉得這數量已經是張家兒子分產的半數,就真不算少了,畢竟除了妝田,還有家具、衣服料子跟首飾等。

    等到張六爺離開,富明就跟福松跟珠亮說了張家分產之事,還有張家的家底。

    “難道這就是京官跟地方官的區別?京官沒有油水,張家產業總共就一百二十頃地,是三十年的時間陸續添置的,怪不得之前五頃地的妝田,鬧出這么大的動靜……”

    富明唏噓道。

    福松思量了一下,搖頭道:“越是張家這種后起來的人家,田宅占家資的比例越是小頭,頂多就二、三成,大頭應該還是在金銀跟古董珍玩上。”

    像都統府這里,田宅鋪子是大頭,占到家產的五成,那是因為是勛貴人家,幾代人陸續添置。

    像張家這樣沒有什么祖產的人家,田宅的比例應該是有數的,有銀子也沒有那么多地可以買。

    本地多是士紳人家,土地集中,流動的也少。

    珠亮道:“可外頭不是說張相不愛古董字畫,積蓄多買田了么?”

    福松道:“那是外頭說,真要將歷年積蓄全都買田,怕是千頃良田也置辦得下的,只是那樣的話,傳到京城,又是什么好名聲?旁人才不會管你的銀子是不是正常的‘三節兩壽’剩下的,只當是貪的,人人都曉得,朝廷上一品俸銀也就是一百八十兩銀子、祿米一百八十斛……”

    對于張家這樣的人家,名聲比田產更重要。

    除了明面上的田產,大頭應該是金銀、古董跟藏書。

    宦海沉浮,誰也說不好。

    官場上,一步走錯,籍沒的人家大有人在,田產不能保百年。

    這些隱匿的資產,才是家族隱藏的后手。

    富明道:“怕是連張家自己人也瞞了,張家才會為了幾頃妝田鬧出笑話……”

    福松道:“到底是旁人家的事,咱們雖趕上了,可當做不知道就是了……”

    *

    書友圈讀者稱號活動到12號,大家有興趣的別錯過跟帖分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