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我的蒸汽大明 > 一百四十八章 遼東布政使司?
  文華殿外。

  一位頭戴翼善冠,身穿赤色盤領窄袖袍,兩肩各繡有金織蟠龍,腰纏玉帶,腳踩鹿皮靴,英姿颯爽,顧盼神飛的青年,在太監的帶領下,腳步匆匆而來。

  “陛下,太孫到了。”

  “宣!”

  太孫臉上掛著笑容,沉穩的邁入了文華殿中。

  恭敬跪下,拱手一拜。

  “孫兒問,圣躬安。”

  看著跪在眼前,乖巧懂事的孫兒,洪武帝臉上也浮現出了一抹笑容,放下了手上的朱筆,和藹的說道:“朕安,太孫起來吧。”

  “賜座。”

  坐到兩個小太監搬來的檀木椅上,太孫抬起頭看向了自家祖父,不知他為何突然召見自己。

  洪武帝也不賣關子,讓太監將彭克上書的奏本遞給太孫。

  “來,看看這份奏本。”

  接過奏本,太孫帶著一些疑惑便看了起來。

  上千言,雖然字不算多。

  但是內涵的信息量卻一點都不少。

  太孫一會皺眉,一會又喜上眉梢,臉上的表情因為這份奏本,異常豐富。

  “這....”

  太孫不傻,看完奏本的內容后,便知道,恐怕自家祖父又要考校自己了。

  這種事情,過去兩年沒少發生。

  “孫兒,對于彭卿的這份建言,你怎么看?”洪武帝微抬眼簾,平靜的問道。

  看著祖父那副看不出息怒的平靜臉龐,回憶起祖父對河套的重視,太孫心里立馬就有腹案了。

  “回皇祖父的話。”

  “如若彭將軍所言不虛的話,這建州確實是一塊寶地。”

  “沃野千里,開發出來可為我大明東北方的大糧倉,供應九邊征戰!”

  “昔秦國得蜀中天府之國,進而一統宇內!”

  “如若我大明得河套與建州,區區北蠻,更是不足為據也!”

  太孫明確的揣摩到了,自家祖父看到這份奏本,肯定是很喜悅的,對這個建議也很認同。

  所以他立馬拿出了秦國當年取得蜀地這個大糧倉,進而一統六國的事情來做佐證,稱贊這份奏本。

  果不其然,聽到太孫這么說,洪武帝老懷大慰。

  自家孫兒的戰略眼光還是不錯的嘛!

  做皇帝,只要大戰略的眼光沒問題,能夠把持住帝國的整體發展方向。

  再輔以一些御下之策,基本上一個守成之君的位格是肯定有的。

  不過,太孫的想法可不僅于此!

  他盛夸了一番彭克的奏疏之后,卻又話鋒一轉。

  “不過,孫兒認為,彭將軍的想法,有些偏頗了。”

  “我朝雖在邊防要地單設都司,實行軍民合一的統治。”

  “建州雖地處長城之外,三面皆化外之地,居住著多是茹毛飲血的野人。”

  “但是前有遼東都司和大寧都司頂著,并不會直面北蠻的威脅!”

  “彭將軍建議于建州單設都司,此言不妥也!”

  “都司上可管軍,下可管民,權利頗大,若是于北蠻接壤之邊境,礙于北蠻襲擾,單設都司可為權宜之計。”

  “然建州之地,無大敵,隔海與山東相望,不管是陸路還是水路,都無直面兵鋒之險。”

  “再則,既然要移民百萬實邊,那必然需以布政使司給予管理和統治。”

  “我大明,應在建州立三司,移百姓,明禮法,廣教育!”

  “布政使司管民,按察使司主司法,都司管軍,才可讓民生發展,長治久安!”

  “軍管,大不妥也!”

  太孫句句皆發自肺腑。

  他是真的對大明單立都司之策,十分不滿!

  中央集權的王朝,怎么能出現上可管軍,下可治民,軍政一把抓的部門呢?

  這豈不是和唐時的藩鎮制度無二嗎?

  前車之鑒,后車之師!

  若廣建藩鎮,日后必會釀成如唐末一般,諸鎮不聽調不聽宣的大禍啊!

  此禍根,與諸侯王之禍,不相上下矣!

  然而,聽到他的話,洪武帝的眉頭卻皺了起來。

  太孫的想法,確實沒錯。

  如若單設都司多了,恐有釀成藩鎮之禍的危險。

  大明除了諸省的都司和行都司之外,只有大寧、遼東這兩個單設的實土都司。

  并且都是處于長城之外,是前朝未曾占領過的土地上,才增設的。

  但是如若再設一個建州都司。

  那就有三個懸于長城之外,軍民一體的都司了。

  并且這三個都司還是連在一起的。

  雖然朝廷都會分設不同的都指揮使。

  但是如果三人合伙密謀的話,確實會對大明在山海關外的統治,產生很大的威脅。

  現在他洪武帝在位的時候還好,誰都不敢蹦跶。

  但是如果他賓天了,國主年少,諸侯王窺視,關外藩將自立,那頃刻之間大明就會亂象叢生。

  長城關外弄那么多單設的都司,也不好!

  洪武帝從御座上站起身,走下了御階,在大殿之中踱步了起來。

  許久后,他轉頭看向太孫:“那依你看來,應當如何?”

  太孫同樣站起身拱手道:“祖父,遼東都司,已立多年!”

  “如今我大明將士,又為大明拓土建州千里之地,我大明在關外的根基已立!”

  “遼東都司本就地廣人稀,再加上建州,占地與內陸行省相較也不遜色了。”

  “此時,應當將遼東都司從山東行省中摘出,并建州,成立遼東行省,分設三司而治!”

  太孫振振有詞的向洪武帝建議著。

  大明十三行省,也該擴充了!

  與山海關只有一個遼西走廊相連的遼東,不應該再繼續劃為山東行省管轄了。

  再說了,遼東都司一直以來雖然掛在山東行省下。

  但是實際上都是由遼東都司的都指揮使和遼王管的,壓根沒山東布政使司什么事情。

  這在太孫看來,是一件十分逾越禮制的事情!

  不只是遼東都司,還有大寧都司,北平行都司等等,大多都是被勛貴將領把持,輔以諸侯王鎮守。

  雖然中樞依舊可以調動的了他們,并且平日里他們都很乖巧聽話。

  但是在太孫看來,其中潛在太多危險因素了!

  而此次,就是一個很好的將遼東都司撤裁的好機會啊!

  “遼東都司當年成立時,需要直面北蠻逃往奴兒干地區的殘余勢力。”

  “但是自洪武二十年,宋國公馮勝率領大軍一舉擊潰北蠻在奴兒干的殘存勢力,解決了遼東邊患后,遼東都司便已安寧下來了。”

  “現在新得建州,野人被肅清一空,當設省建立三司,穩定人心,輔以仁政,百姓才愿意移民啊!”

  之前為什么大明百姓都不太樂意移民遼東,寧愿去燕云之地。

  不就是因為遼東孤懸長城之外,隨時都有被北蠻襲擾,甚至攻占的危險嘛!

  土地再好,也得有命享用才行。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現在建州一下,遼東前有大寧都司保護,后面也有建州拱衛,已然是一處安全的良土了。

  再繼續單設都司管制,就有些拖住遼東的民生發展和土地開發了。

  設省之時,迫在眉睫啊!

  太孫一番陳情,確實是讓洪武帝頗為所動。

  此番言論很有道理,而且于國有利,有大利!

  洪武帝眉頭一展,重新坐回御座,開懷大笑道:“好!”

  “不愧是我的好太孫,此議大善。”

  “遼東之地,確實已經不再適合繼續軍管了,應當建郡縣,興水力,移百姓!”

  “不過嘛,建州新得,卻是不適合直接建郡縣。”

  “建州各處深山老林之中,多有野人部落殘存,數量過萬,仍需軍隊清剿。”

  “野人一日不肅清,移民至建州的百姓便一日不能安寧。”

  “于百姓之便,還是應當獨設都司,以邊軍鎮之,行軍屯之事。”

  “待日后徹底肅清野人,再劃郡縣治理也不遲!”

  洪武帝十分老成的對太孫教育道:“新得之土,不急于一時,應當徐徐圖之。”

  “倒是遼東建省,確實時機已經成熟了。”

  “明日朝會,便議此事!”

  太孫面上閃過一絲不滿,隨后又很快被他掩飾住。

  “皇祖父教誨的是!”他低下頭拱手一禮,十分恭順,一臉學習了的表情。

  但是心中,他卻萬分不樂意,甚至對皇祖父頗有微詞。

  皇祖父似乎是因為年紀大了的原因。

  遠不如年輕時果決了。

  那建州野人,不過一群茹毛飲血,連趁手兵器都沒有的野蠻人而已,于大明連股癬之疾都算不上。

  何必如此謹慎?

  如果換做是他坐在皇位上,他絕對會選擇直接在遼東和建州建省,派遣官員治理,移民百萬百姓。

  如此三五年后,東北糧倉一成,在此地布置十幾萬兵力,如若塞王要叛,自可直接南下勤王!

  遼東就像是一把插入燕寧背后的尖刃,足以威懾兩大塞王,不敢讓他們起任何二心!

  一旦他們敢反,將會面料腹背受敵的局面!

  如此一來,燕寧二王,就可任由他拿捏了。

  太孫自認為,此乃絕佳妙計爾!

  祖父居然有所遲疑,實在是有些老來昏庸了!

  不過好在,至少祖父還是答應了,要將遼東都司置郡縣,設三司,行省化。

  如此一來,封在遼東的遼王,也就沒辦法在遼東一手遮天了。

  遼東布政使司、都指揮使、按察使司、遼王四股勢力并存,大大削弱了遼王的影響力。

  這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