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我給玄德當主公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技術性人才
  褚燕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在黑山軍中他是大豪,可是在劉檢這邊,他的黑山身份啥也不頂用。

  他的人頭卻只能算是官屬中的功績。

  在漢朝地方每年的上計考評中,誅剿賊寇這一方面也是有著具體要求的。

  雖然劉宏已經死了,但地方大體的政策還沒有改變。

  劉宏在世時,對地方剿除賊寇的考評要求極其嚴格。

  這是因為賣官鬻爵需要流通,考評不合格的官員被拿下后,如此皇帝就可以針對空缺繼續賣官。

  而在地方各郡的考評項目中,剿除賊寇這一項是最難完成的,因為那需要實實在在的人頭來充抵功業。

  雖然劉儉的行為很讓褚燕佩服,但褚燕沒想過劉儉會放過他。

  “劉使君此言當真?”褚燕略顯驚訝的問道。

  劉儉很是鄭重其事的點了點頭。

  “我適才所言,句句屬實,我到冀州來,不是為了積攢功業,劉某人做到今天這個位置,還有今天這個聲望已是光宗耀祖,縱然再積攢功業,又能如何?”

  “我是真心實意的想為冀州的百姓做些實事,讓百姓安定,餓有飯吃,寒有衣穿。”

  劉儉的話情真意切,再加上他本人的所作所為,不由得褚燕不相信。

  “若劉使君果能做到此點。褚某答應使君,回到黑山之后,定然約束手下諸人。”

  劉儉笑著點了點頭:“不光是要約束,我還希望,褚兄能夠一統黑山各部,同時,好好治理你轄下的黑山子民,不要讓他們再行劫掠之道。”

  “只要褚兄愿意,到時我愿意提供一些糧種和工具,并相助開墾,褚兄收下的黑山子民可在太行周邊尋荒地開墾,”

  “若是到了冀州屯田能夠足夠收納黑山軍所有人的時候,我也愿意代表朝廷向黑山行使招安。”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愿意是天生當反賊的,褚燕也是一樣。

  若是真的能夠被劉儉招安,并稟明朝廷,改變命運前程,就算是黑山軍挾眾百萬,對褚燕來說又有什么意義呢?

  人都是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命運歸宿的。

  當下,便見褚燕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以劉儉的身份,能夠對他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讓人感動非常了。

  當下便見褚燕向著劉儉拱了拱手:“劉使君能有此心,褚某豈敢不應?只是我目下并無能力一統黑山,黑山各部之中,更有諸多渠帥位列于我之上,怕是要辜負使君的一片好心了。”

  劉儉卻是擺了擺手,說道:“近年之內確實如此,但我觀褚兄乃是胸懷大義的豪杰之士,放眼天下,亦是一等一的英雄,是褚兄這般英杰之士,早晚必然在黑山之中為首。”

  “況且,我冀州屯田也未大成,然數年之后,褚兄位列黑山魁首,而我劉儉也能在河北廣布仁政,有足夠的田地收納所有流民,屆時天時人和俱在,褚兄順勢而歸,豈不更好?”

  ….劉儉的話聽著好像有點兒是在畫大餅,但在褚燕耳中聽著卻不是這樣。

  正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

  劉儉的話讓褚燕感受到了自己很被對方重視。

  而且褚燕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他也覺得憑自己的本事和魅力,確實在黑山中能排個第一,其他黑山軍的渠帥真是比自己要差了許多。

  “若劉使君信得過褚某,我愿與使君訂下君子之盟。”

  劉儉笑呵呵的伸出了一只手掌。

  褚燕也隨即伸出手,兩人在趙云的面前,“啪、啪、啪”,連擊三掌為誓。

  隨后,劉儉又與褚燕約定了交流方式,彼此之間若有需求。可以相互通信。

  隨后,劉儉也不再耽擱,并安排趙云將褚燕送回黑山。

  ……

  就這樣,中平二年悄悄的過去了,一轉眼來到了初平元年。

  而冀州在劉儉的整治下,變得與原先完全不一樣了。

  資源、財富,還有諸家之力,都被劉儉統一調配,流民也大幅度減少。

  荒蕪的田地再度被開墾起來,糧食的收益也大幅度增加。

  冀州的庫府也逐漸變得殷實,劉儉所能夠調動的財富資源也開始增長。

  于是,他擴充了冀州軍募兵的數量。

  由原先的五千人擴充到了兩萬。

  其實,劉儉可以將兵馬的數目再度擴招,但是他覺得沒有必要。

  一則,現在朝廷剛剛換了新君,他身為州牧,在地方過度的招兵買馬,一定會引起朝廷方面的警覺,對他不利。

  二則,劉儉覺得他需要好好算一筆賬。

  一個操練精熟,全副武裝的精軍,和三個戰力一般,裝備簡陋的兵卒成本是不一樣的。

  這一個精兵,完全可抵三個裝備簡陋的士卒,但劉儉卻只需要花費一個人的口糧養兵。

  冀州倉廩中的糧食不是大風刮來的,劉儉得精打細算的花。

  冀州各地的水車已經開始陸續興建,這些翻車、黃河車、筒車的修建,促使冀州產生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

  對于這些人,劉儉命牧暑紛紛登記在冊,重點,重點保護。

  劉儉知道,在這個時代,有一種人才最為重要,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卻不被各方勢力所重視。

  大部分的地方牧守和太守只重視那些所謂的“經學人才”“當世名士”。

  但殊不知,這個社會真正運轉的動力,是那些技工性的人才和發明性的人才,他們才是社會生產力的第一締造者。

  出謀劃策的政治家不需要太多,差不多有幾個就夠用。

  但是技術性人才、工匠型人才、發明型人才,那是多多益善,培養的越多越好。

  想想后世的漂亮國為什么能夠一直能領先各國?

  當然,在大漢時期,并不存在所謂的科學家。

  但是在這個時代,依然有許多實體行業的能工巧匠。

  ….比如說擅長建筑,擅長造橋,擅長農耕,擅長制鹽,擅長醫學,擅長冶煉…等等,這些人其實才是保證一個國家,能夠蓬勃發展的主要力量。

  像是袁紹、曹操,那些人對于這樣的人才不重視嗎?

  他們也重視,但絕對不會像劉儉這樣重視。

  劉儉決定先通過在黃河北岸大批量的建造水車,一面大力發展農業,一面挖掘并發展一部分技術人才。

  同時,通過一系列對于技術型人才的保護和厚待,逐漸吸引大漢各州的技匠型人才來投。

  水車的興建只是劉儉計劃中的第一步。

  農業發展確實很需要水車,同樣,如果想要達到冶鐵業的快速發展,水利能源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過對這一批人才的培養和鍛煉,下一步就是要利用水車、水利來增強冶鐵業的產能。

  在這個年代,強大的軍隊必然離不開鐵。

  看起來,劉儉前面的路還是很長呀。

  初平元年,新年一過,受任為冀州北牧的盧植,開始往冀州起行。

  他并沒有著急先去赴任,而是先行前往劉儉所在的魏郡探查了一番。

  這番一探查下,非同小可。

  盧植前年也是率兵在冀州討伐過張角的人。

  當時的冀州,流民遍地,田畝荒蕪,這些事回想起來,盧植都歷歷在目。

  但是這次到了鄴城附近一看。

  所有的一切都與他想象中的不一樣了。

  聽說老師來了,劉儉自然要親自迎接。

  師徒二人久別重逢,盧植用力拍打著劉儉的手,一臉老懷大慰之情。

  隨后,盧植又向劉儉詢問了關于他如何治理冀州的事情。

  劉儉毫不隱瞞,將所有的事情都與盧植和盤托出。

  盧植感慨之余,也表示自己就任之后,也要采取和劉儉一樣的政策,大力開展屯田,興建水車,灌溉興農。

  而且,盧植話里話外之意,今后在河北,所有諸事皆以劉儉為先。

   .

  臊眉耷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