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我靠科舉實現人生逆襲 > 第89章 冒險的決定
  秀才試的前一天,許恒特地讓許父給自己燒了一鍋水洗了個熱水澡,接下來幾天都不能好好洗澡,因為考試是一場接一場,誰有心思去收拾,尤其后面那一場,直接關進去三天,臉都不會洗。

  幸好這里吃飯常年缺油少鹽,這人想一兩天油個頭也不容易啊,要不新娘出嫁上妝還用啥頭油梳頭。

  考試當天卯時就必須去貢院的北門排隊,許恒看著前后左右長長的隊伍,才真正的感受到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

  這次進場比縣試要嚴格很多,雖然沒有考籃查看,每個人還必須脫衣檢查。

  這個時候也沒人裝著讀書人斯文的外表,該脫衣就脫衣,要多光有多光。

  這一圈圈下來都是一個個白斬雞的身材,等到許恒時,旁邊一個大哥也脫衣檢查,許恒瞟了一眼隔壁,內心吐槽,這家伙是不是走錯地方了。

  這人身長八尺,渾身腱子肉,這人應該去隔壁考武舉而不是考秀才,對比許恒自己,就跟一個小雞仔一樣的身材,許恒郁悶了,看來考完后,追高訓練必須加強。

  也許許恒的偷窺被隔壁大哥知道了,那大哥看了許恒一眼,驕傲的做了一個兩肩向后打開,胸膛挺起的動作,看看自己這身形,多男人。

  “你做什么,還不快穿衣服走,在這裝什么公雞。”

  檢查的官差看這人檢查完了還不快走,在這跟個公雞一樣挺什么胸,耽誤自己時間,直接訓斥起來。

  這官差的形容詞太準確了,一時讓周圍的人都哄堂大笑起來,這位大哥聽到周圍的笑聲,羞愧的趕緊穿衣走人。

  進了考場一樣的流程領取號牌,找到自己的考房,這考房還是一樣的破舊,一樣的狹小,唯一的區別是考房前面多了一個半截的門。

  秀才試要最后一場要住三天,吃喝拉撒都得在考場進行,考場雖然有茅房,但是考試去茅房,回來會被試卷上蓋屎戳子的,這會影響考官對試卷的印象。

  所以大部分考生都是盡量在自己的考房解決,這也是為啥這考房多了半塊門的原因。

  考試分三場,前兩場每次一天,最后一場三天,定期有人來分發食物,大部分人在每次考完前都盡量不去茅房解決大號,一是避免戳屎戳子,二嘛主要這食物給的也差勁。

  考場提供的食物就是一塊干硬的大餅,看到這大餅許恒就抱怨自己一兩銀子的考場服務一點都不值。

  這干糧可比自己做的壓縮餅干還像壓縮餅干,牙硬的都啃不動。

  許恒只能把這硬餅泡進水里,一點點軟化后再吃,五天就吃這個,便秘者不知有多少,這也是每場考試,去茅房的人沒幾個,學子個個都是忍者大師。

  前兩場許多人都會低頭奮筆疾書,畢竟只是考核四書五經的記憶力,這個死記硬背肯下功夫都會的,第一場足足要寫七張答卷,寫慢的人都不一定有時間檢查。

  第二場則是考察雜文,就是提供一份公文信息,按照書信格式填寫。

  前兩場也就是考察最基本的讀寫和書寫的能力,最后一場才是選拔的重點,這才算筆下見真知了

  第三場同樣進場后,考房的門就被鎖住,這是防止有學子亂跑,雖說學子都是多年的讀書人,都是守規矩的好考生,但是萬一有考生因為壓力太大來個失心瘋呢,還是鎖住為好。

  這每次奇葩規矩的前面肯定有更奇葩的事情發生。

  第三場試卷發下來,許恒先深呼吸,打開試題看了起來,由于前面兩場的折騰,這第三場人已經有點疲倦了,這不光考學識,也考人的意志力了。

  許恒看到試題上只有兩個字‘予知’,這字越少題越難啊。

  許恒開始思索大腦里關于這兩個字的內容,這兩個字是該分開理解還是連在一塊理解。

  分開理解的話,予和知意思都很多,這應該不是主考官的意思。

  那就是這是一個組詞,予知,許恒在大腦里搜索。

  這予知應該出自《中庸《》,解釋的話東漢鄭玄最有權威,注釋“予,我也,言凡人自謂有知”,白話就是自認為聰明。

  可答題不應該只按照字面意思答題,許恒干脆先把關于予知這一段中庸內容先默寫下來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翻譯下來就是,孔子說:“人人都說:‘我是明智的’,但是在利欲的驅使下,他們都卻都像禽獸那樣落入捕網木籠的陷阱中,連如何躲避都不知道。人人都說:‘我是明智的’,但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一個月也不能堅持下去。”

  許恒看著這段內容,予知從字面來說肯定是貶義,若是根據題面答,肯定是批判予知,避免自己自作聰明,若是這么答題內容就過去膚淺。

  若仔細深究,就得著重于為何中庸之道不能堅持,如何堅持中庸之道,可若跟著這層答,答對了還好,答錯了就是跑題啊。

  許恒揉揉腦袋,有點抱怨自己太容易多想了,該選哪條題面來答。

  為了穩妥許恒先按照第一個題面寫了一篇文章,然后就開始斟酌用句,雕琢文章。

  因為古代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斷句就靠文中句尾的虛詞來判斷。

  許恒就盡量每句都寫一樣的長度,基本一列為一句,這樣文章讀起來順暢,簡潔。

  這題答完許恒又寫了一篇自己深究的內容,詳細論述何為中庸,中庸許多人都以為是和稀泥,可是選擇中,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能保持住平衡,需要更精準的把握,比如日月更替,此消彼長,萬事萬物根據本性,四季往復輪回,人的本性同樣如此,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中庸。

  兩篇文章許恒都寫完了,在最后糾結中,許恒決定冒險用自己后一篇文章,著重點在中庸。

  人有時候的第六感會特別靈敏,因為這是人潛意識綜合評判出來的,許恒絕定冒險賭一把,哪怕這次輸了,大不了兩年后再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