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我在古代搞基建 > 第174章 她教三個班
  “既然興原城把城門關了,不讓流民進城,那這些流民應該兩三天內就能到清川縣。”

  唐一璇思索一番,語速極快的吩咐:“唐止,你帶人在城外搭兩個大棚,供流民歇腳。”

  唐止問道:“也不讓流民進城嗎?”

  “不是。”唐一璇搖頭:“先看看有多少人,然后安排大夫給流民看病,確定沒有傳染性疾病,再讓流民進城。”

  “會有傳染性疾病?”

  “大夫看過才知道有沒有病。謹慎一點,是對全城的百姓負責。”

  唐一璇不想好事變壞事,尤其是在醫療技術落后的古代,她交代道:“你先去忙吧,盡量在兩天內搭起來。”

  “屬下馬上去辦。”

  唐止抱拳應道,轉身離去。

  唐一璇吩咐:“影六,以最快的速度回縣衙。”

  “是,大人。”

  影六駕著馬車往縣衙的方向趕去。

  回到縣衙,唐一璇腳步生風的朝縣尉辦公房走去。

  眼下杜來德和崔玉書在忙著新學院的事,縣衙里只有金縣尉坐鎮。

  但金縣尉不在辦公房里。

  唐一璇朝一個小官吏招了招手,待對方走近,她開口吩咐:“你看看金縣尉在不在縣衙,如果在,就讓他來一趟勤勉堂。”

  小官吏拱手應道:“好的,大人。”

  唐一璇先回了自己的辦公房。

  她倒了一杯茶慢慢喝著。

  從一開始,她就想著怎么增加清川縣的人口,自然早就想過如何安置流民。

  跟那些被騙了的男丁不一樣,流民大多是攜家帶口,或是一整個村子遷移過來,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讓他們快速融入清川縣,就需要將他們以家為單位,打散了分到各個村子里。

  清川縣只有十一個村落,地多,人特少。

  等到這些村落變成一個個小鎮時,清川縣才是真正的壯大了。

  傍晚時分,崔玉書回到縣衙,便讓隨從去膳館,然后把飯菜送到東花廳。

  他已經知道流民的事了。

  為了節省時間,他決定邊說邊吃飯。

  唐一璇見他這么拼,不由得勸道:“表哥先吃飯吧,不著急。”

  “行,那你先看。”崔玉書開始大口吃飯。

  崔玉書知道表弟有寫計劃書、做表格的習慣,于是今天和杜縣丞商量分班時,做了一份表格出來,讓人一目了然。

  唐一璇看著清晰明了的表格頗為驚嘆。

  雖然這么說有點兒不妥,但崔玉書確實是個好學生,無論教他什么,他都學得很好,有時候還會舉一反三,完成得非常出色。

  這也許就是聰明人與普通人的區別。

  總共有二十個班級。

  七十個女學子分為兩個班,十六班與十七班。其中兩個六歲的小姑娘在十八班,該班級有三十四人,學子年齡都不超過七歲。

  另外六百八十九個男學子,則分為十七個班。

  有一定基礎的陳可善等上過書院的學子,都分在了一班和二班,每班四十五人。

  七百人,只有九十個正兒八經的上過私塾。

  唐一璇意外的覺得還可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