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我在古代搞基建 > 第449章 萬民傘送行
  于清川縣而言,我們是中堅力量,可放眼大燕,我們還不是排面上的人,所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雖說士農工商,商排在最末,但有句話說得好,銀子不是萬能的,沒有銀子是萬萬不能的。”

  尤其是他們還處在建設階段,干什么都需要銀子。

  崔玉書出身世家,來清川以前,從未有過銀錢不夠用的窘迫,自從做了師爺后,他真想把一個銅板掰成十個花。

  太缺銀錢了!

  崔玉書不希望表妹去了蒼州還得操心清川縣,語氣格外認真:“你放心,我會帶著清川縣的百姓拼出一片朗朗乾坤。”

  ???

  唐一璇要離開清川縣去蒼州上任知府,瞞不了縣衙的人。

  她把縣衙骨干叫到勤勉堂里開了最后一個會議。

  自從重建家園的資金有了,各方負責人都在積極作為,主動擔當,配合著強力推進縣衙的工作。

  水患解決后,她就派了衛騰、趙子仁等四名捕快,一個村一個村的走訪,告訴老百姓正確防疫的方法。

  同時清川月報上也會加大防疫宣傳。

  在唐一璇看來,清川縣的這個領導班子已然成熟。

  “有關今年的徭役,你們可從兩方面出發,一是治水,加高加固河堤,興修水利工程,比如水庫、水閘、水井、水渠等。”

  唐一璇正色道:“這次三個村子的水患問題,是溝渠未及時清理障礙物,導致雨水排不出去,積水半人高。還好山里樹木多,沒發生泥石流,否則就不止那些傷亡了。”

  眾人安靜的聽著,皆引以為戒。

  誰也沒料到今年不是蒼河一帶發生水患,他們一直關注著蒼河水位,忽視了雨水,而且今年降雨格外多。

  “第二還是修路問題,清川縣要打造最美縣城,吸引百姓進來,無論是居住,還是游玩,總要花銀子的,可以帶動經濟發展,這些前期的投資就不能省,它能不能成為北地的第一大縣,今后就要靠你們了。”

  唐一璇話落,金縣尉倏然抬起頭看他。

  “大人又要出遠門嗎?”

  平時開會,金縣尉總是保持沉默。

  今日他一開口,就讓其他人大吃一驚。

  “大人去哪里?”

  “莫非大人要回京述職了?”

  對此,唐一璇搖搖頭。

  “不是,本官后天要去蒼州上任知府一職。”

  唐一璇剛說完,除了崔玉書外,其他人都驚呆了。

  尤其是杜來德,直接站了起來。

  “大人走了清川縣怎么辦?”

  杜來德本以為唐大人會打破清川縣的縣令干不滿三年的魔咒。

  但想到唐大人離開是升官了,他找不到理由留下他。

  “對不起大人,是下官失言了。”杜來德充滿歉意的拱手一禮。

  “無礙。”

  唐一璇抬手示意他坐下。

  “清川縣令會由崔師爺暫代,雖然本官不在清川縣了,但清川縣的發展,本官會一直關注與支持的,你們放心大膽的做,清川縣就交給你們了。”

  唐一璇說罷,起身給大家作揖。

  其他人連忙站起來回禮。

  最后一次會議到此圓滿結束,但大家臉上都看不見笑容。

  有人惆悵,有人悲傷。

  這就導致縣衙里的其他人看見了,還以為唐大人又給大家出了什么難題,讓大家頭疼呢。

  誰知竟然是唐大人要離開清川縣。

  縣衙里的消息,如果不是有意做文章,是極少被外界所知的,但這次不一樣,凡在縣衙當差的人回到家中,臉上都掛著‘發生大事了,快來問我’的表情,家人就多嘴問了問。

  消息一天就傳開了。

  老百姓們一個接一個的茫然無措。

  唐一璇剛來清川縣時,沒什么行李,如今要走了,行李多得需要兩輛馬車,還是經過一番取舍后,不然行李只會更多。

  崔玉書問道:“你要不要帶水泥?”

  唐一璇嘴角微抽:“你看我這車上還放得下水泥嗎?”

  崔玉書提醒她:“蒼州府衙里的茅房,你不重建一個嗎?”

  唐一璇:“!!!”

  “必須建!”在外面是沒辦法,只能忍受,但有能力讓自己過得舒坦些,自然不能委屈自己。

  她連忙吩咐唐水去運水泥回來。

  希望趕得及明早出發。

  如果沒趕上,唐水路上也能追上來,畢竟她隊伍人多,走得慢。

  當天夜里,西花廳的葡萄架下。

  唐一璇和崔玉書相對而坐,飲酒賞月。

  崔玉書問她:“不想說點什么嗎?”

  唐一璇挑眉看他:“有些話,我想等以后重逢再說。”

  崔玉書:“……”

  “有些話你在我面前說可以,別到了蒼州也這么肆無忌憚,小心被抓了小尾巴。”

  “可我覺得在蒼州會很順利耶。”

  唐一璇眨巴眼睛,故意逗他:“蒼州知府沒了,朝廷這么久也沒派人接手,還讓我做知府,說明蒼州是在北蒼王的掌控中,就連姜先槐也插不上手。說不定我在蒼州,比你在清川縣還要舒坦哦~”

  表妹說的這種可能也不是沒有,崔玉書心想。

  兩人喝了一壺酒后就沒喝了。

  唐一璇明天要早起,打算悄咪咪的離開清川縣。

  只可惜事與愿違。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時。

  唐一璇從炕上換到了馬車里繼續躺著,馬車朝著城門口而去。

  她剛想著今日起得早,沒驚動一人,沒人話別,她不是很喜歡離別的場面,怕繃不住,掉眼淚。

  所以昨晚喝完酒就對表哥說了,明天不要給她送行。

  但是萬萬沒想到,馬車到了主城街道時,一聲聲呼喚聲穿透而來。

  “唐大人!”

  “唐大人不要走!”

  “唐大人留下來吧!”

  馬車在城門口停了下來。

  唐止掀開簾子,唐一璇一眼就看見站在城門口中央的崔玉書,手執一把黃絹特制的傘,街道左右兩邊站滿了百姓。

  崔玉書也看到馬車上的表妹了。

  他高舉傘,笑著說:“大人,這是百姓們為您打造的一柄萬民傘,精心編織而成,一針一線,皆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歸。”

  說完,崔玉書將萬民傘遞給唐止。

  萬民傘?!!

  唐一璇知道歷史上有地方百姓為頌揚、感激地方官的德政而贈送萬民傘。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