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閑妻不閑 > 第23章 兒子要怎么認?

歸閑靜不知道這些事,等老王妃和大嫂走了之后,她還納悶呢。不過她也從來不打聽,不管有事沒事,只要和她無關,不知道最好。門意遠之所以沒給太太說,是之前養成的習慣,外面事王府里的事他從來都不給太太說。再一個這一次廖探花的岳父袁將軍和岳父家認識,他更不能說。只希望這一次先能讓二姐避開。這一次的狀元榜眼探花打馬游街,永安侯府對誰是狀元榜眼不感興趣,注意力都在探花郎身上。歸侯爺這幾天何時都是眉開眼笑,說著說著話都恨不得手舞足蹈,讓兒子提早就定了一個能看清楚人的包廂,一家子要觀看游街,邀請女兒一家。這一次門意遠沒有跟著,他說要跟榮親王在一起。其實他也沒有跟榮親王在一起,而是跟大哥在一個包間。兩人站在窗口看著下面人聲鼎沸,等騎著馬的三人從樓下走過時,二人都是聚精會神屏住呼吸,直盯盯地看著下面。之后同時松了口氣,互相看看。襄王爺轉身回到桌前坐下,對門意遠道:“二弟,坐。”
門意遠坐下說道:“確定是孟探花的兒子,不過長得和他不是很像,估計像他原配多一點。”
襄王爺點下頭嗯了一聲,腦海里一直是廖正奇的面容。如果沒有人說他和妹夫是父子,不會往孟探花身上想,但是知道他們是父子還能找到一點相似之處。剛才他們兄弟倆同時松口氣,就是擔心廖正奇長得和孟探花很像,那就不用說了,誰都能夠猜出來。幸好幸好。不說這兄弟倆松口氣,在街上有一個人是緊緊提著氣,腦袋懵了一下。這個人就是孟探花。他中探花的時候,兒子已經三歲,當初他休書一封回家,是希望兒子留在老家,沒想到孩子他娘十分硬氣,要走也要帶兒子走,不然他們韓家傾家蕩產也要上京討個說法。他娘為了讓他快快和郡主成親,沒給他說就答應了韓氏帶兒子走的要求。之后韓氏帶著兒子回了娘家,后來他又打聽,韓家全部搬離,聽說去了嶺南。他知道韓家有個遠親在嶺南。他也松口氣,想著韓氏既然想把兒子帶走會好好撫養他長大。今天他站在街上,看著騎著高頭大馬的探花郎,他第一眼就感覺是他的兒子。兒子長得像韓氏多一點,和韓氏的小兄弟更是相像。孟探花急匆匆回府,一個人坐在書房,心里亂七八糟。他這會知道岳家為何突然地帶郡主和芳華去莊子上,說什么休養身體,岳家肯定知道新科探花廖正奇是他兒子的事情。孟探花顧不得去想兒子怎么會姓廖,他在想襄王府竟然老早就暗中查清楚了他的一切,連他兒子在哪他都知道。想一想又不對,如果早就知道,那么早就會提前安排,而不是前兩天才急匆匆的帶郡主出京,那也是這兩天才知道的。然后孟探花又想韓氏帶著兒子走他以為會讓兒子改姓韓,怎么姓廖?孟探花皺著眉頭使勁想,韓家有沒有姓廖的親戚,沒聽說過。那么就是韓氏改嫁了。孟探花冷哼一聲,也是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當年看上他和他恩愛都是假的。好女人應該從一而終,一心撫養兒子長大才是。這么多年心里那個美好的身影變得丑陋了。每當和郡主吵架后,他都懷念原配韓氏,溫婉多情,這時卻覺得和郡主一樣讓人惡心。難怪人家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穿在他身上是衣服,穿在別人身上也是衣服。那他兒子怎么辦?他孟家的兒子怎么能頂著別人的姓氏,那可是探花呀。而且是袁將軍的女婿。孟探花想到這他一下想起來,好像聽說廖正奇是撫養榮親王長大的廖太妃娘家的親戚,是個商家。這么說韓氏改嫁的那個人是廖家的了。這樣也好榮親王是個閑散王爺,搭上他出不了什么事。孟探花以前還有雄心壯志,要做一個國家的棟梁,要輔佐明君,要給朝廷效力,現在只想安安穩穩過一生。郡主生了兩個兒子指望不上,可是老天又給他送來了原配韓氏生的親生兒子,這是天意。但是這兒子要怎么認呢?郡主是不會同意認的,襄王府更不會同意,那他先私下里認下,總得讓兒子知道誰才是他的親生父親。門意遠早就想到孟探花會怎么想,派人緊緊盯著他。如果他想和廖正奇私下聯系,想法阻止他。孟探花在好幾次想找廖正奇,不是被貨郎撞了就是被兩個婦人打架打了他了,這時候他反應過來,是二舅子派人跟著他,只有二舅子才能做出這樣的事。他回府之后咬牙切齒。襄王府不讓他認,把他逼急眼了,他就當眾認下,說當年是你們襄王府逼迫他拋妻棄子!看到時候別人是可憐他們父子,還是笑話他們襄王府。門意遠把孟探花的所作所為給大哥說了,冷笑一聲說道:“他這是有個好兒子了,想私下認回來,不是怕事情鬧大我倒想看看他怎么面對他兒子,看看他兒子能不能認回他這個爹!”
襄王爺也是氣呼呼,最近兄弟兩個人都是盯在這件事情上,好在把妹妹送走,不然妹妹肯定能發現孟探花不尋常的舉動,到時候不用別人妹妹就都能鬧得滿京城皆知。襄王爺問道:“接下來怎么辦?”
倒不是他不是沒主心骨沒主意,而是有些下三爛的手段,他不如二弟。門意遠用手輕輕點著扶手說道:“明天我去找榮親王說明一切,廖正奇是廖太妃的娘家人,榮親王也是想護著的。”
他這會更加明白榮親王為何會給他透露,就是不想讓孟探花出來攪和。就算榮親王能夠處理,但是也要讓他們襄王府知道,讓他們襄王府領這個情。襄王爺點點頭,他和榮親王不熟,二弟進京后一直和榮親王在一起玩耍,他訓斥了多次。這次看來,又是二弟做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