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我的1991 > 第七十七章:和約訂立
  司馬懿,就是這樣一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小人,連自己的親弟弟也不能放過,可謂一次不忠,終生不用,雖是血親手足,卻早已形同陌路,視若仇敵!

  這一次,司馬懿派遣司馬孚出使,就是更加猛烈的報復和整治,穿了這雙小鞋,司馬孚這一次算是要完蛋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司馬懿根本不擔心司馬孚趁機叛變投敵,他太了解自己這個弟弟了,司馬孚就是死,也不會投靠漢王劉緯!

  事實上,司馬孚的內心也很矛盾,他既是曹魏忠臣,又是司馬一族成員,既想忠于魏國,又不想背叛自己的家族,可謂糾結萬分,進退兩難!

  但是,在基本立場問題上,司馬孚還是分得很清楚,如果投降劉緯,豈不是等于既背叛了魏國,也背棄了自己的家族嗎?他絕對不會走上這條路!

  因此,司馬懿派誰出使,都不能放心,唯獨派司馬孚出使,最放心!這家伙,非但不會背叛投敵,還會站在魏國的立場上,與對方據理力爭,絕不會輕易犧牲魏國利益!

  況且,司馬孚現在的官職——大鴻臚,為九卿之一,就是專門負責民族事務和外交工作的,相當于漢國的禮部尚書,出使談判,簽訂和約,也是他的職責所在,司馬懿派司馬孚出使,他也無從推脫,就是再怎么不想去,也得去!

  然而,與漢國和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面對來自兩方面的壓力,即國內和國外!

  在國內,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在司馬懿取得洛陽戰役的勝利以后,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魏軍現在天下無敵,根本用不著向漢王主動求和,而反對和談!

  誠然,司馬孚出使漢國,是司馬懿委派,可說到底,他是直接執行人,矛盾的焦點,必然匯聚在他的身上,那些反對和談的魏國人,一定會怨怪司馬孚,非議詬病,大肆批評,司馬孚才剛剛出發,就已經聲名狼藉,里外不是人!

  在國外,也就是司馬孚抵達長安以后,壓力更大!漢王劉緯,豈能是那么好對付的?雖然這一次,是漢國有意談和,可在條件上,他們一定不會輕易妥協讓步,司馬孚就算再怎么殫精竭慮,苦心孤詣地維護魏國利益,也肯定會吃虧!

  一旦司馬孚談了一個吃虧的條件回來,試想一下,魏國之人,尤其是反對和談的那些人,會如何對待他?還不得活吃了他啊!

  屆時,對司馬孚的批評和譴責,必如排山倒海之勢,徹底壓垮司馬孚,這家伙不被擠對死,也得精神崩潰,還有何顏面在朝為官?辭職歸隱,或是他唯一的選擇!

  如此一來,司馬懿便徹底出氣了,到底報復了自己的弟弟,同時,也達成了與漢國媾和的目的,終于免除了后患,可以放心大膽地親征遼東了!

  司馬懿太壞了,明明是他想要和談,卻把司馬孚推出來,當了替罪羊,可謂一箭雙雕!那么,這件事的結果,究竟如何呢?

  談判的過程,如何唇槍舌劍,討價還價,我們就不詳細論述了,讓司馬懿沒有想到的是,司馬孚居然談了一個非常優厚的條件,最終促成了漢魏兩國簽下和約!讓我們先說說,和談的條件都是什么吧!

  第一,漢魏兩國自簽訂和約之日起,裁減邊境軍備,放棄敵對立場,互為盟友!

  別小看了這一條,其實里面的內容,相當豐富!一旦雙方撤走駐扎在邊境上的軍隊,豈不是意味著,司馬懿遠征遼東之時的兵力,更加充裕?

  另外,此番和約與以往不同的是,終于把同盟的字樣寫入其中,這就代表著,漢魏兩國,不是簡單結束戰爭狀態,而是結成了戰略同盟,這是個不得了的突破!

  同盟,便意味著互相承認,魏國的皇帝,地位終于不再是篡漢的逆賊了!從今以后,雙方就不再以賊、偽等詞蔑稱,而是鄭重其事,互相尊重地以同等地位打交道,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漢魏兩國自簽訂和約之日起,恢復通商貿易,免除關稅!

  恢復通商,這是必然的,也是漢魏雙方迫切所需,其重點是免除關稅!一旦魏國免了關稅,漢商販賣過來的商品,價格會更低,可以平抑魏國目前市場上偏高的物價,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同時,漢國也免除關稅,可以促進魏國出口貿易,促使更多魏國商人,把魏地的特產和商品,銷往漢國,打破貿易逆差的不利局面,避免在通商的過程中,魏國總是吃虧的痼疾!

  這就有點奇怪了,漢國工商業發達,商品經濟活躍,無論怎么看,都是出口大國,他們需要魏地什么特產和商品啊?貿易逆差,看似無論如何也扭轉不了啊?

  魏國,雖然沒有各類品種繁多的工業制成品,卻有資源,高奴火油礦和平城煤礦,仍在魏國的控制之下!劉緯發展工業,所需要的煤炭和石油資源,有一大部分,是需要從魏國進口的!

  不會吧?劉緯的攀枝花煤礦和華容火油礦,也能產出這些資源,干嘛要從魏國進口呢?原因很簡單,太遠!

  攀枝花,是個礦產豐富的天賜福地,不僅蘊藏著大量磁鐵礦和石墨礦,還有非常多的稀有金屬礦藏,煤炭儲量,更是驚人!唯一的問題就是,它地處南中地區,位置偏遠,在漢末三國時代,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過去,劉緯的大本營是在蜀中,距離攀枝花相對較近,可現在呢?他已經遷都長安,并且準備在長安建設更大的工業園區,所需資源,由攀枝花運來,還真就不如從魏國人手里購買,有價格更低的,何必去買價格更高的?

  以此類推,華容火油礦也是如此!劉緯所需要的石油資源,還不如去高奴火油礦購買呢,那里距離長安更近!這對魏國來說,就是扭轉貿易逆差的機會,靠販賣資源,一本萬利,也正應了那句話:家里有啥,不如有礦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