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我的1991 > 第十章:高句麗人
  公孫淵逃跑的路線,在今天,可是大名鼎鼎,就是朝鮮半島東北部的長津湖地區,那里是一片山地,路非常不好走,尤其是冬天!

  公孫淵也是冒了很大的風險,又在沿途損失了不少人,最后帶著不足兩萬殘兵敗將,躲過了魏軍的圍追堵截,逃到了高句麗的地盤!

  遼東軍南下的時候,是多少人?七萬!回去的時候,只剩下兩萬了,簡直是一場慘得不能再慘的慘敗!

  公孫淵也是欲哭無淚,為了保住父祖之基業,只能再一次舔臉去求高句麗人幫忙了!

  早在當初,曹操征討遼東戰役時,我們就曾提到過高句麗人,但當時他們是打醬油的,我們也沒有更多介紹!現在因為司馬懿征遼,公孫淵把高句麗人也拉了進來,我們就不得不簡單介紹一下神秘的高句麗人了!

  高句麗,是存在于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時的中國古代邊疆政權,地跨今中國東北地區與朝鮮半島北部,南北朝時期改稱“高麗”,史稱“高氏高麗”,與公元十世紀朝鮮半島上建立的“王氏高麗”,并無承襲關系!

  換言之,后來的高麗王朝與古高句麗之間,完全是兩碼事,八竿子打不著,乃是剽竊其名,卻也由此,引發了中韓兩國史學界的極大爭議!

  中國這邊的專家說,高句麗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與韓國無關;韓國那邊的專家說,高句麗人是他們的老祖宗,連中國東北地區,自古以來,也是韓國的領土!

  呃……這些棒子磚家的嘴臉,想必大家早就習以為常了,在他們眼里,全宇宙都是他們的,嘩眾取寵,可一笑置之!

  平心而論,客觀來講,高句麗人,應該是扶余人的后代,起源于中國東北,發展于古鴨綠江流域,鼎盛于朝鮮境內,確實與韓國沒啥關系!至于高句麗人到底算是中國人,還是朝鮮人,也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高句麗是個古老的民族,他們的政權,跨越歷史時期也很久,我們無需從頭到尾詳細介紹,只說說在漢末三國時代的情況,同一歷史時期,他們處于“丸都.國內時代”!

  所謂“國內”,是這一時期高句麗人的都城,名字叫國內,即今天的吉林省集安市;而丸都,指的是丸都山城,又名尉那巖城,是一座軍事堡壘加王城作用并存的城市,也是位于集安市境內!

  “丸都.國內時代”,始于公元191年,也就是各路諸侯討董卓的那一年,高句麗第九任君主故國川王伊夷謨在位;他死以后,沒有兒子,便由弟弟高延優繼位,是為山上王,正是他在位期間,修建了丸都山城,并長期駐留此地,因而得此一稱;高延優死后,兒子高位宮繼位,史稱東川王!

  從歷史記載來看,這兄弟子侄三代君主,都很有作為,尤其是東川王高位宮,性格溫厚,與人不爭,對內施行仁政,深得百姓愛戴!

  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小看了這個高位宮,他雖然是個仁德之主,卻屢屢派軍侵擾遼東,先后與公孫淵和曹魏爭奪地盤,開啟戰端,明顯野心不小,懷揣著振興壯大高句麗一族的遠大理想,絕非軟蛋窩囊廢!

  說到這里,可能有的朋友,早就不耐煩了!我們要看情節,不要上歷史課,不感興趣!

  別著急嘛,之所以要介紹這些,是因為公孫淵率領殘部來到丸都山城,恰好趕上了山上王高延優病入膏肓,高句麗王位,面臨承續更迭的關鍵時刻!

  前面,我們一直在說,公孫淵與高句麗人的關系不錯,許多年來相處融洽,那是因為高延優在位,兩人私交挺好!

  可現在呢,高延優眼看就要死了,即將繼承王位者,是他的兒子高位宮,公孫淵偏偏趕上這個當口,前來求援,事情就產生了微妙的變化!父子二人,竟然為此產生了嚴重分歧,高延優很講義氣,表示愿意派軍支援公孫淵,而高位宮呢,卻極力反對!

  老王高延優主張派兵的理由,也是因為唇亡齒寒的道理!他擔心,一旦公孫淵覆滅,魏國占據了遼東,高句麗人便會從此直面中原王朝的威脅,失去了有力的屏障!他覺得,幫公孫淵,就是在幫自己,出兵助援,很有必要!

  王子高位宮反對出兵,理由也很充分!他認為,公孫淵其人,難成大事,早晚覆滅,把他當成靠山是絕對靠不住的,不如自立自強!

  現如今,公孫淵兵敗,前來求援,已成喪家之犬,滅亡在即,就算幫他也無濟于事!一旦出兵,便等于公開與魏國決裂,得罪了這個強大的中原王朝,勢必引來報復,高句麗人便失去了和平發展,積蓄實力的機會,等于被公孫淵給拖下水了!

  因此,高位宮不僅反對出兵,還建議父王,把公孫淵從自己的地盤上趕出去,絕不能讓這股禍水,牽連了高句麗人,跟他一起倒霉!

  父子二人的想法,究竟誰對誰錯,暫且不論,反正他們是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肯讓步!

  老王高延優,本來就已經病勢沉重,有一天沒一天的了,被兒子據理力爭的忤逆表現,氣得病情加重,眼看快要不行了,于是,他在臨死之前,居然動了換個繼承人的心思,把親信大臣叫到床前,要改立遺囑!

  然而,事情哪有那么容易?老王高延優這些年,一直有病,難以理政,國務軍事,已大部分交給王子高位宮處理,這小子早就羽翼豐滿,是要人有人,要兵有兵,驟然更換繼承人,還不得引發一場大亂嗎!

  果然,高延優執意改立遺囑,到底激起了一場蕭墻之禍,高位宮不愿失去已經唾手可得的王位,發動兵變,包圍了丸都城!

  老王高延優被氣得七竅生煙,病情突然惡化,當場嗝屁了,公孫淵見勢不妙,連忙腳底抹油,率領殘部,逃回了遼東!

  逼死了父親,終于坐上了王位,高位宮卻難平心中怨憤,把罪過全都記在了公孫淵的頭上,發誓要為父親報仇,隨即發兵遼東,追殺公孫淵,竟一直追到了襄平城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