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書網 > 以財養官:我靠炒股升官發財 > 第119章 記者又來了
  戴主任搖搖頭,將曹云帶到了向書記的辦公室。

  向書記問了望鄉小學的事情,曹云如實的說了。

  “向書記,我錯了!我應該先向地委匯報。”

  向書記擺了擺手,說,“你能揭露問題,就說明了你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工作方式方法要注意。”

  曹云解釋,“我寫的材料,是寄給團中央的,作為專題調研的材料。我也沒有想到,會刊登在人民日報與內參上。”

  向書記的臉色緩和了一些,“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后果,望山小學的事,只要你報告了,我們肯定會處理。這樣的話,就不會捅到上面去,讓領導對我們的工作有看法。以后注意。”

  “是!”

  “還有,你那三萬塊錢是什么回事?”

  曹云說,“我聯系了玉屏三灣旅游公司,他們愿意出資三百萬,在銅仁地區,建一百座希望小學。望山小學是第一所學校。”

  向書記說,“千萬不要用你的錢去建望鄉小學,那樣,別人就會說你出風頭。我知道你想幫那些學生,但是,你做了,那別人要不要也去捐錢。有錢的人能捐,那些還在溫飽線的干部,他們捐不捐?不捐的話,別人也會怎樣看待他們?”

  曹云心中說:幸虧我之前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才與翠華他們商量了一下,不然的話,我就會成為銅仁公敵了。

  槍打出頭鳥。

  這個道理,曹云懂的!

  也正是這個考慮,曹云才讓三灣旅游公司出面捐贈。

  而且三灣旅游公司出面,政府方面有了好的印象。

  又是本銅仁的企業出的錢,可以彌補一些問題。

  對于曹云動員來了三百萬,向書記感到高興。

  這件事情,就交給了團委。

  團委有希望工程的項目與組織,這是他們本來的工作。

  從地委出來,曹云的后背都濕透了。

  他也才知道,當一個干部不簡單。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方方面面,都要具到。

  就是你曹云再有能力,再有錢,但是,你得罪了銅仁的干部,那么,你就會處處受到約束,讓你寸步難行。

  回到了團委,曹云見到了李文靜。

  李文靜看到曹云的臉色不對,便問,“是那文章的事?”

  李文靜是聰明人,又是官家子女,她見識的不少。當然能猜出一二。

  曹云也沒有隱瞞,將事情說了。

  李文靜說,“你還是想辦法早點調離銅仁。就是貴州也不要待了。你的文章,丟了銅仁的臉,也丟了貴州的臉。在貴州任何地方,干部們對你有看法,對你有防范。這樣的情況,對你的工作不利的。”

  曹云為難地說,“我哪有能力將自己調出去?”

  李文靜脫口而出,“不是有我嗎?”

  曹云盯著李文靜問,“你為什么要幫我?”

  李文靜說,“我對你有好感了,這樣回答行了嗎?”

  曹云不敢再問了,只得轉移話題。

  “你們這次來銅仁,有什么工作?”

  “就是去看一看望鄉小學。你的文章刊登后,臺里便準備一期節目,就是報道鄉村教育的問題。”

  曹云答應陪他們去望鄉。

  并且約好晚上去老街逛一逛。

  李文靜對銅仁老街有著很大的興趣。

  曹云告別后,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他給戴主任打了一個電話。說了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之事。

  戴主任讓曹云等他回電,便放下了電話,去了向書記的辦公室。

  聽了戴主任的匯報,向書記說,“這個曹云神通廣大啊!”

  戴主任說,“他解釋了,記者來的事與他無關!”

  “人家要去望鄉小學,就與他有關?你馬上派人去望鄉,提前檢查一下,不要讓記者又抓到了什么問題。”

  “是!”

  “還有,告訴學校的老師,記者要問起來,就說,修望鄉小學的資金是玉屏縣鳳凰鄉的三灣旅游公司的資助。三灣公司準備在銅仁修建一百所希望小學。望鄉小學是第一所希望小學。”

  戴主任笑了:“如果這樣,那我們就有成績了!”

  向書記點點頭。

  沒有成績,怎么去補償過失?

  很快,曹云接到了戴主任的電話。

  明白了地委的意思,曹云表示,一定遵照執行!

  當天晚上,曹云陪著李文靜逛了銅仁老街。

  李文靜興奮地在老街上跑來跑去。

  看累了后,李文靜說,“可惜這老城不齊全,要是齊全的話,那肯定吸引人來游玩。”

  曹云的心里一動,但是很快被壓下了。

  自己冒頭太多了,不能再冒頭了。

  第二天,曹云帶了一輛小貨車,裝了一車的圖書,還有學生的筆紙練習本,以及一些體育用品。

  這些東西,都是送給望鄉小學的學生的。

  車子到了沒路的地方,縣團委蔣書記帶來了三輛拖拉機。

  記者的隨身的器材不少,還有那些圖書。要想運去望鄉,必須走二十里,沒有車子,是運不過去的。

  記者們馬上開始了工作。

  他們走在山路上,拍下了山路的崎嶇。也拍下了步行的眾人。

  “為了讓車子多裝一些學生的用品與圖書,團委的干部,步行了二十里。”

  當車子來到了望鄉小學,正碰上了學生下課。

  老師們看到了曹云,興奮地走了過來。

  “曹書記來了!”

  曹云指著三輛拖拉機說,“地區團委給你們送了一些能用上的東西,讓學生們搬進去吧。”

  于是,一百五十個學生,擺成了一字長龍。

  這一頭在拖拉機那邊,另一頭在教室。

  大家將圖書與學生用品,傳進了教室。

  新的學校沒有交接,所以,東西暫時放在老教室。

  記者們拍下了穿著舊衣補衣,但是臉上,流露出興奮的學生。

  一個記者問一個小女孩,“你為什么高興?”

  小女孩說,“我能看很多的書了!”

  一個男孩說,“我能打乒乓球了!”

  還有一個學生說,“我有練習本了!”

  這話一說,李文靜破防了。

  她的眼淚流了下來。

  一本只要二毛錢的練習本,卻是貧困學生的希冀!

  中午,記者拍下了學生吃飯的過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